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炒股亏空远走欠750万,妻子熬12年还完,看股权证傻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社会事件改编,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对话和情节细节进行了合理的文学化处理。

"你再不还钱,我就到你单位去闹!"债主李老板拍着桌子吼道。

"求你再给我点时间,我一定会还的。"王美华颤抖着声音,"我丈夫跑了,但这债我认。"

"认?你拿什么还?750万!"

"我有手有脚,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还清。"王美华咬着牙,眼中闪着决绝的光芒。

这是2010年的一个雨夜,谁也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家庭主妇真的做到了。



01

王美华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见到张志强时的模样。

那是1995年的春天,她在纺织厂当工人,他是隔壁机械厂的技术员。

两人在厂区门口的小饭馆相遇,张志强为她让座的那个瞬间,她就知道这个男人不一样。

"你好,我叫张志强。"他腼腆地笑着,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

"王美华。"她红着脸回答。

张志强个头不高,但很结实,说话轻声细语,从不大声嚷嚷。

最重要的是,他有一双会笑的眼睛,看人的时候总是那么真诚。

结婚后的生活简单而幸福。两人用积蓄在城郊开了一家五金店,虽然利润微薄,但足够维持小康生活。

张志强负责进货和维修,王美华管账收银。每天晚上,他们会坐在店门口的小板凳上,看着街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规划着未来。

"等攒够钱,咱们就换个大一点的门面。"张志强总是这样说。

"不着急,慢慢来。"

王美华靠在他肩膀上,"现在这样就很好。"

日子过得波澜不惊,直到2005年。

那年春天,张志强的同学老陈来店里做客。老陈穿着笔挺的西装,开着崭新的桑塔纳,一进门就掏出中华烟敬给张志强。

"你这生意不错啊。"老陈环视着小店。

"勉强糊口。"张志强有些不好意思。

"哎,你这就不对了。"老陈压低声音,"现在是什么时代?市场经济!钱不动钱,永远发不了财。"

老陈点燃一支烟,神秘兮兮地说:"我跟你说,股市现在正是好时候。我去年投了十万,现在已经翻了三倍。"

"股市?"张志强眼睛一亮,"那不是有钱人玩的吗?"

"什么有钱人,门槛低着呢。几千块就能开户。"老陈弹了弹烟灰,"关键是要有眼光,懂行情。我现在天天研究,每个月都能赚个万把块。"

当晚,张志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

"你怎么了?"王美华察觉到他的异样。

"没什么,就是想着店里的事。"张志强敷衍道。

第二天一早,张志强就跑去了证券营业部。回来时,他显得格外兴奋。

"老婆,我今天去证券公司看了看。"他坐到王美华身边,"那里好多人都在炒股,有个大爷告诉我,他一个月就赚了五千。"

"你不会是想..."王美华皱起眉头。

"就试试,拿个一万块试试。"张志强握住她的手,"咱们店里现在有七八万存款,拿一万出来不算什么。万一赚了呢?"

王美华犹豫了。她天生谨慎,对任何投机的事情都抱有戒心。但看到张志强期待的眼神,她最终还是点了头。

"那就一万,不能再多了。"

"好好好,就一万。"张志强高兴得像个孩子。

开户后的第一个月,张志强确实尝到了甜头。他买的那只股票涨了30%,一万块变成了一万三。

"看吧,我就说能赚钱。"张志强兴奋地给王美华看账户余额。

"运气不错。"王美华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些担忧。

尝到甜头的张志强开始沉迷其中。

他每天一有空就研究股票,买了一堆专业书籍,还加入了好几个股民QQ群。店里的生意渐渐疏于打理,大部分时间都是王美华一个人在忙活。

"你能不能专心点?"王美华看着正在电脑前研究K线图的张志强,"客人问价格你都没听到。"



"马上,马上就好。"张志强头都不回,"这只股票要涨停了,我得盯着。"

