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历史上曾发生过五次战争,分别发生在唐朝、元朝、明朝、清朝和民国,中国取得了三胜一平一负的好成绩,全面碾压日本。
在这五次战争中最有可比性的两次战争是明朝万历半岛战争和清末甲午战争。
这两场战争有很多相似之处。一是从时间上看,都发生在两个王朝的晚期;二是从地点上看,都是在半岛上开始打的;三是从起因上看,都是由于日本侵略半岛而引起的;四是从国内国际局势上看,当时两个王朝都处于内忧外患的时期。但从结果上看,一个是胜利凯旋,一个则是割地赔款。
为什么明朝能赢,而清朝却败了呢?主要是三方面原因。
一是明朝全面动员主动迎战,而清朝则以李鸿章一旅之师迎战敌国。明朝为了抗击日寇,从全国征调8万精锐投入半岛战争。史料记载,参加半岛战争的兵员包括辽东铁骑、大同精骑、保定精锐步兵、江浙步兵和川军,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与日军一战。而清朝对日作战,只派去了李鸿章所属的淮军和北洋水师,无论是朝鲜战场、黄海战场,还是旅顺战场、威海战场都是李鸿章一人在孤军作战。慈禧太后只是在战争末期,向东北战场派出了5000湘军作战,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尤其是南洋水师眼看着北洋水师落败,也没有调集一兵一卒前往支援。
二是明军火器先进秒杀日军,而清军装备普遍落后日军。半岛战争时期,明军配备佛朗机炮、虎蹲炮、灭虏炮、火铳等先进武器,而日军主要以铁炮、长剑为主要武器。据半岛史料记载,“诸炮齐发,声如天动,花光烛天,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无不焦烂”,平壤一战,明军伤亡700余人,而日军伤亡9000余人。清朝的北洋水师尽管实力曾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但自1888年成立以来经费被大幅削减,既没有钱购置新舰,也没钱添置弹药。而且北洋水师舰龄较久,在甲午战争前,大部分军舰的锅炉已经到了报废年限。北洋水师所使用的炮弹,多是天津机械局生产的实心弹,不是开花弹,威力锐减。反观日本军舰,舰龄短、航速快、射速快,开战前,日本舰队的火力实际上相当于北洋舰队的三倍。战争未打,胜负已定。
三是半岛战争时期李朝将士尚可一战,甲午战争时李朝已名存实亡。明朝大军开往半岛时,李朝部队还能跟日军抵挡一下。尤其是半岛名将李舜臣率领的半岛水师在玉浦海战、闲山岛海战等战役中,给予日舰沉重打击,闲山岛一役,击沉日本水师40艘战船。而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仅用一天时间就控制了半岛政权,半岛将士几乎束手就擒,丝毫没有抵抗能力。在日本控制半岛政权的第二天,就在黄海发动了丰岛海战,对清朝不宣而战。
所以,清朝如何能赢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