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本来是每个学生开学前的一道“必修课”,但谁能想到,它也可能成为一些家庭的噩梦。
8月14日,上海东方绿舟的军训营地里,一个15岁的女孩,在第四天训练时突然倒下,再也没能醒过来。医生的死亡证明上写着“呼吸心跳骤停”,死因待查。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更让人心痛的是,这个孩子并不是体质差的人。她叫欧阳,是交大附中嘉定分校的新生。初中时还是篮球队的主力,羽毛球、排球也样样行,中考体育拿的还是满分。家人怎么都想不通,一个平时连感冒都很少的孩子,为什么会在军训中走到生命的尽头?
根据家属回忆和监控画面,事发当天欧阳上午还参加了合唱排练,出来时还蹦蹦跳跳,完全看不出异常。回宿舍拿帽子,再出来时,她依旧神采奕奕。可走到半路,她突然停下,缓缓蹲到路边,没过多久就完全没有了反应。
同学们发现后赶紧找老师,老师再送医,可惜没能把她拉回来。短短一个多小时,这个家本来该迎接高中生活的新开始,却变成了难以抚平的伤口。
急救病历上写着“心源性猝死”。可家人很清楚,她没有心脏病史,也没有家族遗传病。一个能承受篮球训练的孩子,为什么在军训中会猝死?
更让人焦虑的是,营地的医务室没有监控,家属无法知道急救的全过程;监控资料也不能拷贝,只能当场看。这意味着,很多关键细节成了“谜团”。到底急救是否及时?急救设备是否齐全?没人能说清。
尸检结果还没出来,可对于家属来说,每一天的等待都是煎熬。
事发后,学校和营地的回应都很有限。记者多次联系,得到的答案都是“不了解情况”。学校的公众号在军训第二天还发了训练日常,可事故发生后,相关动态就戛然而止。
这种沉默,只会让公众的质疑越来越大。大家最想知道的,其实就是一个问题:在孩子倒地的那一刻,急救是否做到位?如果营地医疗条件不足,为什么还要承接这种大规模军训?
这不是第一次学生在军训中出事。前几年,网上也多次出现“学生军训中暑、晕倒甚至猝死”的新闻。问题是:军训真的非做不可吗?
有人说,军训能培养纪律性和集体意识,可换个角度想,培养团队精神就只能靠高温下站军姿、长时间暴晒吗?为什么不能用更科学、更人性化的方式?
家长最怕的就是,“孩子本来好好的,结果在军训中出了意外”。这种痛苦,任何解释都无法弥补。
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因为很多人(包括我上学时)都经历过军训,高温天气里流汗中暑是常态,但很少有人认真问过:这样做,真的合理吗?
——急救措施是否完善?
——体检是否做到位?
——是否该避免高温时段的训练?
这些问题,不能等到悲剧发生才去反思。军训的初衷是好的,但形式真的需要改一改了。
欧阳同学的离去,对她的家人来说,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口。但对整个社会来说,这应该是一记警钟。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不该被忽视,每一场集体活动的安全都必须放在第一位。
希望这起悲剧,能促使相关部门重新审视军训制度,让“锻炼意志”不再成为“冒生命风险”。孩子们的青春应该是奔跑在操场上的笑声,而不是停留在监控里的最后一帧画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