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战前百万人口南京,为何大屠杀时只剩50万人?为什么不愿意反抗?

0
分享至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口打工谋生,在1937年上半年南京人口达到100万左右。

可是,伴随着抗战的爆发,很多人为了求生迁移南京。于是,1937年12月的南京,变为一座被困的孤城,约50万军民未能撤离。在南京沦陷后,这些50万军民遭遇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



后人经常疑问:这50万军民为什么不拼死反抗?为什么不设法逃跑,造成30万军民被屠杀的命运呢?答案并非懦弱或顺从,却是一系列令人绝望的现实因素交织成的死亡陷阱。

首先需要说明,当时有条件离开南京的人,早也离开了。如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一些经济条件好的群体,如南京的富人们消息灵通,拥有足够的财富,能够支付高昂的船票和交通费用,携带贵重财物和家眷外迁了。

如德国西门子驻南京办事处主任约翰・拉贝,1937 年 11 月,上海失陷,中国军队节节败退之时,城内富人纷纷逃离。拉贝一家当时在北戴河度假,接到德国使馆撤离通知后,就提前返回南京,安排妻儿离开了南京。



此外,在国民政府西迁重庆时后,优先安排政府机关人员及其家属转移,方便重庆国民政府机构的运转。这些政府官员及其家属提前获得通知,乘坐政府征用的交通工具离开了南京 。

这样,据南京国民政府统计,战前南京人口约100万,到大屠杀前夕,只剩下一半左右,约50万人留在城中。

现在统计留下来是什么人,为什么在南京大屠杀面前,不选择反抗?

一 困在城中的人

留在南京,一部分是社会底层的贫穷大众。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南京作为首都,经济繁荣,大量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吸引大量周边地区的农民,尤其是江苏、安徽等地的农民纷纷来南京打工。



这些外来打工仔大多数都是贫民,住在低矮的棚户,这些低矮的棚户大多数集中在南京的水西门、秦淮河、下关一带。根据统计,1928 年南京棚户总数就有 18300 户,也就是南京的贫民区。

此外,抗战的全面爆发,淞沪会战的战事升级,使南京附近一带,如上海、镇江、芜湖等地的难民数量增多,再加上前线撤下来的伤员将近10万人。

二 逃生之路如何被彻底堵死
1 经济绝境:天价船票与平民的绝望

战争来临时之,大量富人的外迁急需交通工具,交通运输工具的价格也就物以稀为贵、水涨船高。根据统计,1937年11月初,南京下关码头的轮船票,已经涨到正常价格的五倍。如一张南京到武汉的普通船票,价格被炒到40银元,如果拖带行李则需额外支付 10 银元。客运船票更是高达1000银元。



要知道,当时普通工人每月收入仅三四块银元,黄包车夫算是底层百姓中高收入,月收入也不过八银元,一个人坐的一张船票需要全家人工作一年的工资,这是普通工薪阶层难以承受的。对于底层民众来说,即使倾家荡产也凑不齐一个人坐的船票。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南京为中心,江浙沪一带已初步建成交通网络。虽然有铁路,但是战争爆发之后,铁路运输受到极大影响,日军的飞机频繁轰炸,对铁路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这也使铁路系统瘫痪。

南京开往其他城市的火车票,因战事推进,大量军队调动,需要优先使用列车等铁路资源。或者优先撤离政府机关,也需要调动火车资源。适合民众的火车是很少,普通民众很难买到火车票。

如当时南京中央银行职员周明德在日记里写道:

“12 月 8 日,开往汉口的末班火车,黑市票要三根金条



可以看到,由于战争因素,火车票被哄抬到普通百姓难以承受的地步。那时候没高速公路,虽然也有一些普通公路——国道。但战争时候,国道被用来运输大量撤退军事物资,以及征兵,使得普通市民难以坐车子逃离南京。

2 交通断绝:水路通道的瘫痪

日军进攻南京时候,采取迂回包抄的战术,城外几十里沿路上都是枪炮声不断,都是战场,沿途公路桥梁都被炸毁,是非常难行的。即使普通市民步行逃离南京,沿途没有餐饮店和食物供给站,走在路上都被饿死、渴死,或者被土匪抢劫,以及子弹大炮误伤打死。

可以看到,在当时战争形势下,没钱的社会底层百姓几乎没逃离南京的希望。对于他们来说,留在南京至少还有容身之所,靠着微薄生计勉强养家糊口。一旦离开南京,很可能饿死、冻死、或者当炮灰死在路上。



当时一些南京本地人,也深受传统乡情观念的影响,所谓落叶归根!除非万不得已,绝不轻易背井离乡。老年人观念固执。除非死在家乡,也不愿意客死他乡成野鬼。于是,年轻人出于孝道,也留在南京。

而且,当时很多南京本地家庭是几代同堂,孩子多多,人口众多,逃难都是带上全家老小几十人,还要携带被褥、衣服、咸菜、粮食等,大包小包,出行是非常困难。如果坐简单的独轮车、骡车出行,行进速度也是非常缓慢,在战争年代很容易被日军抢劫或者射杀,这也是普通市民不愿意出逃的原因。

