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机场的候机厅里,方诗宁紧紧握着手机,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不断刷新的航班信息。她的指尖微微颤抖,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还有三个小时..."她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原本计划七天的北欧商务考察,现在只过了四天就要匆忙返回。周围来来往往的旅客投来好奇的目光,但方诗宁全然不觉。
她的脑海中反复回放着一个小时前在群聊里看到的那张照片,虽然只出现了短短几秒就被删除,但那个画面却像一根刺深深扎在她心里。
"不可能的,一定是我想多了..."她试图安慰自己,但手指却不由自主地点开微信群,盯着那条"夏轶峰撤回了一条消息"的提示。
无论如何,她必须立刻回家。
01
一周前的那个晚上,方诗宁正在公司的办公室里整理第二天要签的合同,桌上的咖啡早已凉透。办公室里只剩下她一个人,整栋大楼都显得格外安静。
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夏轶铭打来的。
"诗宁,你还在加班?"夏轶铭的声音里透着小心翼翼。
"嗯,明天要签一个大单子,我再检查一遍合同。怎么了?"方诗宁头也不抬,继续翻着手中的文件。
"那个...我妈刚才打电话,说老家那边有些亲戚要来城里办事,想在咱们家住几天。"
方诗宁停下手中的动作,"又来亲戚?上次你堂弟来住了半个月,走的时候连声谢谢都没说。这次又是哪个?"
"这次...这次可能人有点多。"夏轶铭的声音更加谨慎了。
"多少人?"
"我堂哥轶峰要来买房,看中了咱们这边的楼盘。还有我表弟轶涛,刚离婚,想带孩子来散散心。另外我几个姑姑姨妈,听说城里医院好,想带老人来检查身体..."
方诗宁的眉头越皱越紧,"你还没说到底多少人。"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方诗宁能听到夏轶铭深深吸气的声音。
"大概...二十个左右。"
"什么?"方诗宁腾地站了起来,手中的文件散落一地,"二十个人?夏轶铭,你是不是疯了?咱们家总共才一百二十平米,三居室,你让二十个人住进来?"
"诗宁,你别激动,我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但是..."
"过分?这何止是过分!"方诗宁的声音在空旷的办公室里回荡,"咱们家就一个卫生间,二十个人怎么用?客厅再大也就能睡四五个人,其他人睡哪里?阳台吗?"
"我想着客厅可以打地铺,然后书房也可以住人,实在不行就..."
"就什么?让我睡沙发给他们腾地方?"方诗宁气得浑身发抖。
夏轶铭连忙解释:"不是的,咱们卧室当然还是咱们的。我想着大家挤挤总能住下的,农村人不讲究这些。"
"农村人不讲究,我讲究!"方诗宁深吸一口气,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轶铭,咱们结婚五年了,我从来没有反对过你帮助家里人。你弟弟结婚,我出了两万块钱份子钱。你妈生病住院,我陪床一个星期。但是这次..."
"诗宁,我知道委屈你了。但是轶峰他们也是没办法,你知道农村现在经济条件不好,来城里住酒店一晚上就要两三百块钱,二十个人住一个星期,那得多少钱?"
方诗宁冷笑一声:"那我们的开销呢?二十个人的吃喝拉撒,水电费,还有损耗,你算过吗?"
"这个...我会承担的,不会让你出钱。"
"你承担?你一个月工资才一万多块钱,够二十个人花几天的?"
电话那头又是一阵沉默。
方诗宁坐回椅子上,感到一阵疲惫。她和夏轶铭的这种争吵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每次涉及到老家的亲戚,夏轶铭总是毫无原则地答应,然后让她来承担后果。
"轶铭,我下周要去北欧出差,公司安排的商务考察,一共七天。你确定你能处理好这件事?"
