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弟啃老10年逼走父母,5年后老人回家开门,眼前一幕让他们懵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创作声明: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你们就是两个废物!"

马建设的咆哮声响彻整个院子,邻居们都探出头来看热闹。

三十二岁的马强依然躺在破沙发上,手机屏幕的光照在他苍白的脸上。

三十岁的马芳缩在角落里,手里无意识地摆弄着一些碎布片。

"我和你妈这辈子的血汗钱都被你们败光了!"

李凤英哭得撕心裂肺。

五年后,当这对绝望的父母重新踏进家门时,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彻底傻眼了......



2014年春天的一个下午,马建设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县城的工地回到家。

已经是下午两点了,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鸡在地上啄食。他推开虚掩着的大门,客厅里传来手机游戏的音效声。

"强子,都几点了还不起床?"

马建设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沙发上的马强翻了个身,含糊地应了一声。

"再睡会儿,昨晚失眠了。"

这已经是马建设第无数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了。三十岁的儿子,从大学毕业后就一直待在家里,说是找工作,可这一找就是十年。

院子里,马芳坐在小板凳上,低着头摆弄着手里的一堆碎布片。看到父亲回来,她怯生生地叫了声:

"爸......"

马建设看着女儿,心里五味杂陈。马芳今年三十岁了,从小就话很少,问她什么总是点头摇头,或者简单地说"我不会"。邻居们都说这孩子有些特别,但马建设和妻子李凤英总是护着她,觉得女孩子内向一些也正常。

可现在,看着这一对儿女,马建设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建设回来了?"

李凤英从厨房走出来,围裙上沾满了油渍。她的手因为长期做清洁工作,已经变得粗糙不堪,指甲缝里总是洗不干净的污垢。

"嗯,今天工地上活儿重,累死了。"

马建设在椅子上坐下,看着妻子忙碌的身影。李凤英每天早上五点就要起床,准备一家人的早饭,然后赶早班车到县城做保洁工作。一个月一千八百块钱的工资,对于这个家庭来说已经是很重要的收入了。

"强子还在睡?"李凤英压低声音问。



"还能咋样?都这么大的人了,还指望着我们养活。"马建设的声音里满是无奈。

就在这时,邻居王大婶从院子门口路过,看到马建设夫妇在说话,叹了口气摇摇头。这个动作被马建设看在眼里,心里更加难受。

村里人对他们家的情况都心知肚明。

"建设家那两个孩子,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这是王大婶经常说的话。

"都三十多了还靠父母养活,丢人现眼。"这是李大爷的评价。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马建设和李凤英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在村里做人做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有觉得这么没面子过。

马建设和李凤英的一天是从凌晨五点开始的。

马建设每天要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到县城的工地搬砖,一天能挣一百二十块钱。这个年纪还在做这种体力活,每天回家后腰都直不起来。

李凤英在县城的一个办公楼里做保洁,负责清洁五层楼的办公室和卫生间。她的手因为长期接触各种清洁剂,已经出现了过敏症状,手背上总是红肿着。

两个人的月收入加起来三千块钱,而家里的开销却要两千八百块。

马强偶尔会要钱,说是买手机或者买衣服,理由总是**"找工作需要"**。

马芳也需要买一些奇怪的小东西,碎布、线头、小饰品什么的。父母以为她是在胡闹,但看她那么认真的样子,也不忍心拒绝。

可实际上,马芳买回来的这些东西都被她小心翼翼地收集整理着,放在自己房间里的一个大箱子里。

"爸,我想换个手机。"



这天晚上吃饭的时候,马强突然开口说道。

马建设停下筷子,看着儿子:"换手机干什么?你那个不是还能用吗?"

"这个太旧了,找工作的时候不方便。"马强低着头说,"现在都用智能手机了,我这个跟不上时代。"

"要多少钱?"李凤英问。

"不贵,就八百块。"

八百块,对于这个家庭来说不是小数目了。马建设和李凤英对视了一眼,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们总想着,也许儿子真的是在认真找工作,只是需要更好的条件。

可是,新手机买回来后,马强依然每天躺在沙发上,只是游戏玩得更流畅了。

村里人的议论越来越多。

"你们家强子和芳芳什么时候能找到工作啊?"

"这么大的人了,还让父母养着,心安理得吗?"