随着投入的增加,张志强的性格也在悄然改变。

以前的他温和内向,现在却经常因为股市的涨跌情绪波动很大。

赚了钱时,他会兴奋得整夜不睡;亏了钱时,他会闷闷不乐好几天。

2006年,股市进入疯狂上涨期。张志强的投入也从最初的一万增加到了五万,然后是十万。

王美华多次劝阻,但都被他的"暂时性"承诺搪塞过去。

"再让我试三个月,三个月后如果还不稳定,我就收手。"这是张志强最常说的话。

但三个月过去了,他不仅没有收手,反而越陷越深。

王美华开始感到恐惧。她发现丈夫变了,变得陌生,变得疯狂。他不再关心店里的生意,不再关心她的感受,满脑子只有股票和赚钱。

"志强,我们把股票卖了吧。"一天晚上,王美华鼓起勇气说道,

"现在已经赚了不少,见好就收。"

"你懂什么?"张志强不耐烦地摆手,"现在正是牛市,大把人想进场都进不来。咱们这时候退出,不是傻吗?"

"可是..."

"没什么可是的。"张志强打断她,"你就管好店里的事,股票的事你别管。"

这是他们结婚以来第一次吵架,也是矛盾的开始。

2007年上半年,张志强的账户一度达到了50万。他整天沉浸在财富增长的快感中,甚至开始考虑关掉五金店,专职炒股。

"咱们现在有50万了!"他兴奋地对王美华说,"比开店强多了。"

"那是纸上富贵,不卖出来就不是真的。"王美华越来越担心。

"卖?现在卖不是太可惜了?"张志强摇头,"股市专家都说了,这轮牛市至少还能持续两年。咱们的目标是一百万!"

王美华不再说话。她发现自己已经无法和丈夫沟通。这个曾经温柔体贴的男人,现在满眼只有金钱和欲望。

更让她不安的是,她发现张志强开始瞒着她一些事情。

有时候半夜会有陌生的电话打来,张志强总是神神秘秘地到阳台上接听。账户里的资金也时常出现异常波动,远超他们店里的积蓄总和。

"这些钱哪来的?"王美华指着电脑屏幕上显示的80万余额问道。

"朋友借的,说好了赚钱后分成。"张志强避开她的目光。

"什么朋友?借多少?"

"你别管那么多,反正能赚钱就行。"张志强关掉电脑,"时间不早了,睡吧。"

王美华睡不着。她躺在床上,听着身边张志强的呼吸声,感觉一切都变得陌生起来。这个她深爱了十多年的男人,什么时候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她开始偷偷调查张志强的行为。

她发现他经常和一些陌生人见面,有时候是在咖啡厅,有时候是在公园。这些人穿着考究,说话时总是压低声音。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美华听到了张志强的电话内容。

"利息我知道,一个月三分。"

"没问题,下周就能还上。""股市现在这么好,肯定能赚回来。"

王美华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她意识到,张志强不只是在用朋友的钱炒股,他还在借高利贷。

当晚,她忍不住质问张志强:"你是不是借了高利贷?"

张志强的脸色瞬间变白:"你胡说什么?"

"我都听到了!"王美华的声音颤抖着,"你疯了吗?那些钱万一亏了怎么办?"

"不会亏的。"张志强避开她的眼神,"现在是牛市,怎么可能亏?"

"万一呢?万一股市跌了呢?"

"没有万一!"张志强突然爆发,"你能不能别这么悲观?我这是在为咱们家的未来奋斗!"



"这不是奋斗,这是赌博!"王美华也激动起来,"你知道高利贷有多危险吗?"

"你懂什么?"张志强摔门而出。

这一夜,王美华哭了很久。她第一次感到如此绝望和无助。

02

20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张志强的账户显示,他们已经拥有了120万的"财富"。

但王美华心中的不安却越来越强烈。她注意到,最近张志强变得更加神经质,经常半夜惊醒,白天也心不在焉。

他不再和她分享股市的"好消息",相反,每次看盘后都显得心事重重。

"怎么了?股票不是涨得很好吗?"王美华试探性地问。

"没什么,就是觉得有点累。"张志强敷衍道。

实际上,张志强心里清楚得很。他现在的处境比王美华想象的更加危险。

为了追求更高的收益,他不仅借了高利贷,还使用了融资融券,实际投入的资金已经达到了200多万。

其中,自有资金只有30万,其余都是借来的。

每天一睁眼,他就得面对巨额的利息支出。高利贷的月利息是3分,也就是说,每个月光利息就要支付近6万元。这还不包括融资融券的费用。

他就像走钢丝的人,只能往前,不能回头。只要股市继续上涨,一切都不是问题。但如果股市下跌...他不敢想下去。

10月底,股市开始出现调整。张志强账户里的120万财富开始缩水,110万,100万,95万...