夏轶铭的声音突然变得轻松起来:"那太好了,你不在家,就不会嫌吵了。我妈会提前过来帮忙安排,保证不会有任何问题。"
"我不是嫌吵,我是担心..."方诗宁想了想,还是没有说出口。她担心的是家里的那些贵重物品,担心她精心布置的家被弄得乱七八糟,担心夏轶铭根本应付不了这么多人。
"你担心什么?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不是外人。再说有我妈在,她最会安排这些事情了。"
方诗宁最终还是妥协了。不是因为被说服了,而是因为她实在太累了,不想再争吵下去。
"好吧,但是我有几个要求。"
"你说。"
"第一,不许在我的卧室里抽烟。第二,不许随意翻动我的私人物品。第三,用坏了东西要照价赔偿。"
"好好好,我都记住了。诗宁,谢谢你理解。"
挂掉电话后,方诗宁看着满地的文件,苦笑着摇了摇头。她弯腰一张一张地捡起来,心里却想着,也许这次真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毕竟都是亲戚,总不会太过分吧。
第二天一早,方诗宁就听到楼下传来汽车的声音。透过窗户往下看,一辆面包车正停在楼下,从车上下来一个熟悉的身影——夏母。
夏母拖着一个大行李箱,身后还跟着两个中年女人,应该是夏轶铭的姑姑。她们正仰头看着楼上,夏母指着方诗宁家的窗户,嘴里说着什么。
方诗宁叹了口气,知道这场"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
中午的时候,陆续又有几拨人到了。方诗宁下班回家,一开门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客厅里坐满了人,沙发上、茶几旁、甚至地上都有人。电视开得很大声,几个小孩在茶几下面钻来钻去,大人们大声聊着天,整个房子里热闹得像过年一样。
"诗宁回来了!"夏母看到她,立刻站起来迎接,"快进来快进来,大家都等着见你呢。"
十几双眼睛同时看向方诗宁,她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迫感。她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一一跟亲戚们打招呼。
夏轶峰是最先开口的:"诗宁啊,真是麻烦你了。我们这些乡下人不懂规矩,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你尽管说。"
"没事没事,都是一家人。"方诗宁客套地回答,但眼睛却在打量着客厅的情况。她的真皮沙发上被铺了一层报纸,茶几上摆满了各种农村带来的土特产,地上散落着瓜子壳和花生壳。
夏轶涛抱着一个两岁左右的小男孩坐在角落里,看起来有些局促不安。"嫂子好,真是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关系,小孩子挺可爱的。"方诗宁看了看那个孩子,眼里闪过一丝温柔。不管怎么说,孩子是无辜的。
夏母拉着方诗宁的手:"诗宁啊,我已经安排好了。客厅这边住轶峰一家四口,书房那边住你二姑一家三口,还有几个人住阳台那边,我在餐厅打个地铺。轶涛带着孩子住小卧室。"
方诗宁点点头,这个安排看起来还算合理,至少她和夏轶铭的主卧室没有被占用。
"那吃饭怎么办?"
"这个你不用担心,大家轮流做饭,我来安排。你明天不是要出差吗?安心去吧,家里有我呢。"
当天晚上,方诗宁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客厅里传来此起彼伏的说话声和电视声,偶尔还有孩子的哭声。她看了看时间,已经是晚上十一点了,这些人还没有要睡觉的意思。
夏轶铭也在床上翻来覆去。
"诗宁,你睡不着?"
"这么吵怎么睡?"方诗宁没好气地回答。
"我去说说他们,让他们小声点。"夏轶铭刚要起身,方诗宁拉住了他。
"算了,明天我就走了,让他们闹去吧。"
第二天一早,方诗宁还没起床,就听到厨房里传来乒乒乓乓的声音。她穿着睡衣走出卧室,看到几个姑姑正在厨房里忙活着做早饭,灶台上同时开着三个锅,抽油烟机呼呼作响。
"诗宁起来了,快来尝尝我做的鸡蛋饼。"夏轶铭的二姑热情地招呼着。
方诗宁礼貌地尝了一口,味道确实不错,但她更关心的是厨房的状况。她看到水池里堆满了各种碗筷,灶台上油腻腻的,垃圾桶已经满了。
"二姑,麻烦您用完厨房记得清理一下,特别是灶台,我比较注意卫生。"方诗宁尽量用温和的语气说。
"好好好,城里人就是讲究。不过诗宁啊,你这厨房用具真不少,这一套锅具看起来就不便宜吧?"
