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青藏铁路两边,要插上1.5万根铁棒?全长7米,里面装了啥?

0
分享至

前言

青藏铁路是全球海拔最高的铁路线路,横跨青藏高原的极端地理条件。

你是否思考过,为何青藏铁路两侧要插入1.5万根金属柱呢?

答案与冻土有关。冻土问题一直是这条高原铁路建设过程中的最大障碍,其周期性的冻结与解冻严重威胁着线路的稳固性,常规施工手段难以应对。

幸运的是,中国工程团队研发出一种名为“热棒”的创新技术,以简洁高效的原理攻克了这一世界性难题。

那么,这项技术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科学原理呢?



青藏铁路面临的冻土挑战

修建青藏铁路,意味着要穿越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其中冻土层的威胁犹如“拦路虎”一般。

冻土问题的复杂性,不仅在于其物理属性,更因为其在不同季节呈现出的动态变化。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多年冻土区域之一,土壤中富含水分,夏季高温导致冰晶逐渐融化,冬季再次冻结,造成地面不断起伏、沉降甚至撕裂路基,这对铁路建设而言,无疑是一场“噩梦”。



初期应对策略较为直接,采用遮阳板覆盖、铺设隔热膜、堆砌碎石等方式,试图阻隔高原强烈的日照和热量进入土层,减缓冻土变化。

然而,在如此复杂的冻土条件下,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远未达到预期。

遮阳板容易在强风中损坏,隔热膜的作用也仅限于短期内。

尽管碎石层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差变化,但对于冻土带来的巨大压力依然无法根本解决。



尽管如此,中国的工程专家们并未气馁,而是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解决方案。

传统手段频频受挫,青藏铁路建设一度陷入停滞。

此时,工程师们意识到,必须从根源上转变思路,传统的施工方式已无法应对如此复杂的地质难题。



科技让冻土“屈服”

当传统方法难以奏效时,中国工程团队开始深入研究冻土问题。

特别是在2000年代初,中圣集团创始人郭宏新在看到关于青藏铁路冻土困境的报道后,突发奇想:为什么北极地区的冻土能够千年不融,而青藏高原的冻土却反复变化?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非常简单——温度差异。



北极的冻土常年处于极低温状态,而青藏高原的冻土则呈现“半冻结”特征,季节更替导致冻结与融化交替,对铁路结构造成巨大压力。

如果能将冻土温度稳定在冻结状态,就能有效避免青藏铁路受到冻土变化的影响。

这个想法推动了热棒技术的研发。

通过精密设计,热棒采用液氨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温差驱动循环,帮助冻土维持恒定低温。



液氨的沸点为零下33.5摄氏度,能够在青藏高原严寒环境下持续运行,不仅有效解决了冻土反复融化的问题,而且无需外部能源驱动,实现自然循环,大幅降低了能耗。

热棒结构设计精巧,每根全长7米,露出地面2米,埋入地下5米。

在地下5米的范围内,液氨在温差驱动下循环运行,冬季吸收地下热量并通过管道传输至地表释放;夏季则形成天然隔热屏障,阻隔地表热量传递,确保地下温度稳定。



这种物理循环机制,如同一套天然的“温度调节系统”,巧妙地化解了冻土反复冻胀与融沉的问题。

该设计的最大优势在于无需外部供电,完全依赖自然温差进行循环。

尽管每根热棒造价高达20万元,但与传统桥梁方案相比,热棒大幅降低了整体工程成本,同时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迅速获得业界广泛认可。



热棒技术的应用

热棒技术取得突破后,青藏铁路建设迎来了新的转机。

根据规划,青藏铁路总长约1956公里,其中大量路段穿越冻土区,这些区域成为热棒部署的重点。

为了确保每根热棒发挥最佳效果,工程师们对安装位置进行了精确计算,确保其在关键区域发挥最大效能。

热棒的使用,不仅显著降低了建设成本,还避免了传统方案中大规模架设高架桥的必要。



若采用桥梁方案,每公里造价高达3000万元,而热棒系统总投入约30亿元,相比传统方案节省了约135亿元。

此外,这笔节省的资金可用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极大提升了整个项目的综合效益。

更值得一提的是,热棒安装过程对高原生态几乎没有破坏。

传统施工需要挖掘冻土、清除植被、运输建材,这些大规模机械作业可能对高原脆弱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而热棒的安装方式极为精细,直径仅20厘米的钢管便可精准插入冻土,地面扰动范围控制在20厘米以内,极大程度地保护了高原生态环境。

这种高效、环保的施工方式也赢得了全球工程界的广泛赞誉。

多位国际专家表示,青藏铁路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更是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典范。

在“发展与环保”的两难抉择中,热棒技术为全球提供了可借鉴的解决方案,证明现代工程技术完全可以在高效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实现平衡。



从最初的冻土难题到最终的技术突破,再到青藏铁路的稳定运营,整个过程凝聚了无数科研人员、工程师和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

