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从纸笔开始的缘分
2019 年消防宣传日,张华在广场上给市民演示消防器材。
人群里,25 岁的李娜用手指着灭火器,跟身边朋友比划着什么,朋友则在小本子上写着字。
张华递过一支笔:“有想问的,写下来吧。”
李娜是聋哑人,那天她对消防设备充满好奇。
张华耐心地在本子上回答她的问题,从灭火器的原理到消防员的日常训练。
一来二去,本子上的内容渐渐变了样,从陌生的问答变成了 “明天一起吃饭吗” 的邀约。
为了跟李娜顺畅交流,张华开始学手语。
每天下班,他就往聋哑学校跑,对着镜子反复练动作,常把 “你好” 和 “再见” 弄混。
李娜看他学得认真,经常陪在旁边,轻轻纠正他的手势。
他们的约会很简单,在公园长椅上晒太阳,张华用手语讲单位的事,李娜笑着拍他的胳膊;
去超市挑东西时,张华突然用手语说 “我们结婚吧”,李娜红着眼眶点头。
2019 年冬天,两人领了结婚证,张华用练了很久的手语说誓言,在场的人都挺感动。
02
火光里的永别
2020 年春天,李娜怀孕了。
张华高兴得不行,买了一堆婴儿衣服,晚上总趴在李娜肚子上听动静;
念叨着 “宝宝要像妈妈一样,也像爸爸一样勇敢”。
那年夏天一个深夜,市区一栋老楼着火了,火光冲天。
张华和战友赶到时,三楼浓烟滚滚,还有人没出来。
“我去!” 张华抓起呼吸面罩冲进火场。
他往返三次,把最后一个老奶奶抱出来时,后背的衣服已经烧得焦黑。
就在他转身想再检查一遍时,头顶的横梁塌了下来。
战友们扒开废墟找到他时,他手里还攥着准备送给宝宝的小消防车徽章。
社区工作人员用手势告诉李娜消息时,她盯着张华的遗像看了一夜,眼泪湿透了衣服,却没发出一点声音。
摸到肚子里的胎动,她擦干眼泪 —— 这是张华留下的念想。
孕期的日子不好过。李娜常坐在婴儿房里,摸着没组装完的摇篮掉泪。
但只要肚子里有动静,她就挺直腰杆。
她学着自己换灯泡、扛米袋,产检时总攥着张华的照片。
快生产时,李娜找了支马克笔,在肚子上慢慢写下几行字。字迹不算工整,却透着一股决心。
03
带着思念好好生活
产房里,李娜疼得浑身发抖。医生检查时发现情况不好,正想找家属沟通,解开衣服的瞬间,所有人都停住了。
肚子上写着:“如果有危险,请先保孩子,他爸爸是消防员,因为救人牺牲了,我要为他留后。”
主治医生抹了把脸,对护士说:“都打起精神,母子俩都得保住!”
三个小时后,孩子出生了。护士把孩子抱到李娜面前,她虚弱地笑了,眼泪落在孩子脸上。
她给孩子取名 “小华”,跟他爸爸一个字。
独自带娃不容易。小华半夜哭闹,李娜听不见,全靠惊醒;冲奶粉时,她反复看刻度怕弄错。
但她从没抱怨过,社区送来的救助金,她一分分存起来,说要给小华买消防车模型;
消防员来看望,她就拉着小华的手,教他比划 “谢谢”。
现在小华快 5 岁了,活泼好动。他知道爸爸是 “穿制服的英雄”,看到消防车经过就站得笔直敬礼。
幼儿园老师问他长大想做什么,他奶声奶气地说:“像爸爸一样救人,保护妈妈。”
李娜手机里存着张华训练的视频,阳光好的时候,她会把张华的照片摆在阳台;
一边晒被子,一边用手语跟照片说话,好像他还在身边。
爱从没被死亡隔断,它变成了血脉里的力量,让活着的人带着思念,好好走下去。
就像那些守护城市的消防员,他们的名字可能会被忘记,但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温暖,一直都在。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