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入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破格晋升教授,他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PNAS》

0
分享至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秦晓梁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著名顶级学术期刊《PNAS》发表研究论文“Long-term climate warming weakens positive plant biomass responses globally”。该研究系统评估了气候变暖对全球不同生态系统(农田、草地等)植物生物量的长期影响,发现变暖初期可促进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增加,但这一正效应会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甚至在高温地区转为负效应。研究首次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植物生物量对气候变暖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衰减效应”,并量化了温度、降水、土壤养分、ph等多重环境因子及其与增温持续时间的共同调节作用对植物响应的调控机制,为深入理解农田和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力在长期气候胁迫下的变化规律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成果不仅有助于评估农业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演变趋势,也为修正全球碳汇预测、提升相关气候变化模型准确性提供了实证支撑。


图1 文章首页

随着人类活动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全球变暖持续加剧,显著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积累生物量,是维持陆地碳汇和调节气候反馈的重要机制。变暖对植物生产力和碳汇功能的长期影响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尤其是变暖持续时间对植物生物量响应的影响缺乏系统评估。这一知识空缺限制了对未来气候情景下陆地碳平衡的准确预测,也对气候适应性管理与碳中和路径的制定提出挑战。


图2 样点的全球分布

本研究分析全球214个增温试验的2291对数据,发现平均增温2°C使植物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别增加9.4%和2.6%。其中林地生物量响应最明显,增温持续时间和年均气温升高会减弱地上生物量的正效应,而较大增温幅度、更多降水和低土壤pH则增强响应。变暖还导致土壤水分、有机碳和铵态氮下降,可溶性有机碳增加,但总氮含量未显著变化。

基于环境变量构建了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发现多个环境因子的累积效应与其单独效应基本一致。增温持续时间与其他环境因子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特别是在土壤有机碳含量低、pH值高的地区,长期增温更易导致地上生物量下降。重点模拟了全球地上生物量对增温的响应。结果显示,在未来2°C增温情景下,地上生物量在增温1年时平均增加21%,但至第5年降为−4.4%,第10年降为−16%;在4.8°C增温情景下,这一趋势虽有所减缓,但长期正效应同样减弱。总体上,随着增温持续时间延长,植物对变暖的正响应逐渐减弱,尤以北半球典型区域最为显著。


图3 气候变暖对未来2°C增温情景下不同持续时间(1年、5年和10年)地上生物量的影响。左侧显示的是平均相对变化,右侧为相应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基于标准差计算。

本研究通过揭示植物生物量对气候变暖长期响应的减弱趋势,为评估自然及农业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生产稳定性提供了关键依据。结果明确警示,依赖自然生态系统作为长期碳汇的潜力可能被高估,尤其是在高温或土壤有机碳含量低、pH较高的区域;同时识别出的关键调控因子和区域差异性,为不同地区制定水资源管理、土壤肥力提升等定制化气候适应措施提供了科学指导。该成果不仅有助于提升全球碳循环模型的准确性,同时为科学制定未来农业与自然生态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和适应性管理政策提供坚实的科学支撑。

该论文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第一单位,秦晓梁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博士生党朋飞为论文第一作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生高加欣同学、朱云晓同学参加该项研究,感谢荷兰瓦赫宁根大学Gerard H. Ros研究员、法国原子能署气候与环境科学实验室高级研究员Philippe Ciais、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薛吉全教授、瑞士苏黎世大学Bernhard Schmid教授指导!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071980, 31701384)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epdf/10.1073/pnas.24203791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内自驾游最经典的27条路线,适合退休人士,争取一年走2条!

国内自驾游最经典的27条路线,适合退休人士,争取一年走2条!