当时,淞沪会战中受伤的溃兵,以及苏州无锡一带在战争中乞讨的难民,逃难到南京体力和意志耗尽,也不是避难的最佳处所,却是逃难的终点,因为他们无法继续行走。

最令人愤恨,就是当时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摆出“破釜沉舟”死战的模样,下令烧毁所有船只,却掐断了百姓最后的生路。



3 信息迷雾:官方宣传与认知的局限

造成大量市民不能即使撤离南京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信息认知的局限。

当时,南京市民对日军残暴性缺乏严重认知,第一是经验误导。民国是军阀混战时代,很多市民认为日军入侵,犹如军阀混战一样,虽然发生小规模冲突,但不伤及平民,很快恢复秩序。

上海很多外国租界存在,没有对上海平民做无差别的大屠杀。一些片段化的历史经验,令一部分市民产生日军进程如军阀混战,不会过度伤害平民的错误预期。上海很多外国租界存在,没有对上海平民做无差别的大屠杀。一些片段化的历史经验,令一部分市民认为日军进城,如军阀混战,不会过度伤害平民的错误预期。

保卫南京最高司令官唐生智,在战前反复宣传“誓与南京共存亡”,下令销毁一部分渡江工具,表达死战的决心,这也起到了安稳民心的作用。但结果唐生智违背了誓言,下达撤退命令,率先带高官逃跑,忽悠了南京的军民。



一些国民政府为了稳定民心,在报刊上淡化对日军暴行的宣传。虽然南京市民也听闻苏州、无锡等地的暴行,但报纸却不进行报道。

如一些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回忆,当时传说“日军会给顺从的市民发放食盐和粮食”,这令南京市民认为日军来了会没事。这些真假难辨的信息,使得许多贫困市民为获得生活物资,选择安稳留在南京。

这样,经济限制、交通限制,再加上信息认知限制,这也使南京留下的五十万百姓如同笼子里的鸡鸭一样,被关注堵塞出不去,麻木不仁,最终被宰杀。

三 微光与绝望:反抗为何难以组织

有些人疑问,在日军的暴行面前,南京军民为什么不反抗。但很多历史记载,南京城区的确发生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抵抗事件。



据南京军事法庭调查记录显示,如一些未能撤退的中国士兵,脱下军装藏在民宅里,这些散兵组织过小规模袭击。如在汉中门附近,士兵用缴获的手榴弹袭击日军巡逻队;在下关码头,士兵趁夜袭击日军岗哨,这些袭击虽然造成个别日军伤亡,却但很快招致大规模的报复性屠杀

一些南京市民展现非凡勇气,冒着被杀头的危险,自动掩护南京士兵。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的宿舍管理员程瑞芳的日记中记载,如有市民偷偷将中国军人藏在阁楼之中,不被日军发现。一些店主冒险向躲藏者提供药品和食物,一些居民故意误导日军搜捕队伍,冒着生命文献同胞不被逮捕。

又如电影《南京照相馆》故事原型,就是华东照相馆的学徒罗瑾,冒着被杀的风险保存了日军暴行的证据,这些都是普通市民在日军暴行面前的英勇精神。

还有一些国际友人建立的国际安全区,本着人道主义精神收容了避难者,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





但这些抵抗,为什么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反抗运动,原因有这些:

1 军事代差:赤手空拳面对现代化军队

进南京城的日军,都是南京的日军第6师团、第16师团等甲种师团部队,总兵力大约五万人,手持刺刀和枪支,配备重炮、坦克和空中支援。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研究显示,当时城内平民与武装日军的武器比例可能达到1000:1,这意味着即使是最勇敢的抵抗者,在没有枪支和现代化武器面前,也几乎没有任何反抗的物理条件。

这样,在现代化军事武器面前,手无寸铁的南京市民和持落后武器的散兵,只能如笼子里的鸡鸭一样,被人屠杀。

2 恐怖统治:系统性屠杀与心理摧垮

日军入城之后,立即对广大南京的青壮年男性进行有组织的搜捕,以及处决行动。这些暴力活动消灭一切潜在的抵抗力量,也在幸存者造成心灵上的恐怖。人类行为学的研究表明,当心灵恐怖到一定程度,人就会麻木不仁,人群就会出现“瘫痪效应”,自然不会互助和抵抗,如同笼子里的鸡鸭,毫无知觉等着被宰割和屠杀。



东京审判证据显示,日军通过“杀一儆百”的策略,营造集体恐惧。如在12月15日南京鱼雷营9000人被屠杀前,日军强迫百姓围观,并对围观者喊着“反抗者同此下场”。在这一种心理威慑下,绝大多数人为了“苟活”,只能去忍受与顺从。

3 手段过于歹毒

日军屠杀平民的手段过于歹毒,在扫射前先饿人五天,连水都不给喝。然后把人一串又一串绑起来,铁丝穿过锁骨,跑一个就会拖倒一片。之后,机枪手每分钟打450发子弹,杀完还用煤油烧尸灭迹。就算有人带头反抗,一瞬就被刺刀捅成筛子。

