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口商悄悄完成了一笔大单,从巴西采购240万吨大豆,40艘货轮正在驶向中国。算上之前的采购,中国9月份的大豆进口任务基本完成。特朗普曾公开表示,希望中国进口美国大豆,但中国的态度很明确,美国大豆一粒都不要。而中国这个动作,让美国农场主们彻底慌了,也让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开始松动。
为什么说是基本盘?因为美国的中西部农民,一直是共和党的铁票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脖子”群体,传统保守,热衷支持特朗普。但是,如果因为中美贸易争端,导致他们卖不出大豆,这些人还会坚定支持特朗普吗?这是个大问题。
先看数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字很直白,7月份,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只有42万吨,同比下降11%。与此同时,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却创下新高。要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豆买家,每年进口量高达上亿吨,美国和巴西过去一直是最大的供应国。但现在,中国在逐步把份额转向巴西,美国的市场份额在肉眼可见地萎缩。
这背后有两个原因。一方面,中美贸易谈判一直拉扯不定,关税还在,对美国农产品打击非常大。另一方面,巴西的供应能力在这几年稳步提升,价格也更有优势。对中国来说,转向巴西不仅是规避风险,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种方式。
这一局面让美国农民坐不住了。美国大豆协会主席拉格兰,甚至直接给特朗普写了一封公开信,内容可以说是掏心掏肺。他声称美国农民已经到了极限。种子、农药、农机的成本一分没少花,但如果中国不下单,他们辛苦一年的大豆就砸在手里。价格一直跌,仓库还要付储存费,农民们承受不起这种长期的损失。
可以说,这封信的分量很重。因为它不是一个农民的抱怨,而是代表了全美大豆种植户的声音。美国大豆协会的数据表明,在去年,中国买走了美国超过一半的大豆出口,总值超过130亿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中国市场对美国农民就是“命门”。失去中国,就等于切掉了农民的收入大头。
这就带来了一个直接的政治风险,农民是特朗普最忠实的支持者,他们对特朗普政府的容忍度很高。但这种支持建立在一个前提上,政府要保障他们的基本收入和生活。如果农产品卖不出去,日子过不下去,他们的选票就可能发生转移。农民的反弹情绪会直接转化为政治压力,这对特朗普来说,绝对不是一个好消息。
所以在我看来,有三个值得注意的趋势。首先,中国通过减少美国大豆进口,已经切中了特朗普的要害。农业州是美国选举的关键票仓。美国中西部农民受损,特朗普就会承受巨大的政治成本。
其次,美国大豆的竞争力正在被巴西取代。巴西不仅种植面积扩大,还依托气候条件实现一年多收。长此以往,即使中美达成协议,中国也未必会恢复过去那么大的采购量。因为市场一旦转移,想再抢回来可没那么容易。这也意味着,尽管中美现在还在不断谈判,但中国眼光放的很长远,已经开始布局摆脱对美依赖。
而且对中国来说,这恰恰是谈判中的筹码。大豆采购量,可以作为交换条件,放在更大的贸易协议框架里。中国可以选择在关键时刻释放一点善意,也可以继续维持高压,这一松一紧足以逼迫特朗普让步。
总之,这次大豆事件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风向标。农民们的愤怒,已经清晰传到了白宫。如果特朗普不能在短期内拿出办法,他就真的可能面临基本盘松动的局面。所以,这一幕其实已经不单单是“40艘大豆船驶向中国”,而是象征着美国的传统优势正在被替代。特朗普外部局势没处理好,内部的政治环境也在进一步恶化。
来源: 《由于没有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中国继续从巴西进口大豆》 南华早报
《美国大豆机构敦促与中国达成协议,因农民担心贸易争端旷日持久》 环球时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