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资料改编创作,情节均为虚构故事,所有人物、地点和事件均为艺术加工,与现实无关,图片仅用叙事呈现。本文旨在宣扬人间正义、杜绝犯罪发生!
01
1990年5月,河南孟津县东小梵村。
李迷糊跟着父母从陕西老家回来了。说是回来,其实他在这里出生,只是小时候跟父母去了陕西讨生活。如今爷爷有了钱,专门在老家买了块宅基地,要给他们盖新房。
李迷糊今年22岁,个子不高,长得也不出众,但年轻气盛。毕竟,他爷爷可是在县机械厂当工人的,家里有钱,不像村里那些土里土气的农民。
房子很快盖好了。就差最后一道工序——装大门。
爷爷、奶奶找到李迷糊,说:「咱们老宅子的大门还在,你去把它搬过来用吧。」
李迷糊兴冲冲地跑到老宅子一看,傻眼了。大门不见了。
他四处打听,才知道门在叔叔家。李迷糊直接找到婶子,开门见山:「婶子,我们家的门在你这里,我来搬走。」
婶子正在院子里晾衣服,头也不抬:「什么你们家的门?这门我要用。」
「婶子,这门本来就是我们老宅子的,现在我们盖新房,理应拿回去用。」李迷糊压着火气。
婶子这才停下手里的活,冷冷地看着他:「这门我用习惯了,不能给你。」
李迷糊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婶子,话不能这么说。我爷爷对你们家够好的了,老宅子的东西你们拿走那么多都没说什么,我们拿回一扇门而已。」
「就不给,你能咋地?」婶子双手叉腰,一副横样
李迷糊彻底怒了。他想起父亲平时教育他的话:「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但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己。」今天这个关键时刻,他必须为自己争口气。
第二天,李迷糊直接拿了把菜刀,气冲冲地来到叔叔家。
婶子看见他手里的刀,脸色一变:「你要干什么?」
「我要把门搬走,谁敢拦我试试!」李迷糊举着菜刀,眼睛通红。
「你疯了?这是要砍人啊!」婶子吓得后退几步,同时扯着嗓子喊她的几个孩子:「快来人啊,李迷糊要砍人了!」
就在这时,李迷糊的父亲赶到了。看见儿子手持菜刀跟嫂子对峙,他二话不说,上去就是两巴掌:「你弄啥?那是你婶子!」
李迷糊被打得一愣,菜刀差点掉在地上。但他心里的火更大了:「爸,你打我干什么?明明是她不讲理!」
「不讲理也不能拿刀啊!赶紧把刀放下,像什么话!」父亲的声音里带着无奈。
最终,李迷糊还是把门搬走了,但这件事在村里传开了。
人们都说李家这小子脾气暴躁,为了一扇破门竟然拿刀威胁长辈,以后谁敢跟他打交道?
还有婶子的娘家人知道这事后,坐不住了。
第三天上午,婶子带着她的几个兄弟来了。为首的是周太乐、周太恒两兄弟,在村里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尤其是周太乐,人高马大,在村里威望很高。
「李迷糊,出来!」周太乐在院子里大声喊道。
李迷糊从屋里出来,一看这阵势,心里就发虚。但面子上不能输:「找我有事?」
「听说你昨天拿刀威胁我姐?」周太乐逼近一步,「小子,你胆子不小啊。」
「我没威胁谁,我就是要回自己家的东西。」李迷糊强撑着说。
「要东西可以,但不能拿刀。你这样做不对,得给我姐道歉。」周太恒也走上前来。
「凭什么道歉?」李迷糊梗着脖子,「是她先不讲理的。」
「看来不给你点颜色看看,你是不知道天高地厚。」周太乐说着,一把抓住李迷糊的衣领,一把力气把他直接甩飞了。
随后周太乐几兄弟把他按在地上,拳打脚踢。李迷糊拼命挣扎,但双拳难敌四手,很快就被打得鼻青脸肿。
「以后还敢不敢拿刀威胁长辈?」周太乐踩着他的胸口问。
「不敢了,不敢了。」李迷糊痛得直咧嘴。
「记住,在东小梵村,该有什么样的规矩,你心里要有数。」
打完之后,周家几兄弟拍拍手走了,留下李迷糊一个人躺在院子里。
村里人听到动静都过来看热闹,但没人上前帮忙,反而指指点点:
「这小子活该,拿刀威胁长辈,不打他打谁?」
「周家人做得对,这种人就该好好管教管教。」
「以后看他还敢不敢在村里横。」
李迷糊躺在地上,听着这些议论声,心里的屈辱像火山一样爆发。他咬着牙爬起来,一瘸一拐地回到屋里,关上门,坐在床边发呆。
他突然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东小梵村,终究是谁的拳头大谁有理。
之后,李迷糊在村里彻底抬不起头来。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眼光。有人当面嘲笑他,有人背后议论他,还有人把他当反面教材教育自己的孩子。
李迷糊意识到,如果他想在这个村子拿回脸面就必须报仇,至于怎么报仇?