"建设啊,你们也不能这样惯着他们啊。"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马建设都想解释几句,但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也想过逼着儿女去工作,但每次看到他们那种为难的样子,心就软了。

马强有时候确实会出门,说是去找工作。但每次回来后都是一脸沮丧:"人家不要我。"

"为什么不要?"马建设问。

"说我...说我精神状态不好。"马强的声音很小。

马芳也跟着哥哥去过一次工厂,但第二天就不肯去了。

"太吵了,我害怕。"她这样对妈妈说。

工厂的主管私下对马建设说:"你儿子看起来精神状态确实不太好,总是一个人发呆。你女儿也是,问她什么都不知道,像是......"

主管没有说完,但马建设明白他的意思。

可是,马建设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总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是内向一些,只要努力,总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2013年的一个晚上,马建设终于决定和儿女好好谈一次。

他让李凤英准备了一桌好菜,把马强和马芳叫到客厅坐下。

"强子,芳芳,爸爸想和你们谈谈。"

马建设的语气很严肃。马强低着头不说话,马芳紧张地搓着手。

"你们都已经三十岁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马建设努力保持平静,"爸爸妈妈不能养你们一辈子。"

"爸,我也想工作。"马强终于开口了,声音里带着一种说不出的疲惫,"但是...算了,您不会懂的。"

"我怎么不懂?"马建设有些急了,"你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原因?"

马强沉默了很久,然后说:"我身体不好,很多工作都做不了。"

"哪里不好?我带你去医院看看。"

"不是那种病。"马强的声音更小了,"您不会懂的。"

这时,马芳怯生生地说:"我...我试试。"

马建设看着女儿,心里涌起一丝希望:"好,芳芳,爸爸相信你。"

可是,这次谈话的效果并不明显。马强依然每天躺在沙发上,只是偶尔会一个人坐很久,似乎在想什么心事。

马芳确实尝试着去找工作了,但每次都是半途而废。有时候是因为路不熟悉走错了地方,有时候是因为害怕和陌生人说话。

"我真的不会。"这是马芳最常说的话。

看着两个孩子这样,马建设和李凤英的关系也开始变得紧张。

"都是你惯的!"马建设会对妻子发火。

"我哪里惯他们了?"李凇英委屈地流眼泪,"我也是为了这个家好。"

两个人经常会因为孩子的问题吵架,家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里人的议论越来越刺耳。

"建设家那两个孩子,三十多岁了还啃老,真是丢人。"

"这样的父母也真是的,就不能狠狠心赶出去?"

"养了这么多年的白眼狼,活该。"

这些话像刀子一样刺在马建设和李凤英的心上。

马建设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经常会走神。想起儿女小时候的样子,马强曾经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学习成绩也不错,怎么就变成现在这样了?

马芳从小就比较特别,但她也有自己可爱的地方。小时候会帮妈妈扫地,会给爸爸捶背,虽然动作笨拙,但很认真。

可现在呢?

马强每天昏昏沉沉的,有时候会整夜失眠,白天就更加无精打采。他会对着镜子发呆很久,不知道在想什么。

马芳做事情很慢,但是很认真。她收集的那些布片和小东西,都被整理得很整齐。有时候会偷偷掉眼泪,不知道为什么难过。

但这些细节,马建设和李凤英都没有注意到。他们只看到两个不成器的孩子,每天无所事事地待在家里,消耗着家里仅有的资源。

"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李凤英经常这样问自己。

她想起其他人家的孩子,同龄的早就结婚生子,有稳定的工作,孝敬父母。而自己的孩子呢?三十岁了还要父母养活。

渐渐地,马建设开始对儿女恶言相向。

"你们就是两个废物!"

"养你们这么大,一点用都没有!"

"我和你妈这辈子就是倒了八辈子霉,生了你们两个!"

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马建设心里也很难受,但他不知道还能怎么办。

马强听到这些话的时候,会更加沉默。有时候会一个人跑到房间里,很久不出来。

马芳则会吓得发抖,躲在角落里不敢说话。

家里的氛围变得越来越糟糕。饭桌上,四个人经常一句话都不说,只是机械地吃着饭。



2014年秋天,一件事情成了压垮这个家庭的最后一根稻草。

马建设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虽然不是很严重的伤,但也需要住院观察几天,医药费花了三千多块钱。

三千多块钱,对于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李凤英拿着医院的缴费单,手都在抖。家里的存款早就花光了,这钱从哪里来?

