「分享商业认知,解读财富密码」
本文是万叔的第747篇原创
大家好,我是创始人万叔。
今天一天都在客户那里,下班的时候翻开手机,寒武纪市值一度超过了茅台。
配合中央这两天发布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再不敏感的人也大概会有感觉,决策者为了这一轮的科技突破,做出了多少努力。
以下是正文。
其实历史上有不少企业,市值一度超越过茅台的。
举几个万叔熟悉的例子。
一类是靠炒作的上市公司。
10年前的全通教育、暴风集团,都曾经通过几十个涨停,市值一度超过茅台。
但那个基本面,是非常难看的。
所以在牛市过去以后,一地鸡毛。
一类是靠自身体量巨大的公司。
比如23年的中国移动,07年的中国船舶。
但现在央企的逻辑是,不会把自己所有资产打包上市,而是根据需要,做一个到几个上市平台,更好地做资本运作。
所以这一类,也吸引不了多少眼球。
比如中国烟草,每年缴税就是几万亿,但人家不上市,有其它用途。
茅台为什么常年市值A股第一?
本身在产品、销量、营销方面,都做到了极致,这是肯定的。
茅台本身也代表了A股里的绩优股。
从上市的时候,融了22.44亿。
之后就一直分红,一直分红,总额炒过了3000亿元。
你如果想理解,欧美成熟市场的股票是什么样子的,看看茅台就知道了。
比起那些团队疯狂炒作、套现、割股民的,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但事实就是,在建立股市的这么多年来,主基调就是,股市是为融资服务的。
叫融资市。
你理解了这个,就知道为什么股市这么多企业,不做大净利润,不给股民谋福利,不像欧美企业那样维护股价了。
中国企业家,人生最大的一次财富跃迁,多数都发生在公司上市的时候。
股份估值的纸面财富,第一次变成实实在在有价值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几千万家企业,80%都喊自己要想办法上市的根本原因。
当然,作为几千家上市公司的大资本市场,各种各样的公司都有。
鱼龙混杂。
但整体,二级市场是个先跑割后跑,靠高抛低吸赚差价的市场。
直到这一轮科技牛。
中国的资本市场,是错过了上一轮互联网的。
为什么?
因为上市的要求里,有些很奇葩,必须要几年净利润为正。
而上一轮浪潮里的互联网企业,是什么模式?
先融资,然后靠烧钱扩张,扩张到一定程度以后,进入收割期,做好数据,资本市场套现。
再规划新一轮的发展。
当然,也有把套现当成终极目标的,还不少。
普通的企业发展,是巴菲特说的长坡厚雪模式。
而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是春夏秋冬的农耕模式。
种地施肥的时候看不见产出,等到产出的时候看不见前面的努力,像是躺着收钱。
不是互联网企业错过了资本市场,而是股市错过了优质的互联网企业。
所以,管上市,管证监的那些家伙,多数贪腐,是有原因的。
他们沉浸在,联合企业一起割股民的快乐里,错过了互联网浪潮。
罪比满清。
但幸好,决策者及时发现了这个矛盾。
从新三板,到科创板,不断的尝试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
这不,几乎所有芯片相关的企业,都在科创板里头。
普通老百姓,也买不到。
减少了把乌烟瘴气的炒股逻辑,带入新质生产力市场的机会。
而这些投资新质生产力的资金,很多都是稳定的、长期的、耐心资本。
都是为了让科技企业,可以大胆搞研发、搞试错,杀出一条血路的。
以前做这个事的,是美元VC。
而现在,主要是国有资本。
所以,万叔还是很希望,资本市场的逻辑,从所有消息都利好茅台,变成类似美国科技7巨头这样的格局。
毕竟,靠借债发展,向未来要钱的逻辑,已经到头了。
让子弹飞里说,已经把税收到90年以后了。
根据历史的发展,到了这个时候的国家经济体,总会面临抉择。
要么狠狠的逼自己一把,产业升级,科技升级,用生产力的跃迁,跨过增长的贫瘠。
要么横向扩张,搞地盘,弄殖民地,通过阶级的方式,把困难输出给外人,让本国人民坐上头等舱。
最差的,像阿根廷、日本这些,科技进步的路没走通,资源、工业的红利又被吃尽了。
那就是一代人漫长的垃圾时间。
用一代人或者几代人,消化泡沫,还完贷款。
几十年杠杆降低以后,再次出发。
如果寒王立得住,9.3阅兵超预期。
那么,我们的科技升级路线,大概率走得通。
80、90后们,将迎来上世纪美国般的辉煌与大发展。
关注万叔,阶级跃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