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一个成事的顶级心法:顺手就做

0
分享至


摄影by:尘微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Hi,我是尘微~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

看到工作消息,说“等会再回”吧,结果拖到深夜;发现衣服在椅子上乱放,告诉自己“明天再整理”,最后堆成了小山;灯坏了,说明天再换灯泡吧,最后将就了一年......

这样的小事拖着拖着,反倒成了心里沉甸甸的石头。

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蔡格尼克效应”,人们会对未完成的任务耿耿于怀,这些事看似不起眼,却在偷偷占用你的注意力,产生看不见的内耗,最后越积越多,变成焦虑的源头。

要知道,我们成年人每天要做上万个决策,吃饭穿什么、回谁消息、先做哪项工作……每一个都在花你的精力。

真正累人的不是事本身,而是你心里的“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那种反复纠结和拖延的拉扯。

而那些想到就做、说干就干的人,往往都走得更快更轻松。不是因为他们更闲,而是他们明白:顺手做完,就是最节省能量的方式。

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不是那些惊天动地的大决策,就藏在这个朴素到掉渣的习惯里。


仔细看图上,有彩虹哦~



顺手,一招干掉拖延症

人为什么拖延?

因为大脑不喜欢启动这个动作,因为启动意味着要消耗能量,要走出舒适区。所以它拼命给你编理由:

  • 想运动?它说:今天别动了,昨天刚洗的头,一运动又得重洗,麻烦!
  • 想收拾玩具?它劝:现在收拾好,娃五分钟又全倒出来了,何必呢?
  • 想看书?它打断:一会儿该吃饭了,时间碎,看也看不进去,不如刷会手机。

结果你发现:运动计划拖了半年,家里玩具堆成山,新年列的读书清单,到年底一本没翻。

有时候,思考就是行动最大的敌人,只要你开始“想”,大脑就开始找理由“不做”。

我以前就这样。吃完饭,碗往水池一泡,安慰自己“泡一会儿好洗”,转身刷手机一小时,最后才磨磨蹭蹭去洗。

直到我妈来我家住。

我发现她用过的厨房特别干净。后来我才知道,她每次炒完菜,顺手就把炒锅洗了,吃完饭顺手就把碗筷洗了,然后出门遛弯,顺便把垃圾扔了…….

不得不说,自从我妈来了,家里明显干净整洁多了。

我妈常说的一句话:顺手就干了的事,又不花太长时间,做完都不想它了。

后来我开始学她,刻意练习“顺手就做”,发现这样效率真的好高,以前那种“总有事情没做完’的沉重感消失了,整个人清爽很多,连带着做其他事也更有劲头了。

我发现,“顺手就做”之所以管用,就是丝毫不给大脑犹豫的时间,想到就做,别纠结、别找理由、别盘算“待会再说”。把“想”和“做”之间的距离,直接缩短到零。

而你一旦养成了这个习惯,就会发现:你不是在“克服拖延”,而是拖延根本追不上你。

因为念头闪过的瞬间,就是你身体行动的瞬间



完成,胜过完美

“顺手就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它能帮你一脚踹开“完美主义”的枷锁。

很多人事情做不成,真不是懒,反而是因为太“讲究”了。

写个东西,非得等灵感爆棚、心情到位才肯打开文档;想学吉他,恨不得先把乐理书啃完三百页再碰琴弦。

结果呢?一直在准备,从未真开始。“完美”这两个字,不知道耽误了多少人。

而“顺手就做”告诉你:行动不会带来完美,但会带来完成。而完成,远比完美更有力量。

哪怕你只做了60%,只要做出来了,就比那些只存在于脑子里的100%计划强。

我自己刚写作时也有这毛病,总想准备到“无可挑剔”再写。结果拖了半年,一篇文章都没发出去。

后来一位前辈一句话点醒我:“你刚开始写,根本没人看!怕啥?先写,先发!”

就像饺子导演曾经说过的,出来混首先是要出来。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就因为这句话,让我放下了包袱。这一写,就是300多篇。现在很多读者说喜欢我的内容,但这一切,都始于当初的“别管那么多,先做了再说”。

我文章里的那么多金句、日常心得、案例,也都来自于我在听播客、看书、生活中,顺手就记、顺手总结的习惯。

一定要记住:你不需要万事俱备才开始,你只需要立刻动手所有的进步,都是从刚开始“做得不怎么样”,慢慢长出来的。



如何将“顺手就做”变成习惯?

这里我有四个方法推荐给大家:

(1)建立最小启动单元

就是把一个让你头皮发麻的大任务,切成小到不可能失败的动作,小到你不好意思说做不到。

  • 想读书?不是“看50页”,而是“打开书看两眼”;
  • 想减肥?不是“健身1小时”,而是“穿上运动鞋,下楼走两分钟”。
  • 想写作?不是上来就写一章,而是“打开文章,写20个字”
  • 想早起?不是“6点准时”,而是“闹钟醒了我就先爬起来上个卫生间”

“开始”的秘密,往往就在于:别把事想得太复杂,别强迫自己的意志力,而是先做最小那一步,量少而力行,打破“光想不动”的僵局。

因为,只要你动了,惯性就来了。

(2)建立“如果-那么”计划

就是给自己设立一个行动的触发点,减少大脑的决策时间,让大脑没时间纠结“做不做”,而是直接进入“怎么做”的阶段。

比如:“如果我一播放音乐,那么就开始写今天的第一篇文章”;“如果接到客户电话,那么挂掉电话后立即整理通话要点”......

