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六十八岁的李建国站在中国工商银行门口,手里死死攥着一本有些破旧的存折。
秋风轻轻吹过,他的手不自觉地抖了抖。
十二年了,那笔二百五十万的投资,如今到底变成什么样了?
他深吸一口气,抬脚往银行大厅走去,心里又紧张又期待。
身后的银杏树叶飘落,像是给这个重要时刻做着见证。
![]()
01
十二年前的春天,李建国做了人生中最冒险的一个决定。
那时他刚满五十六岁,从机械厂退休没多久,手里攒了一辈子的钱。
“建国,咱们这些钱就这么搁银行里,利息太少了。”
妻子赵淑芬坐在客厅沙发上,手里拿着银行的对账单。
“那你说咋整?”李建国放下手里的报纸,看向妻子。
赵淑芬指着报纸上的一则广告:“你看,平安保险的这个理财产品,年收益能有百分之七点五。”
李建国凑过去仔细瞧了瞧:“分红险?这靠谱不?”
“人家是大公司,还能骗咱们呀?”赵淑芬认真地说,“而且你看,这上面写着保本保息呢。”
那天晚上李建国翻来覆去睡不着。
二百五十万,这是他们夫妻俩大半辈子的积蓄,有拆迁补偿、退休金,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收入。
他想起了邻居老赵,前几年买了股票,现在已经赔得差不多了。
他也想起了同事老陈,把钱存银行里,十年下来利息少得可怜。
“淑芬说得对,不能让钱在银行里睡大觉。”他在心里琢磨着。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国就和妻子去了平安保险的营业网点。
接待他们的是一个年轻的销售员,姓王,态度特别热情。
“李叔叔,您可真有眼光,我们这款产品可是公司的主打产品。”
小王拿出厚厚的宣传材料,“您看,过去五年的收益率都在百分之七以上。”
李建国戴上老花镜,仔细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
“这个保本是啥意思?”他指着合同上的一行小字问。
“就是说您投入的本金绝对安全,不会有任何损失。”
小王拍着胸脯保证,“而且我们平安保险是大公司,信誉绝对没问题。”
赵淑芬在一旁不停点头:“那就行,建国,咱们就买这个。”
李建国又仔细看了看合同条款,虽然有些地方不太懂,但“保本保息”四个字写得明明白白。
“那行,我们就投二百五十万。”李建国最后下了决心。
办完手续小王热情地握着李建国的手:“李叔叔,十二年后,您的这笔钱少说也能翻一倍。”
走出营业网点,李建国心情特别好,仿佛已经看到了十二年后的美好生活。
02
妻子赵淑芬去世那天,李建国感觉天都塌了。
四年前的那个冬夜,淑芬突然心脏病发作,等救护车赶到时,已经来不及了。
从那以后李建国一个人住在这套老房子里,每天的生活单调又孤寂。
好在儿子李志强很孝顺,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媳妇和女儿过来看他。
“爸,您一个人住着,我们总是不放心。”李志强坐在父亲对面,“要不您搬到我们那儿去住?”
“不用了,我在这儿住惯了。”李建国摆摆手,“再说,这房子空着也是浪费。”
其实李建国心里还有另一个想法,那就是那笔投资。
当初和淑芬商量投资的时候,他们约定十二年后取出来,正好给孙女上大学用。
现在淑芬虽然走了,但这个约定他得遵守。
“悦悦马上就要高考了,成绩这么好,肯定能考上好大学。”李建国看着正在做作业的孙女,心里满是欣慰。
李悦悦抬起头,甜甜地喊了一声:“爷爷。”
“悦悦,你想考啥大学?”李建国慈爱地问。
“我想考北京大学,学法律专业。”李悦悦眼中闪着光。
李建国点点头:“好志向,爷爷支持你。”
他心里盘算着,十二年过去了,当初的二百五十万,加上这些年的收益,怎么也得有五六百万了。
这笔钱拿出来,不仅够悦悦上大学,还能改善一下全家的生活条件。
想到这,李建国心情格外好。
那天晚上他翻出了当年的保险合同,仔细看了又看。
虽然上面的条款还是有些看不懂,但“保本保息”四个字依然清晰可见。
“淑芬,你看到了吗?咱们的投资要收成了。”李建国对着妻子的照片轻声说。
03
孙女李悦悦的高考成绩出来了,682分,超过北京大学录取线40多分。
全家人都高兴坏了,李志强特地请了假,带着一家人去饭店庆祝。
“悦悦真争气,这成绩在全市都能排前几名。”李志强举起酒杯,满脸骄傲。
“都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结果。”儿媳刘晓梅虽然嘴上谦虚,但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李建国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好,好,咱们家出了个大学生。”
庆祝完一家人回到李建国的老房子里。
“爸,悦悦考上北大了,这学费和生活费……”李志强有些为难地开口。
李建国一听就明白了儿子的意思。
李志强虽然在一家公司上班,但收入不算高,老婆刘晓梅在学校当老师,收入也一般。
供一个孩子上北京大学,对他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负担。
“你们别担心,学费的事我来想办法。”李建国拍拍儿子的肩膀。
“爸,您的退休金虽然不少,但这些年物价上涨,您自己的开销也不小。”李志强有些犹豫,“要不我们贷款吧。”
“不用贷款。”李建国神秘地笑了笑,“十二年前我和你妈投资了一笔钱,现在正好到期。”
一听这话,李志强和刘晓梅都来了精神。
“爸,您投资了多少钱?”李志强好奇地问。
“二百五十万,投的平安保险的产品。”李建国有些得意,“当时说好了十二年,现在时间到了。”
刘晓梅惊讶地张大了嘴:“爸,您当时怎么投这么多?”