在日军的暴行下,偶尔活下来的幸存者,多半是装死躲进尸堆,靠血糊住脸才能逃过补刀。



4 组织瓦解:任何抵抗火苗都迅速扑灭

南京沦陷时候,城市的管理系统也由于战乱陷入了瘫痪之中。警察消失、邻里关系网络被打破、门面停开、摊位停摆。在没有社会组织和通讯工具情况下,任何个别抵抗也难以形成自发的、有组织、协调的大规模反抗运动,自然无法产生实质性的军事效果。

日军的暴行也是经过精心设计。日军为了杜绝南京市民们集体反抗,都是采取有区别的暴力。对于抵抗者采取极端残酷的爆发,对顺从者给予暂时的生存机会,然后如电影《南京照相馆》中的日军摄影师伊藤秀夫,用虚伪伪善方法干掉顺从者。

这一种分化效应的选择性暴力,使得南京市民们畏惧,提高了组织集体抵抗的困难程度。



结尾

南京大屠杀是一段无比沉痛的历史。50万留下的南京军民是战争的无辜受害者,也不想反抗,也不是不想逃离,却是在日军营造的恐怖主义氛围下,失去了反抗和逃离的机会。

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却是令人间悲剧不再发生,自立自强,令中华民族不再受侮辱!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我国古代4大旷世文章,一生必背的4篇千古奇文,谁能够排在第一?

掠影后有感
2025-11-18 11:14:38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大批中国人依然去日本旅游,日媒追问时,他们的回答太扎心了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8 23:53:07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施一公:这是中国潜伏的最大危机!(发人深省)

霹雳炮
2025-11-18 20:38:34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日本炒作“击沉福建舰”,军事专家傅前哨:哪里来的底气?

南方都市报
2025-11-19 20:18:06
日本入常失败,被中方三个字判了死刑,日本代表甚至不敢正面反驳

日本入常失败,被中方三个字判了死刑,日本代表甚至不敢正面反驳

时时有聊
2025-11-19 20:53:11
中方3项反制直击要害,面对2.2万亿损失,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中方3项反制直击要害,面对2.2万亿损失,日本政府终于坐不住了

博览历史
2025-11-18 23:23:34
谢谢陈思诚,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最大的笑话!

谢谢陈思诚,贡献出25年年底内娱最大的笑话!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18 18:12:15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郑丽文又有大动作,当着日媒的面、直接说出心里话,绿营瞬间炸锅

博览历史
2025-11-18 23:26:16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中方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 外交部:即使日本水产品向中国出口也不会有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7:41:46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汪峰没想到,女友森林北一张体检结果,让53岁的他里子面子都没了

冷紫葉
2025-11-18 22:35:54
预算1.76亿的办公楼“未批先建”,市民质疑应罚10%,为啥只罚50万?律师说法

预算1.76亿的办公楼“未批先建”,市民质疑应罚10%,为啥只罚50万?律师说法

大风新闻
2025-11-19 16:31:04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雷士照明创始人吴长江:一晚输5亿,赌掉300亿公司,送自己进大牢

霹雳炮
2025-11-17 23:20:46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特斯拉起诉30多家中国公司!

鞭牛士
2025-11-19 21:15:57
因身材太好被骂擦边,击剑冠军秦雪回应:我有女儿要养,不偷不抢

因身材太好被骂擦边,击剑冠军秦雪回应:我有女儿要养,不偷不抢

没有偏旁的常庆
2025-11-10 12:35:03
“国际模特大赛”15号模特获广东冠军引争议,组委会回应:负责人生病无法接受采访,后续会给大家交代;有评委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

“国际模特大赛”15号模特获广东冠军引争议,组委会回应:负责人生病无法接受采访,后续会给大家交代;有评委称“连评分表都没看到”

极目新闻
2025-11-19 11:31:22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广东模特大赛冠军诞生后,我笑死在评论区

清书先生
2025-11-19 16:02:32
10战9败,球队老大摆烂,球队基石又选错人!你们还是趁早重建吧

10战9败,球队老大摆烂,球队基石又选错人!你们还是趁早重建吧

老梁体育漫谈
2025-11-20 00:30:12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为什么越南女子劫法场,却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历史总在押韵
2025-11-20 00:17:37
孙颖莎独得2分难救主,山东时隔12年再度加冕,陈梦夺全运会第2金

孙颖莎独得2分难救主,山东时隔12年再度加冕,陈梦夺全运会第2金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19 21:26:07
今夜,跳水!不平静!

今夜,跳水!不平静!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00:27:57
2025-11-20 01:23:00
七彩论世 incentive-icons
七彩论世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669文章数 119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头条要闻

日方要求解释为何未告知磋商后会有媒体拍摄 中方回应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史林子出轨对方前妻放锤!

财经要闻

重磅!中金公司拟收购东兴与信达证券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亲子要闻

3岁女娃坑爹日常,吸粉超500w:东北人的家庭氛围,究竟有多搞笑?

旅游要闻

上关镇位于洱海的一侧,没什么网红景点,堪称大理最安逸的角落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