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讯近日,山东省济南市统计局公布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6674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二产业表现尤为突出增加值2078.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传统优势产业根基稳固、新兴动能持续发力、政策红利叠加的共同结果,勾勒出一条清晰的“强链、育新、赋能”发展路径。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网定义,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从公开数据可知,今年上半年,济南采矿业实现增加值增长15.5%;制造业实现增加值增长9%。
![]()
在这一产业结构中,装备制造业作为济南工业的“传统强项”,继续发挥着中流砥柱般的作用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增长24.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个百分点,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重点企业表现尤为突出,例如中国重汽上半年整车销量22.3万辆,同比增长12.1%,其中重卡销量14.9万辆,同比增长6.7%,连续四年保持国内行业第一。其新能源商用车板块更是呈现爆发式增长,整个中国重汽新能源产品销量1.5万辆,同比增长245%,形成了“技术自主化、产品多元化、市场全球化”的独特优势。
与此同时,济南二机床等企业凭借技术优势深耕海外市场,产品出口67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市场占有率35%以上,国际化发展势头强劲。随着济南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陆续投产,高端装备制造的产业链条愈发完善,集群效应将不断放大,为工业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
在此带动下,济南规上工业企业营收连续三年跨过三个千亿台阶、首次达到万亿级,年均增长6.7%,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6、2.3个百分点。
如果说装备制造是“稳定器”,那么信息技术堪称是强劲的“新引擎”。据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山东人工智能企业营业收入突破650亿元,约占全国9%,增速超过40%。以济南企业浪潮信息为例,作为国内AI计算的领军者,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468.58亿元,同比增长165.31%,其云计算服务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底层支撑。
![]()
除了规模质量持续提升,工业的产业结构也持续优化。产值规模排名前六位的制造业领域从2022年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逐步调整为2024年的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展现出济南市工业经济强劲的发展韧性与可持续性,整体抗风险能力和长期向好态势显著增强。
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济南市前瞻性的政策布局与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自2019年起,济南连续3年印发工业强市实施意见、若干政策和行动计划等3个重磅文件;2020年,济南召开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动员大会,发布加快工业强市建设“19条”;2023年,济南发布《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工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深入实施五大行动,吹响工业强市发展的冲锋号。
今年5月召开的济南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工作推进会,将原有“十大标志性产业链群”升级为“13条标志性产业链+34条重点产业链”。此举通过精准落子、科学布局,使得全市工业发展的核心靶心得以进一步明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