“你妈当时算过账,十二年下来,怎么也得有五六百万。”
李建国越说越兴奋,“悦悦的大学费用不用愁了,还能给你们改善改善生活。”
李志强听了也很高兴,但心里又有些担心:“爸,这投资真的这么稳吗?”
“那当然,平安保险是大公司,而且合同上写得清清楚楚,保本保息。”李建国信心满满。
李悦悦在一旁听着,眼中满是感激:“爷爷,您和奶奶对我太好了。”
“应该的,你是咱们家的希望。”李建国慈爱地摸了摸孙女的头。
那天晚上李建国兴奋得睡不着觉。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明天去银行取钱的情景,五六百万的数字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
04
第二天一大早,李建国就开始为去银行做准备。
他仔细翻找着抽屉,把当年的保险合同、身份证,还有一些相关材料都收拾好。
“这些东西可不能丢,都是宝贝。”李建国把材料装进一个专门的文件夹里。
吃过早饭,他又给弟弟李建军打了个电话。
“建军,还记得十二年前我投资的那笔钱吗?”李建国难掩兴奋。
“记得啊,当时我还劝你小心呢。”李建军在电话里笑着说,“怎么,现在要取出来了?”
“是啊,悦悦考上北大了,正好用得上。”李建国得意地说,“当时你还说我傻,现在看看,这不是要翻倍了嘛。”
李建军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哥,你确定没问题吗?这些年保险市场变化挺大的。”
“怕啥,合同上写得明明白白,保本保息。”李建国满不在乎,“再说了,平安保险这么大的公司,还能骗我不成?”
挂了电话,李建国换上了最好的衣服,在镜子前仔细整理了一下仪容。
![]()
“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得体面一点。”他对着镜子笑了笑。
临出门前,他又给儿子打了个电话:“志强,我现在去银行,晚上就有好消息了。”
“爸,您小心点,要不我陪您去?”李志强在电话里有些担心。
“不用,这点小事我自己能办。”李建国拒绝了儿子的提议。
其实他是想自己一个人去感受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是他和淑芬当年共同决定的投资,现在到了收获的时候。
走出家门,李建国步履轻快,心情格外舒畅。
路上遇到熟人,他都忍不住想分享这个好消息,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等钱到手了再说,到时候让他们都羡慕羡慕。”李建国心里暗暗想着。
坐在公交车上,他不时摸摸文件夹,确认所有材料都带齐了。
车窗外的风景飞快地向后退去,而李建国的心早已飞到了银行。
05
下午两点,李建国准时出现在中国工商银行的大厅里。
大厅里人不多,几个工作人员正在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李建国深吸了一口气,走向咨询台。
“您好,我想查询一下我的保险投资账户。”李建国把文件夹递给工作人员。
接待他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工作人员,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
“好的,请您稍等,我来帮您查询。”女工作人员接过材料,开始在电脑上操作。
李建国站在柜台前,心跳得有些快。
十二年了,这一刻终于到来了。
他想象着账户里那一串串数字,想象着工作人员惊讶的表情,想象着回家后全家人的欢声笑语。
“先生,您这个保险产品确实存在,我需要调取一下详细信息。”女工作人员抬起头说,“请您到贵宾室稍作等候。”
李建国被引到了一个安静的小房间里。
房间里有舒适的沙发和茶几,墙上挂着一些字画。
他坐在沙发上,手心微微出汗。
虽然心里有些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
过了大约十分钟,一个中年男子走了进来。
“李先生您好,我是张经理,负责您这类产品的后续服务。”男子礼貌地介绍自己。
李建国连忙站起来握手:“张经理好,麻烦您了。”
“不客气,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张经理坐下后,神色似乎有些复杂,“李先生,关于您这笔投资,我需要跟您详细说明一下情况。”
李建国心里一紧,但还是强作镇定:“没问题,您说。”
张经理打开了电脑,调出了相关数据。
屏幕上显示着密密麻麻的数字和表格。
“李先生,您的账户我已经查到了……”张经理的手指停在了鼠标上,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李建国的心提到了嗓子眼,紧紧盯着电脑屏幕。
十二年的等待,就要在这一刻揭晓答案了。
他的手不自觉地握成了拳头,等待着那个激动人心的数字出现。
张经理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转过电脑屏幕,正要开口说话……
![]()
06
“李先生,您的账户现在的价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