方诗宁点点头:"是德国进口的,确实花了些钱。"
"啧啧,城里人就是有钱,我们农村哪舍得买这么贵的锅。"
其他几个姑姑也围过来看,纷纷感叹着城里人的生活水平。方诗宁感到一阵尴尬,匆匆吃完早饭就回房间收拾行李了。
临走前,她特意找到夏轶铭:"有什么事情及时给我打电话,我建了个群,大家有什么需要可以在群里说。"
"放心吧,我妈最会安排这些事情,不会有问题的。"夏轶铭帮她拎着行李箱往外走。
"还有,我把贵重物品都锁在卧室的保险柜里了,密码你知道。"
"诗宁,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你这样防着他们,让我很为难。"夏轶铭停下脚步,脸上露出不悦的表情。
"我不是防着他们,我是谨慎。这是两回事。"方诗宁也停下来,看着丈夫的眼睛,"轶铭,我已经同意他们来住了,但是基本的界限还是要有的。"
"好吧好吧,我知道了。"夏轶铭有些不耐烦地回答。
出租车已经在楼下等着了。方诗宁最后看了一眼楼上亮着灯的窗户,心里有种说不出的不安。但想到这是公司的重要出差任务,她还是坐上了车。
邻居刘姨正好从楼下经过,看到方诗宁拖着行李箱。
"诗宁,这是要出远门?"
"去欧洲出差一周。刘姨,家里来了很多亲戚,可能会有些吵,您多担待。"
"没事没事,邻里邻居的。不过你们家今天确实比平时热闹,我早上就听到有很多人说话。"
"是的,有二十个人左右。如果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您跟我老公说一声。"
刘姨点点头:"放心吧,我会留意的。"
出租车缓缓开动,方诗宁透过后视镜看着越来越远的小区,心里五味杂陈。
02
飞机降落在芬兰赫尔辛基机场的时候,已经是当地时间的傍晚。方诗宁打开手机,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群。
夏轶铭新建了一个群叫"温馨的家",成员有十几个人,包括他自己、夏母,还有几个主要的亲戚代表。
群里已经有了几条消息:
夏轶峰:"到了到了,轶铭家真不错,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夏母:"大家都安顿好了,诗宁路上注意安全。"
夏轶铭:"诗宁刚上飞机,应该还在飞机上。大家今晚早点休息,明天我带你们到处转转。"
方诗宁看着这些消息,心里稍微安心了一些。至少从目前看来,一切都还正常。
第二天,方诗宁参加完一整天的商务活动,回到酒店已经很累了。她打开微信群,发现群里变得热闹起来。
有人发了几张照片,都是在家里拍的。客厅里确实坐满了人,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聊天,有的在玩手机。茶几上摆满了零食和水果,看起来像是在开party。
夏轶涛发消息:"嫂子买的水果真甜,娃娃吃得可高兴了。"
夏轶峰:"轶铭你娶了个好媳妇,这房子装修得真漂亮,比我们村里最好的房子还好。"
夏轶铭:"都是诗宁的功劳,她对生活品质要求比较高。"
夏母:"诗宁就是太讲究了,不过女孩子爱干净是好事。"
方诗宁看到这些消息,心情有些复杂。她知道那些进口水果价格不便宜,一个芒果就要二十多块钱,现在一下子要招待这么多人,开销肯定不小。
她在群里发了条消息:"大家还适应吧?有什么需要可以找轶铭。"
立刻有好几个人回复:
"适应适应,城里就是好,空调随便开。"
"诗宁真贴心,还给我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
"娃娃说这里比老家好玩多了。"
看到这些回复,方诗宁心里的担忧稍微减轻了一些。也许她真的是想多了,毕竟都是亲戚,不会太过分的。
第三天,群里的照片越来越多。方诗宁看到有人发了厨房的照片,几个女人正在一起包饺子,面板上白花花一片,看起来很温馨。
但她也注意到,厨房台面上摆满了各种食材,显然是夏轶铭去超市大采购了。从照片能看到有进口牛肉、新鲜海鲜,还有各种高档调料。
方诗宁心里计算了一下,这一顿饭的成本恐怕就要上千块钱。
她给夏轶铭发私信:"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家里还有很多存货呢。"
夏轶铭很久才回复:"亲戚们难得来一次,总不能让他们吃咸菜吧。再说轶峰说要给钱的。"
"他给了吗?"