走吧自驾游
2025-11-05 18:04:38
俄媒:增加对华出口将使俄气公司的收入在2029年前增长20%,净利润增长23%

俄媒:增加对华出口将使俄气公司的收入在2029年前增长20%,净利润增长23%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5-11-09 16:14:43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浙经贸的三分钟战士大二弟弟火了

杭城村叔
2025-09-11 12:54:47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她这大体格身材,目测身高185,颜值不低,啥人能配的上她呢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0-18 00:03:22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江西弃婴被加拿大夫妇收养,获奥运会冠军后称:我不会认亲生父母

卷史
2025-11-08 14:48:31
辛芷蕾硬刚郝蕾!发文否认靠花钱运作拿奖,网友:声音越响心越虚

辛芷蕾硬刚郝蕾!发文否认靠花钱运作拿奖,网友:声音越响心越虚

小海娱计
2025-11-07 16:21:38
霍启刚也没想到,他79岁的父亲霍震霆,如今还能再为霍家“争光”

霍启刚也没想到,他79岁的父亲霍震霆,如今还能再为霍家“争光”

墨羽怪谈
2025-11-07 22:27:16
万科欠社会一个真相,高管欠大众一个交代,深铁欠国家一丝作为

万科欠社会一个真相,高管欠大众一个交代,深铁欠国家一丝作为

我不叫阿哏
2025-11-10 10:29:21
网友改装167度电池纯电车 续航破千公里 还带家人上路

网友改装167度电池纯电车 续航破千公里 还带家人上路

手机中国
2025-11-07 15:46:03
一周最少一百次!45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多次劝,就不听!

一周最少一百次!45岁男子查出双肾坏死,医生:多次劝,就不听!

观星赏月
2025-11-10 11:14:42
俄罗斯让中国心寒?比西方围堵更恐怖的,是我们看轻了自己的实力

俄罗斯让中国心寒?比西方围堵更恐怖的,是我们看轻了自己的实力

老范谈史
2025-11-09 01:20:39
马卡:小西蒙尼如今表现出色,离不开去年梅西对他的明智建议

马卡:小西蒙尼如今表现出色,离不开去年梅西对他的明智建议

懂球帝
2025-11-09 20:50:05
副院长和女主任值班室“加班”,监控全拍下来了!

副院长和女主任值班室“加班”,监控全拍下来了!

听风听你
2025-11-06 18:53:41
明明祖副院长的护士长妻子貌美如花,为何输给了其貌不扬的曾医生

明明祖副院长的护士长妻子貌美如花,为何输给了其貌不扬的曾医生

刚哥说法365
2025-11-09 19:28:35
赵露思伯乐兼经纪人李炜首次公开发文,网友纷纷评论区喊话

赵露思伯乐兼经纪人李炜首次公开发文,网友纷纷评论区喊话

花心电影
2025-11-10 08:52:18
朱德去世后,中央费尽周折在攀枝花找到一名老妇,帮他完成遗愿

朱德去世后,中央费尽周折在攀枝花找到一名老妇,帮他完成遗愿

丞丞故事汇
2025-11-02 13:43:12
金门马祖成“空城”!台军精锐突然撤离,专家:这是给解放军送“见面礼”

金门马祖成“空城”!台军精锐突然撤离,专家:这是给解放军送“见面礼”

起喜电影
2025-11-10 10:59:27
我在部队当了5年通讯兵,退伍发现村后头的信号塔每晚都准时闪3下

我在部队当了5年通讯兵,退伍发现村后头的信号塔每晚都准时闪3下

五元讲堂
2025-11-05 10:35:02
大家别被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给骗了,真实的吴石将军其实是这样!

大家别被电视剧沉默的荣耀给骗了,真实的吴石将军其实是这样!

生性洒脱
2025-11-07 11:59:03
22岁中国小伙连赢3个老外夺冠

22岁中国小伙连赢3个老外夺冠

大象新闻
2025-11-10 11:46:05
2025-11-10 12:31:00
植物研究进展 incentive-icons
植物研究进展
关注植物领域最新研究动态。
2905文章数 26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教育部:严格管理面向教师的政务应用程序,严禁强制打卡、积分排名等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头条要闻

牛弹琴:特朗普宣布要发钱了 每个美国人至少2000美元

体育要闻

战绩崩盘!东契奇交易余震撕裂独行侠

娱乐要闻

郝蕾风波升级?

财经要闻

俄罗斯大幅加税 中国汽车出口骤降58%

科技要闻

存储芯片大厂涨价50%!华强北一天一个价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本地
数码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显卡自由:四块RTX 5090组装主机!几乎占据整个机箱

旅游要闻

行进的海岸线丨渤海湾畔“渔旅融合” 小渔村启动蓝色新引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