"只是技术性调整。"张志强安慰自己,"很快就会反弹的。"

但股市并没有按照他的期望发展。11月,调整变成了下跌,下跌变成了暴跌。

90万,85万,80万...

张志强开始失眠。他每天晚上都盯着外盘,希望能找到第二天反弹的信号。

但美股、欧股的表现同样糟糕,全球股市似乎都进入了熊市。

75万,70万,65万...

债主开始催债了。

"张总,这个月的利息什么时候结?"

电话里,李老板的声音听起来不太友好。

"李哥,你放心,最多再等几天。股市马上就要反弹了。"张志强擦着额头的汗。

"反弹?我看是越跌越惨。"李老板冷笑,"我劝你还是早点止损,别等到血本无归。"

"不会的,不会的。"张志强连连摆手,"这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涨回去的。"

但现实无情地打击着他的幻想。

12月,股市跌得更加惨烈。张志强的账户余额跌破了60万,这意味着他已经亏损了140多万。

更要命的是,融资融券的强制平仓线越来越近。一旦触及,他所有的股票都会被强制卖出,到时候连翻本的机会都没有了。

"老婆,你能不能再想想办法,弄点钱?"

一天晚上,张志强终于向王美华开口。

"还要钱?"王美华愣住了,"你到底亏了多少?"

"没亏,就是暂时被套住了。"

张志强解释道,"只要能补充点资金,过了这段困难期就好了。"

"我哪里还有钱?店里的积蓄都被你拿去炒股了。"王美华的声音带着哭腔。

"那房子..."张志强试探性地说。

"房子?"王美华瞪大了眼睛,"你想把房子抵押?"

"就是临时周转一下,等股市反弹了立刻赎回来。"

"不行!绝对不行!"王美华断然拒绝,"房子是我们唯一的安身之所,绝对不能动。"

张志强沉默了。他知道妻子说得对,但他已经走投无路了。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资金,他将面临更大的损失。

当夜,张志强偷偷拿了房产证,到银行办理了抵押贷款,贷出了30万。

这30万很快就投入了股市,但股价依然没有止跌的迹象。

2008年初,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中国股市更是一泻千里。

张志强的精神开始出现问题。

他经常一整夜不睡觉,坐在电脑前看盘,嘴里念念有词。

白天的时候,他会突然爆发,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和王美华吵架。

"你就不能安静点吗?"他对正在做饭的王美华大吼,"我需要集中精神分析行情!"

"我只是在做饭..."王美华委屈地说。

"做什么饭?现在这种情况,你还有心情做饭?"张志强摔掉了筷子,"如果不是你一直拖后腿,我早就翻本了!"

王美华被这无理的指责伤透了心。她不明白,那个曾经温柔体贴的丈夫去了哪里?



3月份,债主们开始集体上门。

第一个来的是李老板。他带着两个彪形大汉,直接闯进了五金店。

"张志强,你躲够了没有?"李老板一拍柜台,"50万本金,到现在连本带利已经65万了。什么时候还?"

"李哥,再给我点时间。"张志强低着头哀求,"股市马上就要见底反弹了。"

"反弹?我看你是疯了!"李老板指着张志强的鼻子,"现在整个股市都在跌,你拿什么反弹?"

"真的,我有内幕消息,国家马上就要出救市政策了。"张志强拼命解释。

"内幕消息?"李老板冷笑,"你这种话已经说了半年了。

我告诉你,今天不给个准话,我就让人砸了你这店!"

王美华在一旁听得心惊胆战。她这才知道,张志强欠的钱远比她想象的要多。

"李哥,你看这样行不行?"王美华战战兢兢地走过来,"我们把店面转让,先还一部分。"

"转让?"李老板打量了一下破旧的小店,"这破地方能值几个钱?"

"20万,至少能值20万。"王美华咬着牙说。

"行,你们赶紧转让。但我告诉你们,这只是零头。"李老板临走时留下话,"一个月后,剩下的钱必须到位,否则别怪我不客气。"

李老板走后,更多的债主陆续上门。

王美华这才了解到事情的严重性:张志强总共欠了七个债主的钱,金额从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累计超过400万。加上银行的房贷,总债务已经接近500万。

"你怎么能欠这么多钱?"王美华崩溃了,"你知道这些钱要还到什么时候吗?"