"还没有,但是他会给的。"
方诗宁看到这个回复,心里暗自摇头。她太了解夏轶峰了,这个人最擅长的就是空口说白话,真要他掏钱比登天还难。
当天下午,群里又有人发了一张客厅的照片。十几个人正围在一起看电视,茶几上摆着各种零食和饮料。方诗宁注意到,他们用的都是她平时舍不得用的好茶具,那套景德镇的茶具是她结婚时朋友送的,平时只有重要客人来才会拿出来用。
更让她在意的是,她看到照片里有个小角落拍到了主卧室的门,门是开着的,里面似乎有人在活动。
方诗宁皱了皱眉头,在群里发消息:"大家记得保持房间整洁哦,特别是卧室,那是私人空间。"
夏母立刻回复:"诗宁放心,大家都很注意,没人会随便进你们房间的。"
但方诗宁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却又说不出具体哪里不对。
晚上,她给邻居刘姨发微信:"刘姨,家里的情况怎么样?"
刘姨很快回复:"挺热闹的,不过也有些吵。昨天晚上电视开到很晚,我家都能听到声音。"
"给您添麻烦了,我回去会处理的。"
"倒也不算什么大问题,就是今天早上我看到有人在阳台上抽烟,味道有点重。你不是最讨厌烟味的吗?"
方诗宁看到这条消息,心里一紧。她最恨的就是有人在家里抽烟,这是她的底线。临走前她特意嘱咐过夏轶铭,绝对不许在家里抽烟。
她立刻给夏轶铭发消息:"有人在家里抽烟?"
夏轶铭过了很久才回复:"没有啊,大家都知道你的规矩,没人敢在家里抽烟。"
"那刘姨为什么说闻到烟味?"
"可能是楼下邻居吧,你知道现在空气流通,什么味道都能飘上来。"
方诗宁看着这个解释,总觉得有些牵强,但她现在人在国外,也没办法亲自确认。
第四天,群里的动静更大了。有人发了一张餐桌的照片,上面摆满了丰盛的菜肴,至少有十几个菜,看起来比酒店的宴席还要丰盛。
夏轶峰:"轶铭手艺不错啊,这一桌菜比我们村里办席还丰盛。"
方诗宁仔细看了看照片,餐桌上用的是她最好的那套骨瓷餐具,那是她花了三千多块钱买的,平时连她自己都舍不得用,只有过年或者重要节日才会拿出来。
而且从菜品看,有清蒸鲈鱼、白切鸡、红烧肉,还有各种海鲜,这一桌菜的成本至少要两千块钱。
更让她疑惑的是,夏轶铭平时很少下厨,最多就是煮个面条或者蒸个蛋,什么时候有这么好的手艺了?
她给夏轶铭发私信:"你什么时候学会做这么多菜的?"
