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学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的意见》,进一步推动院校深度合作,促进审判实践与法学理论有机结合、双向交流,继今年5月举办“数字经济时代审判思维与司法能力提升”专题培训班后,2025年8月18日至22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法院)与西北政法大学再次合作,在西北政法大学雁塔校区举办“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审判效能提升”专题培训班,旨在进一步推进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院校合作共育高素质法治人才队伍座谈会会议精神落地落实,深入开展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超大城市“数字枫桥”建设研究。
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朱建国,党组成员、副院长俞巍,审委会专职委员童凌,执行局局长彭文忠,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主任、律师学院院长、基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李集合,西北政法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汪世荣出席开班仪式,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40余人参加开班仪式。李集合发表致辞,朱建国作开班动员讲话。仪式由西北政法大学培训中心副主任、律师学院副院长王国庆主持。
培训开班动员,强化使命担当
全体与会人员在仪式上一同观看了西北政法大学专题片。李集合院长向专题培训班学员们介绍了西北政法大学的红色校史、学科建设及枫桥经验与社会治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他强调了“枫桥经验”在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的重要意义,希望参训学员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审判效能。
随后,朱建国副院长作开班动员讲话。他表示,本次培训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法治人才培养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实践,是深化院校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朱建国副院长对全体专题培训班学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筑牢政治忠诚之魂,在红色传承中把握司法方向。二是厚植司法为民情怀,在实践 “枫桥经验” 中提升办案质效。三是激发守正创新活力,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司法担当。
多元授课方式,践行“枫桥经验”
开班仪式结束后,汪世荣教授围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原理和机制”为全体学员讲授第一课。
授课结束后,专题培训班开展“枫桥式人民法庭”教学科研基地座谈交流,民庭及各人民法庭代表就践行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做法和举措作专题发言,汪世荣教授对创建成果给予高度肯定。
此次专题培训班培训为期一周,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审判效能提升”为主题,综合运用专题授课、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培训课程涵盖了全面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微表情、微动作、微语义在审判工作中的应用,数字法院与国家安全等内容,强化司法为民的使命担当,切实提升司法能力。此外,为进一步了解西北政法大学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法学特色,专题培训班全体学员前往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校史馆进行参观学习。
探访红色印迹,整装再度出发
为了让学员们传承红色革命基因,追寻红色法治足迹,专题培训班组织学员们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梁家河、杨家岭、枣园、宝塔山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学员们通过身临其境的走访学习,深刻体悟到“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磨砺精神和“心系群众、扎根基层”的为民情怀,进一步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信仰和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
结业仪式上,专题培训班学员代表分别交流了培训心得,朱建国副院长作总结讲话。
下一步,浦东法院将进一步依托教授工作站等院校合作机制,持续深化拓展合作领域,不断促进司法实务、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治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动资源共享、学术共研、人才共育,为服务保障浦东法院高质量发展、助推引领区建设贡献力量。
线索提供丨政治部
本文作者丨杨敦毅
本版摄影丨董雪皓、郗涛
责任编辑丨陈卫锋
- END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