她想到了找亲戚借钱。

"嫂子,不是我不想帮你们,可是我们家也不容易啊。"

"凤英,你们家那两个孩子都三十多了还不工作,这个忙我真的帮不了。"

一圈走下来,李凤英一分钱都没借到。亲戚们的话虽然婉转,但意思很明白:马建设家的困难是他们自己造成的,谁愿意往这个无底洞里扔钱?

李凤英哭着回到家,看到马强正在玩新买的手机游戏,马芳在摆弄一堆新买的小饰品。

怒火瞬间就上来了。

"你们还有没有良心!"

李凤英的声音都变了调,"你爸在医院里躺着,我们连医药费都拿不出来,你们还有心思玩?"

马强愣了一下,放下手机:"妈,爸怎么了?"

"现在知道关心了?"李凤英愤怒地说,"平时让你们找工作,一个个都有理由。现在家里出事了,你们能帮上什么忙?"

马芳被吓得缩在角落里,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对不起有什么用?"李凤英越说越激动,"养你们这么大,花了多少钱?现在家里需要钱了,你们拿得出来吗?"

这天晚上,马建设拖着受伤的身体回到家。看到家里的情况,他已经不想再说什么了。

但当他看到马强在玩手机,马芳在摆弄那些"破烂"的时候,积压已久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你们就是两个废物!"

马建设的咆哮声响彻整个院子,邻居们都探出头来看热闹。

"我和你妈这辈子的血汗钱都被你们败光了!"

"三十多岁的人了,连个工作都找不到!"

"我们养你们有什么用?"

马强突然站起来,眼圈红了:"我也不想这样!您以为我想这样吗?"

这是他第一次这样激烈地回应父亲。

"那你为什么不去工作?"马建设怒吼道。

"我..."马强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抱着头蹲在了地上,开始大哭。

马芳被这个场面吓坏了,浑身发抖,一个劲地说:"对不起,对不起..."

邻居们听到动静,都聚在院子门口看热闹。

"建设家又吵起来了。"

"那两个孩子真的是..."

"这样的家庭,真是可怜。"

听到邻居们的议论,马建设更加愤怒了。这个家在村里已经成了笑话,他和妻子在外面都抬不起头。

那天晚上,马建设和李凤英在房间里商量了很久。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马建设说,"我们再这样惯着他们,只会害了他们。"

"可是..."李凤英心软了,"他们毕竟是我们的孩子。"

"孩子?"马建设苦笑,"三十多岁的孩子?他们什么时候把我们当过父母?"

李凤英沉默了。她想起这些年的辛苦,每天早出晚归,手都被洗涤剂腐蚀得不像样子,可换来的是什么?两个不成器的孩子,和邻居们的指指点点。

"那你想怎么办?"李凤英问。

"我们走。"马建设说出了这句话,"让他们自己生活,看看没有我们他们能怎么办。"

这个决定说出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沉默了。

让孩子自立,这本来是应该的。可对于这两个特殊的孩子来说,这意味着什么?

但是,马建设和李凤英已经绝望了。他们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特殊的困难,只觉得他们是被惯坏了。



第二天一早,马建设和李凤英开始收拾行李。

他们决定去省城投靠一个远房亲戚,在那里打工。至于马强和马芳,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生活。

收拾东西的时候,李凤英几次想放弃。

看到马强小时候的照片,那个聪明可爱的孩子,怎么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看到马芳做的小手工,虽然笨拙,但很认真。这个孩子其实也有她的优点,只是...

"别想了。"马建设说,"我们已经给了他们足够多的机会。"

李凤英点点头,继续收拾东西。

在离开之前,她在儿女的房间门口站了很久。

马强还在睡觉,马芳坐在床上发呆。

"妈妈..."马芳看到她,怯生生地叫了一声。

李凤英差点就要哭出来,但她硬是忍住了。

最后,马建设留下了一张纸条:

"从此我们一刀两断,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再也不要来找我们!"