夏轶铭的回复更加简短:"网上学的,亲戚们来了,总得用心招待。"
方诗宁总觉得哪里不对,但又说不上来。她看了看照片中夏轶铭的脸,明显比平时憔悴了很多,眼睛下面有很重的黑眼圈。
当天下午,刘姨又给她发来消息:"诗宁,你家今天是不是买了很多东西?我看到有人搬了好多箱啤酒和白酒上楼,还有很多菜。"
"可能是要请大家吃饭吧。"方诗宁回复道。
"还有啊,我今天闻到很重的酒味和烟味,你们家是不是有人喝酒抽烟?"
方诗宁看到这条消息,心里的不安更加强烈了。她再次给夏轶铭发消息:"家里有人喝酒抽烟吗?"
这次夏轶铭回复得很快:"没有抽烟,就是轶峰他们喝了点酒,农村人嘛,喜欢热闹。"
"在哪里喝的?"
"就在客厅,没有到处乱来。"
方诗宁不太相信,她知道夏轶峰这个人,喝了酒就没个轻重,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当天晚上,群里有人发了一张夜景照片,是从阳台拍的城市夜景,照片的前景里可以看到阳台上晾着很多衣服,像万国旗一样挂满了整个阳台。
方诗宁看着这张照片,想象着自己家现在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她精心装修的家,现在恐怕已经面目全非了吧。
03
第四天晚上,方诗宁参加完商务晚宴回到酒店,已经是当地时间的深夜。她洗完澡躺在床上,习惯性地打开微信群看看家里的情况。
群里确实比前几天更热闹了。从照片可以看出,亲戚们已经完全把这里当成了自己家。有人在客厅里铺了很多被褥,像个大通铺。有人在厨房里炖汤,锅里冒着热气。还有几个孩子在房间里跑来跑去,玩得不亦乐乎。
夏轶峰发了一张照片,是他和几个男性亲戚在客厅里喝酒的场面。茶几上摆着好几瓶白酒,还有很多下酒菜。每个人脸上都红扑扑的,显然已经喝了不少。
"兄弟情深啊,好久没这么痛快地喝酒了。"
"就是,在老家哪有这么好的酒,这瓶五粮液得三百多吧?"
"轶铭够意思,拿这么好的酒招待我们。"
方诗宁看到这些消息,心里一沉。那瓶五粮液是她去年年底买来准备送领导的,一瓶要五百多块钱,现在竟然被用来招待这些亲戚了。
她立刻给夏轶铭发私信:"怎么把我准备送人的酒拿出来了?"
过了很久,夏轶铭才回复:"不好意思,我忘了那是你准备送人的。轶峰他们说想尝尝好酒,我就..."
"那瓶酒五百多块钱!"
"我知道,我会赔给你的。"
方诗宁深深吸了口气,努力平复自己的心情。毕竟都已经喝了,再说什么也没用。
但接下来的照片让她更加愤怒。有人发了厨房的照片,水池里堆满了碗筷,灶台上油腻腻的,连墙面上都溅了油星。更要命的是,她看到水池旁边放着一个烟灰缸,里面有好几个烟头。
"刘姨说得对,确实有人在家里抽烟。"方诗宁咬着牙想道。
她给夏轶铭打电话,响了很久都没人接。又打了一遍,还是没人接。
最后她给夏母打电话,好不容易才接通了。
"喂,诗宁啊?"夏母的声音很大,背景里传来嘈杂的说话声和电视声。
"妈,轶铭怎么不接电话?"
"他在忙着收拾呢,刚才大家聚餐,现在在洗碗。你有什么事说给我听就行。"
"我看到厨房里有烟灰缸,是谁在家里抽烟?"
夏母的声音顿了一下:"哦,那个啊,是轶峰。农村人嘛,习惯了随便抽。我说过他了,让他注意点。"
"妈,我家是严格禁烟的,这个规矩在轶铭小时候你就知道的。"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轶峰也不是故意的,城里规矩多,他一时忘了。你就别计较这些小事了。"
"小事?"方诗宁的声音提高了几度,"那是我的家,不是公共场所!"
