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摄影by:尘微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Hi,我是尘微~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看到工作消息,说“等会再回”吧,结果拖到深夜;发现衣服在椅子上乱放,告诉自己“明天再整理”,最后堆成了小山;灯坏了,说明天再换灯泡吧,最后将就了一年......
这样的小事拖着拖着,反倒成了心里沉甸甸的石头。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蔡格尼克效应”,人们会对未完成的任务耿耿于怀,这些事看似不起眼,却在偷偷占用你的注意力,产生看不见的内耗,最后越积越多,变成焦虑的源头。
要知道,我们成年人每天要做上万个决策,吃饭穿什么、回谁消息、先做哪项工作……每一个都在花你的精力。
真正累人的不是事本身,而是你心里的“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那种反复纠结和拖延的拉扯。
而那些想到就做、说干就干的人,往往都走得更快更轻松。不是因为他们更闲,而是他们明白:顺手做完,就是最节省能量的方式。
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决策,就藏在这个朴素到掉渣的习惯里。
![]()
仔细看图上,有彩虹哦~
![]()
顺手,一招干掉拖延症
人为什么拖延?
因为大脑不喜欢启动这个动作,因为启动意味着要消耗能量,要走出舒适区。所以它拼命给你编理由:
- 想运动?它说:今天别动了,昨天刚洗的头,一运动又得重洗,麻烦!
- 想收拾玩具?它劝:现在收拾好,娃五分钟又全倒出来了,何必呢?
- 想看书?它打断:一会儿该吃饭了,时间碎,看也看不进去,不如刷会手机。
结果你发现:运动计划拖了半年,家里玩具堆成山,新年列的读书清单,到年底一本没翻。
有时候,思考就是行动最大的敌人,只要你开始“想”,大脑就开始找理由“不做”。
我以前就这样。吃完饭,碗往水池一泡,安慰自己“泡一会儿好洗”,转身刷手机一小时,最后才磨磨蹭蹭去洗。
直到我妈来我家住。
我发现她用过的厨房特别干净。后来我才知道,她每次炒完菜,顺手就把炒锅洗了,吃完饭顺手就把碗筷洗了,然后出门遛弯,顺便把垃圾扔了…….
不得不说,自从我妈来了,家里明显干净整洁多了。
我妈常说的一句话:顺手就干了的事,又不花太长时间,做完都不想它了。
后来我开始学她,刻意练习“顺手就做”,发现这样效率真的好高,以前那种“总有事情没做完’的沉重感消失了,整个人清爽很多,连带着做其他事也更有劲头了。
我发现,“顺手就做”之所以管用,就是丝毫不给大脑犹豫的时间,想到就做,别纠结、别找理由、别盘算“待会再说”。把“想”和“做”之间的距离,直接缩短到零。
而你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就会发现:你不是在“克服拖延”,而是拖延根本追不上你。
因为念头闪过的瞬间,就是你身体行动的瞬间。
![]()
完成,胜过完美
“顺手就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帮你一脚踹开“完美主义”的枷锁。
很多人事情做不成,真不是懒,反而是因为太“讲究”了。
写个东西,非得等灵感爆棚、心情到位才肯打开文档;想学吉他,恨不得先把乐理书啃完三百页再碰琴弦。
结果呢?一直在准备,从未真开始。“完美”这两个字,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人。
而“顺手就做”告诉你:行动不会带来完美,但会带来完成。而完成,远比完美更有力量。
哪怕你只做了60%,只要做出来了,就比那些只存在于脑子里的100%计划强。
我自己刚写作时也有这毛病,总想准备到“无可挑剔”再写。结果拖了半年,一篇文章都没发出去。
后来一位前辈一句话点醒我:“你刚开始写,根本没人看!怕啥?先写,先发!”
就像饺子导演曾经说过的,出来混首先是要出来。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就因为这句话,让我放下了包袱。这一写,就是300多篇。现在很多读者说喜欢我的内容,但这一切,都始于当初的“别管那么多,先做了再说”。
我文章里的那么多金句、日常心得、案例,也都来自于我在听播客、看书、生活中,顺手就记、顺手总结的习惯。
一定要记住:你不需要万事俱备才开始,你只需要立刻动手。所有的进步,都是从刚开始“做得不怎么样”,慢慢长出来的。
![]()
如何将“顺手就做”变成习惯?
这里我有四个方法推荐给大家:
(1)建立最小启动单元
就是把一个让你头皮发麻的大任务,切成小到不可能失败的动作,小到你不好意思说做不到。
- 想读书?不是“看50页”,而是“打开书看两眼”;
- 想减肥?不是“健身1小时”,而是“穿上运动鞋,下楼走两分钟”。
- 想写作?不是上来就写一章,而是“打开文章,写20个字”
- 想早起?不是“6点准时”,而是“闹钟醒了我就先爬起来上个卫生间”
“开始”的秘密,往往就在于:别把事想得太复杂,别强迫自己的意志力,而是先做最小那一步,量少而力行,打破“光想不动”的僵局。
因为,只要你动了,惯性就来了。
(2)建立“如果-那么”计划
就是给自己设立一个行动的触发点,减少大脑的决策时间,让大脑没时间纠结“做不做”,而是直接进入“怎么做”的阶段。
比如:“如果我一播放音乐,那么就开始写今天的第一篇文章”;“如果接到客户电话,那么挂掉电话后立即整理通话要点”......
(3)从两分钟规则开始
大卫·艾伦在《搞定》一书中提出的这个规则非常简单:任何能在两分钟内完成的事,立刻去做。回复邮件、整理桌面、打个电话……这些小事情立即解决,防止它们堆积成心理负担。
而当你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后,这种累积效应,会慢慢构建一个人行动的信心和惯性。
![]()
最 后
朋友们,别让你那么多好想法,都死在“等我准备完”和“晚点再说”里了。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想法,最缺的就是行动力强的人。
有句话说的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那些所谓的成事心法,其实就藏在你每天“顺手就能做”的事情里:
看到垃圾,顺手捡了;
想到点子,顺手记了;
要回消息,顺手回了。
当你把“顺手就做”变成习惯,你会发现:
当你撸起袖子直接开干的时候,就已经赢了50%的人。
共勉~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