(3)从两分钟规则开始

大卫·艾伦在《搞定》一书中提出的这个规则非常简单:任何能在两分钟内完成的事,立刻去做。回复邮件、整理桌面、打个电话……这些小事情立即解决,防止它们堆积成心理负担。

而当你完成一个个小任务后,这种累积效应,会慢慢构建一个人行动的信心和惯性。



最 后

朋友们,别让你那么多好想法,都死在“等我准备完”和“晚点再说”里了。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想法,最缺的就是行动力强的人。

有句话说的好: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那些所谓的成事心法,其实就藏在你每天“顺手就能做”的事情里:

看到垃圾,顺手捡了;

想到点子,顺手记了;

要回消息,顺手回了。

当你把“顺手就做”变成习惯,你会发现:

当你撸起袖子直接开干的时候,就已经赢了50%的人。

共勉~

(全文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欧盟没想到:中国大棒朝他来了,同意供货,但又一个“前提条件”

娱乐的硬糖吖
2025-11-15 15:50:32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603122,14天12涨停!600829,5连板!这一概念火了,多只牛股诞生!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52
罕见大举买入!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罕见大举买入!巴菲特,最新持仓曝光!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15 22:28:40
佘智江被押回消息一出,最心虚可能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外的黄有龙

佘智江被押回消息一出,最心虚可能不是他自己,而是国外的黄有龙

手工制作阿歼
2025-11-15 11:46:37
上海人自己的“胖东来”来了!开店现场全是人!

上海人自己的“胖东来”来了!开店现场全是人!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20:27:05
胡琏的老虎团有多猛?一个加强连血战华野一个师,死不投降撑三天

胡琏的老虎团有多猛?一个加强连血战华野一个师,死不投降撑三天

柳絮忆史
2025-11-15 09:33:15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东方网公众号因“一只鸭子”被封 总裁诉马化腾无理

大国老记老顾
2025-11-14 23:55:42
这表现是底薪球员?火箭侧翼大闸对于球队的作用真是太突出了?

这表现是底薪球员?火箭侧翼大闸对于球队的作用真是太突出了?

稻谷与小麦
2025-11-15 22:25:48
西方企业集体叛变?只要中国供应稀土,一切要求都愿意照办不误

西方企业集体叛变?只要中国供应稀土,一切要求都愿意照办不误

博览历史
2025-11-15 21:35:02
iPhone17突然宣布:11月14日,销量破1000万!

iPhone17突然宣布:11月14日,销量破1000万!

搞机小帝
2025-11-14 15:19:48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城管砸烂“老兵烧烤”,叫嚣让他随便告,凌晨领导急电:闯大祸了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2 09:48:53
爆砍41+14+11+2!抱歉伯德: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爆砍41+14+11+2!抱歉伯德:你从历史第一变成了历史第二

篮球大视野
2025-11-15 17:36:33
小米之“惑”

小米之“惑”

经济观察报
2025-11-14 23:31:06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格拉西莫夫改变战术和方向了?

山河路口
2025-11-14 23:39:27
冲上热搜!孙颖莎大战王曼昱时间确定,樊振东争卫冕,CCTV5直播

冲上热搜!孙颖莎大战王曼昱时间确定,樊振东争卫冕,CCTV5直播

侃球熊弟
2025-11-15 22:33:09
加州州长选举生变:共和党人民调竟领跑,民主党或陷“票仓危机”

加州州长选举生变:共和党人民调竟领跑,民主党或陷“票仓危机”

老籣说体育
2025-11-15 10:37:53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最强帮手已出现!中国转头就对高市早苗提了终极要求,她不敢答应

云鹏叙事
2025-11-14 10:26:55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朴树已离婚?妻子出轨热门综艺男嘉宾章贺,朴树抑郁症加重太惨了

八星人
2025-11-15 14:25:29
骨传导耳机,拯救中年危机

骨传导耳机,拯救中年危机

Vista氢商业
2025-11-12 14:22:20
加密货币集体拉升,超13万人爆仓,比特币重回96000美元上方

加密货币集体拉升,超13万人爆仓,比特币重回96000美元上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15 22:37:51
2025-11-15 23:08:49
尘微在成长
尘微在成长
死磕成长的长期主义者,自律宝妈一枚 ;前不知名设计师 插画师 ;聊认知、聊成长、聊赚钱
96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头条要闻

中方愤怒升级24小时内2次"奉示约见" 高市又有新动作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钟嘉欣婚变风波升级!被骗婚?

财经要闻

小米之“惑”

科技要闻

撕掉流量外衣,小米还剩什么?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游戏
家居
健康
手机
公开课

古埃及金字塔建造模拟游戏《埃及前沿》发售

家居要闻

现代简逸 寻找生活的光

金振口服液助力科学应对呼吸道疾病

手机要闻

荣耀大折叠新动向:阔折叠比例在路上,三折叠屏被放弃!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