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鲁迅纪念馆内一幅鲁迅手持香烟的墙画引发争议。
![]()
有游客孙女士认为该图像可能误导青少年、隐含鼓励室外吸烟的风险,建议将其更换为“握拳图”。这一提议看似出于公益之心,实则却反映出一种日益普遍的文化焦虑:试图以当下的道德标准,去净化甚至重构历史人物的形象,从而陷入对历史真实性的简化与误读。
针对此事,有网友评论,终于明白他老人家为什么弃医从文了,因为有些所谓的“人”的病不是医疗手段能够治愈的!
有网友分析,先生抽的烟,是对劳苦大众的疾苦时的忧愁;是对旧社会黑暗面的不愤;是为祖国民族未来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也有网友认为,我倒是觉得,完全可以用鲁迅另外的照片来制作。让年轻人少点抽烟难道不好吗?
- 然而,让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投诉鲁迅墙画的市民孙女士,居然是“来者不善”,很快被网友扒出,此人在小红书上卖“尼古丁袋”。
![]()
很多朋友只知道电子烟,应该都没太听说过什么是“尼古丁袋”吧。尼古丁大家都很清楚,香烟里边都有这个成分,但是每个香烟里的含量很低,抽烟得一根一根的,很多人不过瘾。
于是“尼古丁袋”就诞生了,他们把烟叶里的尼古丁提取出来,在加上各种稳定剂和调味剂,做成一小袋一小袋的。瘾上来了,只要拿一袋含在嘴里,尼古丁就可以通过口腔粘膜快速吸收。
由于这玩意吸收快速,人非常容易过量,导致人体恶心、头痛、心悸,严重时导致呼吸困难或昏迷。而且时间久了,就会产生依赖。
也就是说,孙女士举报鲁迅先生抽烟墙的真实目的找到了,并不是如她所说的那么高尚,而是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这位孙女士自称是控烟志愿者,可是她的小红书账号却推荐起了尼古丁袋。
![]()
![]()
这种尼古丁袋成瘾性极高,可以参考鸦片,而这种尼古丁袋在我国是禁止的,在美国倒是可以买。而孙女士一边在喊话说控烟,但一边却和她关注的那名非吸烟者权益策略师公然在小红书首页公然推荐尼古丁袋,这可是妥妥的双标。
这名女士的行为细思极恐,难道她是想让中国人都不抽烟,转而去抽美国卖的尼古丁袋吗?
不知道为什么小红书可以允许她们售卖,平时卖烟可都是需要办证和监管的。所以说,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流量,流量的背后都是生意。
对此,你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