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军事装备交易中,有一类生意看似平淡无奇却利润惊人——退役航母拆解。2017年,土耳其拆船商以1800万美元购入英国退役航母"卓越号",经过两年拆解后竟获利超过9000万美元。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财富密码?
"卓越号"是英国皇家海军无敌级轻型航母,服役33年间参加过海湾战争。2014年退役时,英国国防部为节省每年数百万美元的维护费,决定将其出售。这艘2.1万吨的航母最终被土耳其勒亚尔拆船公司拍得,看似是废铁价,实则暗藏玄机。
航母拆解本质上是一场资源回收革命。现代军舰犹如一个"漂浮的稀有金属矿":除了数万吨钢材,更含有大量铜(电缆)、铝(舰载机升降台)、铅(防护层)、锌(防腐涂层)以及贵金属(电子设备中的金银触点)。"卓越号"仅铜缆就拆出800余吨,价值超过600万美元。
拆解暴利的三大来源:特种材料、设备零件和稀缺物资。
首先是特种钢材。飞行甲板使用的HY-100高强度钢(抗拉强度100ksi)市价是普通船板的5倍,是制造大型工程机械的抢手货。舰体水线以下的耐压钢板含稀有合金,每吨售价可达3000美元。
其次是二手设备。虽然军方会拆除敏感设备,但留下的蒸汽轮机、升降机、配电系统仍是工业极品。四个螺旋桨(每个重12吨)被整体出售给欧洲某游乐园作装饰品,单此项就入账40万美元。
最暴利的是"意外收获"。在密封舱室内常发现遗留的备件:从航空燃油过滤器中可回收铂金催化剂,老旧雷达设备中含有价值不菲的真空管。拆解团队甚至在军官餐厅发现整套银质餐具,这些"军事纪念品"在黑市价格翻倍。
暴利背后是触目惊心的代价。"卓越号"拆解过程中,6名工人因石棉中毒送医,1人不治身亡。这艘建于1970年代的航母含有1200吨石棉隔热材料,处理成本占总收入的15%。
这也是发达国家愿意低价出售退役军舰的原因——在本国拆解需遵守环保法规,成本可能超过材料价值。土耳其阿里亚加拆船基地被称为"死亡海滩",工人日均工资仅8美元,却要面对有毒物质和爆炸风险。
航母拆解背后还有更深层逻辑。通过拆解外国军舰,土耳其获得了西方造船技术(如焊接工艺和装甲配方),这些技术被用于本国"阿纳多卢"号两栖攻击舰的建造。
而英国等海军强国也乐见其成——既处理了退役装备,又避免了环保问责。这种"各取所需"的交易模式,未来还将持续:美国10艘尼米兹级航母都将在2030年前退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