"我也不想的。"张志强抱着头痛苦地说,"谁知道股市会跌成这样?"

"那现在怎么办?"

"再等等,再等等就好了。"张志强依然抱有幻想,"国家肯定不会让股市这样跌下去的,救市政策马上就出来了。"

但救市政策虽然陆续出台,股市却依然低迷。张志强的账户余额已经不足20万,这意味着他的投资已经亏损了80%以上。

更糟糕的是,债主们的催债越来越激烈。他们不仅在店里闹事,还跟踪张志强和王美华,甚至威胁要伤害他们。

"张志强,我最后警告你一次。"最大的债主王总带着一群人来到家里,"150万本金,现在连本带利已经200万了。下星期之前,必须还清,否则后果自负。"

"王总,求你再宽限几天。"张志强跪在地上哀求,"我一定想办法还钱。"

"几天?你已经拖了三个月了!"王总踢了张志强一脚,"我告诉你,我这个人最讲信用,说到做到。如果下星期还不上钱,你就等着收尸吧。"

当夜,张志强彻底崩溃了。他抱着酒瓶坐在阳台上,一边喝酒一边哭泣。

"都是我的错,都是我害了你。"他对王美华说,"我对不起你。"

"别说这些了。"王美华强忍着泪水,"咱们想想办法,总能渡过难关的。"

"什么办法?欠了这么多钱,就算卖血卖肾也还不清。"张志强绝望地摇头,"我们完了,彻底完了。"

"不会的,只要人还在,就有希望。"王美华握住他的手,"大不了我们重新开始。"

但张志强已经听不进任何话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变得越来越沉默,经常一个人发呆,有时候甚至会莫名其妙地笑起来。

王美华意识到,丈夫的精神可能出现了问题。

5月12日的早晨,王美华醒来时发现张志强已经不在床上。她起身寻找,在餐桌上发现了一张纸条:

"美华,对不起,我对不起你。我是个废物,是个败家子,我没脸再面对你。这些债我还不了,你也不要还,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忘了我吧,就当我死了。"

王美华拿着纸条的手颤抖不止。她冲出家门,在小区里疯狂寻找,但张志强已经彻底消失了。

03

张志强失踪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债主们更加疯狂,他们认定王美华在包庇丈夫,轮番上门骚扰。

"张志强跑了是吧?"李老板指着王美华的鼻子,"那这债就你来还!夫妻本是同林鸟,他欠的钱你必须还!"

"我哪有钱还?"王美华哭着说,"我也是受害者。"

"受害者?你少装可怜!"王总冷笑,"你们夫妻一条心,肯定早就把钱转移了。现在装穷给谁看?"

"我真的没有钱。你们可以搜,愿意搜什么就搜什么。"

债主们确实搜了,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但什么都没找到。他们这才相信,王美华确实没有钱。

"没钱?那你就想办法弄钱!"李老板恶狠狠地说,"卖房子,卖肾,想什么办法都行,反正这钱你必须还!"

"我一个妇道人家,上哪去弄这么多钱?"



"那不关我们的事。"王总摆手,"反正一句话,钱还不上,你就别想安生过日子。"

从那以后,王美华的生活彻底变成了噩梦。债主们每天轮番上门,不让她安宁。有时候是大清早就来敲门,有时候是半夜打电话骚扰。她不敢出门,不敢接电话,甚至不敢开灯。

更让她痛苦的是,周围邻居们的指指点点。

"你看那个王美华,老公跑了,欠了一屁股债。"

"活该,当初炒股赚钱的时候怎么不见她拒绝?"

"现在装可怜有什么用?夫妻本是一体,男人欠的债女人当然要还。"

这些闲言碎语像刀子一样刺痛着王美华的心。她想过离开这个城市,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就像张志强纸条上说的那样。

但每当她收拾行李准备离开时,内心的声音就会阻止她。

那些债主虽然可恶,但他们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有些人是做小生意的,有些人是打工存的钱,还有些人是养老钱。如果她就这样一走了之,这些人该怎么办?

