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看下这张截图:
![]()
付鹏喊回归现金,张瑜说风险开始,陈果慌了,洪灏让规避一切,陈刚说转向现金没悬念。
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市场的悲观,在他们的煽动下,整个市场笼罩在绝望的气息里。
财经圈有个默认的潜规则,高喊悲观,搞点批评的观点,似乎更能赢得网民的认知和情绪,更容易被大家接受,表演的出场费才能更高。
至于对错,很快就会被听众忘了。但是他们忘了一点,网络是有记忆的。
![]()
2025年的中国股市,已经成为各类财经大V的照妖镜。
画线高手的“波元霸”,画出了372万元付费陷阱
心理学有个扎心论断:踏空比套牢难受十倍。2025年8月,当上证指数踩着2.58万亿成交额冲上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时,信了网红财经大V“波元霸”“看空论”的粉丝们,完美错过了这波行情。
“波元霸”的微信公众号自8月11日推了付费阅读后,就彻底停更隐身。他的死忠粉这才后知后觉:自己不仅股市踏空,掏的付费阅读费,还成了对方“含泪狂赚三百多万”的业绩。
![]()
这套定价2800微信豆(折合400元)的“牦牛33系列”付费合集,号称能“拆解浪型节奏,抓准主升浪”。截至8月11日,有9292人付费,单这一笔就进账372万元。
![]()
2套路三板斧,割韭没商量
这些财经大V的套路往往惊人相似,基本可总结为“三板斧”。
第一板斧:造“预测幻象”。一张口就是“年对100次大盘”,真错了就甩锅“浪型变异”。就像这波行情,明明趋势早启动,小盘股涨得如火如荼,“波元霸”却死抱“3674点以来调整122天”的旧数据不放。
第二板斧:造“收益幻象”。朋友圈动不动就晒“期货单日赚几十万”的截图,但粉丝追问“怎么做到的”,却笑而不答。没人知道这些截图背后,藏了多少没敢晒的亏损记录。
第三板斧:造“信任幻象”。一边晒出15万粉丝的截图彰显“人气”,一边把质疑的粉丝拉黑踢群。只要有人敢有一句反驳意见,立马被踢出局,留下满屏“波哥牛逼”的托在自嗨。
![]()
![]()
3大V变形记,换马甲接着骗
迫于粉丝压力,“波元霸”消失了10多天。但他可不是单纯躲粉丝,更怕的是“清朗行动”的铁拳。
今年以来,“无资质开展股市分析”本就是监管重点打击对象。这位连证券从业资格证都没有的“大师”,却常年写大盘浪型分析、给操作建议。
赚惯了割韭菜的快钱,哪能轻易收手?很快就有粉丝发现,“波元霸”居然悄悄换了个新马甲开号,接着收割。
新号注册时间是8月15日,正好是大号停更那几天。有粉丝在评论区戳穿:“换个马甲继续骗?”结果“波元霸”一句“你个王九蛋是怎么找到我的?”直接把心虚暴露得明明白白。
![]()
更讽刺的是,之前死扛“看空论”的他,在新号第一篇文章里就火速“空翻多”。
![]()
4毒奶王、霄学家与荒诞预测学
说到预测翻车,不得不提A股初代网红李大霄,这个老哥心理素质真是强,无论网民怎么骂,他都能够坚强的发声,即使预测的结果大部分时候都是错的。他曾在2012年沪指跌到2132.63点时高喊“钻石底”,结果一个月后就开始暴跌,《人民日报》都发文戏谑:“钻石底说破就破,咋成了豆腐底?”
![]()
有人发现,2014年李大霄的16次预测,几乎每一次都与大盘实际走势相反。如果你每一次都不听他的,反向操作,将会获得40%的盈利。于是“霄学家”这一新互联网学派诞生了,专门解读李大霄言论中的“密码”。
不过,一直坚定的看多,只赌一头,也总会有对的时候。
他发樱桃,就是“应逃”;发鹦鹉,就是“应捂”;发两只鸟,就是长期持有。投资者不再研究K线图,转而研究起了水果和动物。
![]()
5全球专家集体翻车,预测成危险职业
翻车的何止国内大V。
高盛自2021年起多次预测国际铜价将在2025年达到15000美元/吨,然而截至2025年5月,铜价始终在800010000美元区间徘徊,相差近50%。
英国《经济学人》在2025年初断言“俄罗斯经济将在2025年崩溃”,然而俄罗斯2023年GDP实际增长3.6%,2024年预计增长3.8%。
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往往陷入线性外推的陷阱,忽视市场的复杂性和适应性。

![]()
6投资本质: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曾道破真相:“宁要模糊的正确,不要精准的错误”。这句话揭示了一个被多数投资者忽视的核心逻辑:市场本质上是不确定的。
试图用精准的方法消除不确定性,本身就是一种认知谬误;而接受模糊性、坚守大概率正确的原则,反而能在长期博弈中占据优势。
在牛市周期中,“模糊的正确”进一步体现为对持仓定力的考验。在牛市中坚定持仓,便是模糊的正确;反之,在牛市中频繁止盈,试图吃到每个波段,便是精确的错误。
数据显示,A股市场上那些高频交易的账户,年换手率常常超过1000%,但长期收益却连大盘指数都跑不赢。他们反复操作,支付巨额手续费,实际上只是在市场的随机波动中不断被收割。
![]()
当投资者放下对精准的执念,转而拥抱模糊的正确时,才会发现投资其实很简单——找到那些能长期创造价值的企业,在相对低估时买入,在相对高估时卖出,分散持仓,长期持有。
华尔街大佬霍华德·马克斯警告说,美国股市已处于泡沫的“早期阶段”。但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们已经在调整仓位了。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
对此,您怎么看?
期待您在留言区文明理性发布高见,留言点赞最高的朋友,扫码文末投行君微信,可以获得投行圈子精美商务背包一个。
感谢耐心阅读,欢迎顺手点个“在看”
我正在「投行圈子」和朋友们讨论有趣的话题,你⼀起来吧?点击阅读原文,加入投行圈子知识星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