"什么你的家我的家的,轶铭不也是这个家的主人吗?再说都是一家人,分那么清干什么。"夏母的语气也有些不悦了。
方诗宁想要再说什么,但听到夏母那边传来"妈,电话先挂了,孩子在哭"的声音,然后电话就被挂断了。
她坐在酒店的床上,感到从未有过的愤怒和无助。远在千里之外,她对家里发生的一切都无能为力。
第三天,群里的照片更多了,而且拍摄的范围也扩大了。有人拍了书房,里面铺着几个床垫,被子枕头散落得到处都是。有人拍了阳台,整个阳台都被衣服占满了,五颜六色的挂得像彩虹一样。
最让方诗宁介意的是,有人拍了她的卧室门口,虽然没有拍到里面,但从照片的角度可以看出,拍照的人就站在卧室门口。
她立刻在群里发消息:"请大家不要随意进入主卧室,那是私人空间。"
夏母很快回复:"诗宁,大家都很懂事,没人会乱动你的东西的。"
但方诗宁注意到,发那张卧室门口照片的人是夏轶峰,而他根本没有在群里回应她的提醒。
当天下午,刘姨给她发来一条很长的消息:
"诗宁,我不知道该不该告诉你,你们家这几天确实有些...怎么说呢,就是动静比较大。昨晚到很晚都有人在说话,好像还有人在走廊里打电话。今天早上我出门的时候,看到有人往你家搬东西,好像是一些大包小包的。还有啊,垃圾桶每天都满得很快,我都看到物业师傅摇头了。"
看完这条消息,方诗宁心里的不安达到了顶点。按照她对这些亲戚的了解,他们绝对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但现在她人在国外,就算担心也没有办法。
她又尝试给夏轶铭打电话,但电话始终无人接听。给夏轶峰打电话,关机。给夏轶涛打电话,也是无人接听。
整个群里突然变得安静起来,从下午开始就没人发消息了。
方诗宁躺在酒店的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她总觉得家里肯定出了什么事,但又想不出具体是什么事。也许是她想多了,也许只是大家都累了,早点睡觉了而已。
第五天上午,方诗宁在酒店餐厅吃早餐,手机突然响起微信提示音。
她习惯性地点开群聊,看到夏轶峰发了一张新照片。
就在她点开照片的瞬间,那张照片又被撤回了。
但那短短的一两秒钟,足够她看清楚照片的内容——
照片里是她的主卧室,床上一片狼藉,被子散落在地板上,床头柜上摆着她从没见过的女性用品,化妆品、首饰盒,还有一个粉红色的包包。
最关键的是,她看到梳妆台前有个女人的背影,那个身影明显不是夏母,也不是她认识的任何一个夏家女性亲戚。
方诗宁的手开始剧烈颤抖,咖啡杯从她手中滑落,摔在地上发出清脆的破碎声。
餐厅里的其他客人都转头看向她,但方诗宁全然不觉。她死死盯着手机屏幕上"夏轶峰撤回了一条消息"的提示,脑海中不断回放着刚才看到的那个画面。
方诗宁立刻给夏轶铭打电话,但电话根本打不通。给夏母打电话,关机。给夏轶峰打电话,也没人接。
整个群里死一般的安静,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她坐在餐厅里,周围的一切声音都仿佛离她很远。
她想起了这几天群里的种种异样:夏轶铭憔悴的神色,回复消息的迟缓,那些刻意营造的"和谐"氛围,还有大家对她提醒的集体无视。
04
经过十三个小时的煎熬飞行,方诗宁终于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她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回国的消息,直接在机场打车回家。
出租车在小区楼下停住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多。方诗宁仰头看向自己家的窗户,灯火通明,隐约能听到说话声和笑声从楼上传来。
她深吸一口气,用钥匙轻轻打开了家门。
眼前的景象让她瞬间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