更重要的是,她不能让张志强背上彻底的骂名。无论他做了什么错事,他都曾经是那个为她让座的善良男人,是那个和她一起奋斗的好丈夫。

"我不能逃。"一天夜里,王美华对着镜子说道,"我要承担起这个责任。"

下定决心后,王美华开始想办法还债。她首先卖掉了五金店,得到了18万。接着又把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都卖了,包括首饰、电器、家具,又凑了5万多。

但这些钱对于总计750万的债务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就这点钱?"李老板看着王美华递过来的25万现金,"连零头都不够。"

"我会想办法继续还的。"王美华诚恳地说,"请你们相信我。"

"相信你?"王总冷笑,"你拿什么让我们相信?"

"我可以立字据,制定还款计划。"王美华咬着牙说,"我保证,哪怕用一辈子的时间,也要把钱还清。"

债主们面面相觑。他们原本以为王美华会和张志强一样选择逃跑,没想到她竟然要承担这笔巨债。

"你知道750万意味着什么吗?"李老板试探性地问,"就算你一个月能还5000,也要还125年。"

"我知道。"王美华点头,"但我一定会还的。"

看到王美华的诚意,几个债主商量后决定给她机会。他们重新计算了债务,去掉了部分利息,确定王美华需要偿还的本金是650万。加上她已经还的25万,剩余625万。

"这样吧,我们给你时间,但你必须保证每个月至少还5万。"王总说道,"如果哪个月还不上,那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每月5万,这对于一个失去丈夫、失去店面、失去所有积蓄的女人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但王美华答应了。

为了还债,王美华开始拼命工作。她同时打三份工:白天在一家制衣厂做工,晚上在餐厅刷盘子,深夜还要在家里做手工活。

每天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才能回家,一天只能睡5个小时。她的手因为长期干活而变得粗糙开裂,腰因为长期弯腰而经常疼痛。

但最难受的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理上的压力。每当看到别人家庭和睦,夫妻恩爱时,她就会想起张志强,想起曾经的美好生活。

"为什么要这样?"有时候她会在深夜问自己,"为什么不能逃?为什么要承受这一切?"

但每当萌生放弃的念头时,她就会想起那些债主的话:"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她不能让无辜的人承受损失,不能让张志强的名字永远被人唾骂。

第一年,王美华还了36万。债主们看到她的诚意,态度有所缓和。

第二年,她还了42万。

第三年,她还了38万。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美华的还债速度越来越稳定。她找到了更好的工作,租了一个小房间,生活逐渐有了规律。

期间也有好心人劝她:"你这样何必呢?法律上你没有义务还丈夫欠下的债。"

"我知道。"王美华总是这样回答,"但这是我的选择。"

有人问她:"你就不恨张志强吗?"

王美华沉默良久,才说:"恨过,但现在不恨了。人生已经这样了,恨也没用。"

还有人问:"你这辈子都不打算再找个人了吗?"

"暂时没有这个想法。"王美华摇头,"等债还清了再说吧。"

时间一年年过去,王美华的头发逐渐变白,脸上皱纹越来越多,但她的意志却越来越坚定。她制定了详细的还款计划,每一分钱的来源和去向都记录得清清楚楚。

第五年,剩余债务400万。

第八年,剩余债务250万。

第十年,剩余债务100万。

到了第十一年,债主们主动找到王美华,提出了一个建议。



"美华,你这些年的表现我们都看在眼里。"李老板说道,"现在还剩80万,我们商量了一下,只要你能一次性还清50万,剩下的就算了。"

"为什么?"王美华不敢相信。

"你这人品我们信得过,而且这些年你也够辛苦了。"王总说道,"30万就算是我们对你的敬意吧。"

王美华眼中含着泪水:"谢谢你们,真的谢谢。"

为了凑齐这50万,王美华又奋斗了一年。2022年春天,当她颤抖着双手签下最后一张收据时,整整12年的还债生涯终于结束了。

那一刻,她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750万的债务,她真的还清了。

2022年春天,当王美华颤抖着双手签下最后一张还款收据时,她终于完成了这场12年的马拉松。

回到空旷的家中,她决定彻底告别过去。

整理丈夫留下的物品时,她在书桌最深处发现了一个落满灰尘的牛皮纸袋。

里面装着一些她从未见过的文件。

当王美华戴上老花镜,逐字逐句看清这些文件的内容时,她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如纸。

"不...不可能..."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