写这张纸条的时候,马建设的手都在抖。

当马强醒来看到这张纸条的时候,先是愣住了,然后愤怒地摔碎了桌上的水杯。

"他们真的走了。"马强的声音很平静,但眼神里有种说不出的绝望。

马芳拿着纸条,眼泪流了下来:"哥哥,爸爸妈妈真的不要我们了吗?"

马强看着妹妹,第一次表现出了哥哥的责任感。

"没事的,我们会活下去的。"

他紧紧抱住了妹妹。

这对被遗弃的姐弟,开始了他们艰难的生活。



马建设和李凤英坐着长途汽车离开了村子。

在车上,李凤英一直望着窗外,眼泪止不住地流。

"我们这样做,真的对吗?"她小声问丈夫。

"不这样还能怎么办?"马建设也很痛苦,但他强忍着,"我们不能养他们一辈子。"

到了省城,他们住在工地的工棚里。

马建设找了一份搬运工的工作,李凤英在附近的宾馆里做保洁。

两个人拼命地工作,仿佛想要忘记家里的一切。

但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哪里是说断就能断的?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李凤英就会想起两个孩子。

"也不知道他们现在怎么样了。"

"不许想!"马建设制止她,"他们死活都不关我们的事了。"

可是,马建设自己又何尝不想?

在工地上干活的时候,他会走神,想起马强小时候跟在他后面叫**"爸爸"**的样子。

想起马芳第一次叫"爸爸"的时候,那种纯真的笑容。

这些年,他们真的只看到了孩子们的问题,却忽略了其他的东西。

第一个春节,马建设和李凤英在工棚里过年。

李凤英买了两份年货,想着寄回家给孩子们。

可是到了邮局门口,她又退缩了。

"不行,我们说了一刀两断,就不能再管他们了。"

她把年货又退掉了。

那个春节,他们吃着简单的年夜饭,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心里空落落的。

"也不知道强子和芳芳现在在干什么。"李凤英终于忍不住说出来。

"别想了。"马建设的声音有些颤抖,"我们已经管不了那么多了。"

但是,他们真的放得下吗?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偶尔会有同村的人带来一些消息。

第二年,"建设啊,你们家那两个孩子还活着,但房子更破了。"

听到这个消息,李凤英偷偷哭了一夜。孩子们还活着,但生活得怎么样?

第三年,"听说马强好像在倒腾什么东西,具体不知道干什么。马芳还是那个样子。"

马建设装作不在意,但晚上失眠了。儿子在做什么?是不是终于想通了要自立了?

第四年,"有人说看到马强骑着自行车往县城跑,不知道干什么去了。"

每次听到这样的消息,夫妻俩都会失眠。

他们想知道更多,但又不敢主动打听。

第五年春天,李凤英突然病倒了。

在医院里,她发高烧说胡话,嘴里总是念叨着:"强子...芳芳..."

马建设守在病床前,听着妻子在昏迷中叫着孩子们的名字,心如刀割。

"不管怎样,那是我们的骨肉啊。"同病房的病友说,"孩子再不好,也是你们生的,血浓于水。"

马建设终于承认了内心深处一直存在的想法:他想念孩子们。

当李凤英病好了之后,两个人商量:

"我们回去看一眼。"

"如果他们还是老样子,我们就彻底断绝关系。"

"如果他们有了改变..."

这句话没有说完,但两个人都明白彼此的意思。

于是,在离开家五年之后,马建设和李凤英决定回家。

他们想看看,那两个被他们抛弃的孩子,现在过得怎么样。

马建设和李凤英站在村口,看着远处的家,心情复杂得无法形容。

"建设,你说他们...还活着吗?"李凤英声音颤抖。

"应该...应该还活着吧。"马建设也没有把握。

五年了,他们一直在逃避,一直在假装不在乎。可现在真的要面对了,心里却充满了恐惧。

当他们走进那条熟悉的巷子时,邻居王大婶看到他们,表情却很奇怪。

"建设哥,凤英嫂子,你们...你们回来了?"

王大婶欲言又止,"你们家...你们先去看看吧。"

这话让马建设夫妇心里更加忐忑。

自己家的院子,他们愣住了。

"这...这是我们家吗?"

李凤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马建设颤抖着手扶住门把手,深深吸了一口气。

当他推开门的那一刻,屋里传来的声音让他们瞬间愣在了原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