这个问题,他整整想了七年。
02
1991年春天,李迷糊决定离开东小梵村,回陕西继续做生意。
他觉得只要自己有了钱,有了实力,就能在村里重新获得尊严。但现实很快给了他当头一棒。
在陕西的日子并不如意。李迷糊开了个副食商店,生意还算不错,几年下来攒了一万多块钱。但有钱之后,他学坏了,整天跟一帮游手好闲的年轻人混在一起,吃喝玩乐,打架斗殴。
1995年夏天,李迷糊因为打人抢钱被判了三年徒刑。从监狱出来后,他已经快30岁了,但还是单身一人。
「你这样的人,哪个好女人敢要?」有人当面这样说他。
李迷糊心里憋着一口气。他决定回老家看看,顺便找个媳妇。
1996年,李迷糊再次回到东小梵村。七年过去了,村里变化很大,但有些东西没变——周家依然是村里最有威望的家族。
更让李迷糊气愤的是,周太乐竟然当上了村干部。
李迷糊觉得周太乐能当村干部,就是因为当年打了他,在村里打出了威名,打出了威望。
「如果当年被打的是他,现在当村干部的就是我。」李迷糊这样想着,心里的怨恨越来越深。
回村后不久,有人给李迷糊介绍了一个女孩。女孩长得一般,家境也不好,但李迷糊觉得能有个媳妇就不错了。
见面那天,李迷糊特意穿了最好的衣服,还提着礼品。但相亲的结果让他大失所望。
「你家是不是跟村里人有矛盾?」女孩的母亲直接问道。
「没有什么大矛盾。」李迷糊硬着头皮回答。
「听人说你们家在村里的名声不太好,我女儿不能嫁到这样的家庭。」
相亲失败了。李迷糊回到家,越想越气。
他找到父亲:「爸,都是因为周家,我才在村里抬不起头。要不然,哪个女人敢瞧不起我?」
父亲叹了口气:「都过去这么多年了,你还记着那些事干什么?」
「我怎么能不记着?」李迷糊的声音提高了,「我家这么有钱,本来什么好女人找不到?就是因为他们当年把我打成那样,现在村里人都觉得我是个废物!」
父亲看着儿子愤怒的样子,摇摇头:「你这样想问题不对。要想在村里有地位,得靠自己的本事,不是靠恨别人。」
李迷糊冷笑,「我要是有一身好武艺,看谁还敢欺负我!」
说着说着,李迷糊突然想起了什么:「爸,我要去学武功。」
「你疯了啊?学武功?你都快30岁了,学什么武功?」
「我要去少林寺学武,练成之后回来报仇!」李迷糊说得很认真。
父亲以为他是说气话,没当回事。但李迷糊真的去了登封。
在嵩山脚下,李迷糊找到了少林寺的武术学校。但当他听到学费要几万块钱时,傻眼了。
「师父,能不能便宜点?我是诚心来学武的。」李迷糊哀求道。
「学武不是儿戏,没钱就别学。」武术教练很直接。
李迷糊身上只带了几千块钱,根本不够学费。他在登封待了一个星期,每天偷偷跑到武术馆外面看别人练武,希望能偷学几招。
但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一个星期后,李迷糊灰溜溜地回了家。
回到村里,李迷糊更加沮丧了。连学武功的路都走不通,他还能怎么办?