正是他们的坚持与创新,使得这条全球最高海拔铁路得以顺利贯通,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基础设施建设的骄傲。

热棒技术也无疑成为保障青藏铁路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柱,守护着这条“天路”的每一天。

这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体现了中国工程技术的飞跃发展,也为全球类似环境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结语

青藏铁路的建成,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球铁路工程史上的一项奇迹。

在这片极端恶劣的高原地带,冻土问题曾被视为无法逾越的障碍。

依靠中国工程师的智慧与执着,热棒技术成功攻克了这一世界难题,使得这条“天路”得以顺利通车,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高端工程技术的实力。

青藏铁路不仅是一条贯穿中国西部的交通动脉,更是一条科技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传奇之路。

在这条铁路的背后,我们看到了科技的力量,也见证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之间的完美对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刚上飞机,看到自己位置上坐着个大妈,我默默掏出购票截图

小秋情感说
2025-11-19 13:52:40
女神刘亦菲字迹

女神刘亦菲字迹

微微热评
2025-11-18 15:34:34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沈伯洋逃出台湾,国民党拒绝救人,郑丽文已通告全岛,蒋万安笑了

漫步独行侠
2025-11-18 11:09:38
16分+场均10分!湖人前锋稳健输出 600万签他超值

16分+场均10分!湖人前锋稳健输出 600万签他超值

胖子喷球
2025-11-19 14:35:13
美国专家评估福建号电磁弹射器性能,严重误判可以上教科书了

美国专家评估福建号电磁弹射器性能,严重误判可以上教科书了

包明说
2025-11-19 09:08:09
辽篮新赛季12人大名单浮出水面!11人基本确定 三人争一位置

辽篮新赛季12人大名单浮出水面!11人基本确定 三人争一位置

胖子喷球
2025-11-19 11:54:27
江苏升温时间定了!

江苏升温时间定了!

江南晚报
2025-11-19 11:26:28
56岁工地大爷坦言:跳了三个月交谊舞,才明白那些女人的真正意图

56岁工地大爷坦言:跳了三个月交谊舞,才明白那些女人的真正意图

施工员小天哥
2025-11-19 14:24:28
安切洛蒂第一刺客,他是巴西准太子?

安切洛蒂第一刺客,他是巴西准太子?

西哇体育
2025-11-19 15:28:22
“冷美人”退赛后开启首场直播,病房内洗头引十多万网友围观

“冷美人”退赛后开启首场直播,病房内洗头引十多万网友围观

极目新闻
2025-11-18 23:39:18
白百何携两子亮相!17岁长子神似前夫陈羽凡,二儿子刚满5岁!

白百何携两子亮相!17岁长子神似前夫陈羽凡,二儿子刚满5岁!

小椰的奶奶
2025-11-17 09:05:22
侯友宜,或许会是被郑丽文收拾最惨的一位

侯友宜,或许会是被郑丽文收拾最惨的一位

元宝课堂
2025-11-19 13:34:14
巨大耻辱!白瞎5亿欧豪阵,瑞典6轮0胜垫底,1.4亿水货巨星4场0球

巨大耻辱!白瞎5亿欧豪阵,瑞典6轮0胜垫底,1.4亿水货巨星4场0球

风过乡
2025-11-19 07:47:44
陈伟霆妈妈飞北京看孙子!何穗穿情侣装迎婆婆,首晒产后美照惊艳

陈伟霆妈妈飞北京看孙子!何穗穿情侣装迎婆婆,首晒产后美照惊艳

艳姐的搞笑视频
2025-11-17 20:28:31
双向奔赴!普京承诺中国公民赴俄免签快生效了!

双向奔赴!普京承诺中国公民赴俄免签快生效了!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9 11:56:03
前防长涉腐拒回国?乌相关机构连忙否认

前防长涉腐拒回国?乌相关机构连忙否认

参考消息
2025-11-18 14:05:06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宣告退役14年后,张怡宁再破天花板,让整个乒乓球界“沉默”了

孤傲何妨初
2025-11-08 08:59:15
挖出戴手铐的女遗骨,鉴定后确定,她就是中央苦苦寻找的人!

挖出戴手铐的女遗骨,鉴定后确定,她就是中央苦苦寻找的人!

老呶侃史
2025-11-16 18:45:42
冬季,少吃红薯南瓜常吃它,一暖身驱寒,二健脾益胃,三散结消肿

冬季,少吃红薯南瓜常吃它,一暖身驱寒,二健脾益胃,三散结消肿

江江食研社
2025-11-19 12:30:09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江苏科技大学郭伟事件,证明那些干活的研究生都没说谎

林中木白
2025-11-19 13:31:28
2025-11-19 16:12:49
哄动一时啊 incentive-icons
哄动一时啊
关注我,了解更多有趣历史。
3257文章数 22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时尚
家居
本地
旅游
公开课

冬天出门的底气,袜子给的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本地新闻

第十二届影展携手重庆来福士丨两江交汇,光影共生

旅游要闻

安徽肥东:新地名串出新风景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