「周太恒家的生意做得很大,听说一年能赚几十万。」
「周太乐当村干部,村里的项目都经过他的手,肯定也赚不少。」
「周家现在是村里最有钱的,房子盖得比谁家都气派。」
每一条消息都让李迷糊难受,他觉得周家人过得越好,就越是在羞辱他。
1997年初,李迷糊找到父亲,提出了一个要求:「爸,我想买辆车跑运输,现在跑运输赚钱,你给我点钱。」
父亲看着儿子,沉默了很久:「你这些年一直不务正业,我怎么相信你能做好生意?」
「爸,你必须相信我。这是我最后的机会了。」李迷糊的眼里带着乞求。
「我可以给你钱,但有个条件。」父亲的语气很严肃,「如果你再不争气,我们就断绝父子关系。你拿着这笔钱,永远不要回这个家。」
李迷糊一听这话,火气又上来了:「好,断就断!谁稀罕你这个家!」
他当场写下了字据:「从此不进李家门,要进就从李某人腿下爬过去。」
父亲给了他几千块钱,李迷糊拿着钱头也不回地走了。
但生意还是没做成。几千块钱很快就花光了,李迷糊又成了一个一无所有的人。
1997年夏天,李迷糊再次回到东小梵村。这一次,他真的是走投无路了。
村里人看到他回来,议论纷纷:
「这小子又回来了,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了。」
「听说他跟老爹断绝关系了,现在连家都没了。」
「这种人就是命不好,怎么折腾都没用。」
李迷糊听着这些议论,心如刀绞。他环顾四周,看到周家的房子更加气派了,周家的人走路都带着风,而自己却像个丧家犬一样。
在这个村子里,只有两种人——周家人和被周家人踩在脚下的人。
而他,已经被踩了七年。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李迷糊在心里暗暗发誓,「既然按规矩来不行,那就打破规矩。既然他们不让我好过,那就大家都别想好过。」
七年的屈辱、七年的愤怒、七年的绝望,在这一刻全部汇聚成了一个疯狂的念头。
李迷糊决定做一件震惊整个东小梵村的事情。
03
1997年7月16日,下午3点。
李迷糊在村口的小卖部买了一把手电筒,又在铁匠铺买了一把斧子。铁匠看他神色不对,多问了一句:「买斧子干什么用?」
「砍柴。」李迷糊面无表情地回答。
晚上7点,李迷糊回到自己的破屋子里,把门关得紧紧的。他把斧子、菜刀、手电筒整齐地摆在桌上。
「七年了,该算账了。」他对着这些工具自言自语,「周家人,你们让我在这个村子里抬不起头,今晚我就让你们永远抬不起头。」
李迷糊的计划很简单:趁着夜深人静,摸到周家,给他们一个教训。让他们知道,李迷糊不是好欺负的。
但他心里其实没想杀人。至少在出门之前,他还在告诉自己:「吓唬吓唬他们就行了,让他们跪下给我道歉,承认当年打我是错的。」
晚上11点,村子里安静下来了。李迷糊把工具装进一个布袋里,悄悄溜出家门。
夜色很浓,没有月亮,正适合做这种事。李迷糊对村里的地形很熟悉,闭着眼都能摸到周家。
他先来到周太和家。这是三兄弟中最年长的,也是当年参与打他的人之一。
院门没锁,李迷糊轻松推开门走了进去。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微弱的鼾声从屋里传出来。
李迷糊掏出手电筒,小心翼翼地照了照。屋里有好几个人在睡觉,包括周太和夫妇和他们的孩子。
看到这一幕,李迷糊心里突然有点犹豫。这些孩子是无辜的,他们没有参与当年的事情。
但仇恨很快压过了犹豫。「是你们大人不对在先,怪不得我。」他这样安慰自己。
李迷糊拿出斧子,轻轻推开房门。
这时候,意外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