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声明:本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部分细节经艺术加工,人物均为化名。
"你确定这是酒?"检验员放下手中的试管,表情严肃地看着我。
"当然是酒,我老领导亲自给我的陈酿。"我的声音有些疑惑。
"先生,这个需要进一步化验,您最好联系一下相关部门。"
那一刻,我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手中那两个精美的陶瓷罐子,在灯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三个月前的那个下午,我怎么也想不到...
01
三月的春风带着些许寒意,我站在办公楼下,手里紧紧握着一个精美的包装盒。盒子里装着我花了半个月工资买的紫砂茶具,准备送给即将退休的王总。
王总是我们公司的生产总监,今年六十二岁,在这家民营机械制造企业工作了整整十五年。说起来,我能有今天的位置,很大程度上要感谢他的提携和指导。
五年前我刚从销售专员升到销售部经理时,正值公司拿下一个大订单。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极其严格,生产部压力巨大。当时我作为对接人,经常需要在生产车间和客户之间来回协调。王总从来不摆架子,每次我去车间,他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详细向我解释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要点。
"小李啊,做销售不能只会说漂亮话,得真正懂产品。"王总总是这样教导我,"客户问你任何技术问题,你都要能答上来,这样才能赢得信任。"
那个项目最终圆满完成,客户非常满意,还主动介绍了两个新客户给我们。我的业绩也因此在那一年翻了一番。可以说,没有王总的支持,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最近公司传出王总要退休的消息,整个生产部的员工都很不舍。
王总在大家心目中不仅是个技术专家,更是个难得的好领导。
他从不对下属大呼小叫,遇到问题总是先了解情况,再想办法解决。生产任务紧张的时候,他会亲自下车间指导,有时候忙到深夜才回家。
昨天公司正式宣布了王总的退休决定,并定在这周五为他举办送别会。我想着应该准备一份特别的礼物,表达自己的感谢之情。
选礼物的过程比我想象的要困难。王总平时生活很简朴,不抽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喝茶。每次去他办公室,总能看到他桌上放着一个简单的玻璃杯,里面泡着淡淡的绿茶。
我跑了好几家茶具店,最终在一家专门做宜兴紫砂的店里看中了一套茶具。店主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师傅,听说我要送给即将退休的领导,特意推荐了一套他亲手制作的作品。
"这套茶具叫'石瓢壶',造型简洁大方,很适合中老年人使用。"老师傅一边介绍一边小心翼翼地把茶具摆在我面前,"你看这个壶身,线条流畅,出水利落,最重要的是透气性好,用来泡茶能充分激发茶叶的香味。"
我仔细端详着这套茶具,壶身呈深紫色,手感温润,确实很有质感。配套的还有六个小茶杯和一个茶盘,整套下来要三千八百块钱,差不多是我半个月的工资。
"能便宜点吗?"我试探性地问道。
老师傅摇摇头:"这个价格已经很实在了,主要是做工确实精细。你看这个壶盖,和壶身的契合度相当高,这种工艺水平在现在的市场上很难找到。"
我犹豫了一下,想到王总对我的帮助,还是咬牙买了下来。老师傅很用心地帮我包装,还特意准备了一个红木礼盒。
"年轻人有心了,你们领导收到这份礼物一定会很高兴的。"老师傅边包装边说,"这套茶具保养得好,能用几十年呢。"
拿着包装好的茶具,我心里踏实了不少。虽然花费不小,但能表达我的心意就值得。
送别会定在周五下午三点,公司在会议室里准备了蛋糕和饮料,几乎所有部门的负责人都来了。总经理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高度评价了王总十五年来的贡献。
"王总是我们公司的技术骨干,也是管理团队的核心成员。"总经理说道,"他带领生产部创造了无数个优秀业绩,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虽然他要退休了,但我相信他的精神会在公司里传承下去。"
轮到王总讲话时,这个平时不善言辞的老人眼圈有些发红。
"这十五年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时光。"王总的声音有些哽咽,"感谢公司给我这个平台,感谢同事们的支持和配合,感谢...感谢大家。"
他说不下去了,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我看到不少同事眼中都有泪光。
送别会结束后,大家陆续离开。我等到人走得差不多了,才拿着茶具走向王总。
"王总,我想单独和您聊几句。"我说道。
王总点点头,我们一起回到他的办公室。办公室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了,墙上原本挂着的各种奖状和荣誉证书都被装进了纸箱,桌上只剩下一些必需的办公用品。
"小李,坐吧。"王总指着沙发说道,然后给我倒了一杯茶。
我深吸一口气,把茶具盒放在茶几上:"王总,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请您收下。"
王总愣了一下,打开盒子看了看,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小李,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王总连忙摆手,"你刚工作几年,花这么多钱买礼物,我心里过意不去。"
"王总,这些年您对我的帮助,这点礼物真的算不了什么。"我诚恳地说道,"而且我知道您平时喜欢喝茶,这套茶具正好合适。"
王总沉默了一会儿,最终还是收下了。
"既然这样,我也不能让你空手回去。"王总站起身,走向办公室角落的一个保险柜。
我连忙阻止:"王总,您太客气了,我送您东西是应该的,您不用..."
"不行,这是规矩。"王总已经打开了保险柜,从里面拿出两个陶瓷罐,"这是朋友多年前送我的陈酿,一直舍不得喝。既然要走了,留给你慢慢品尝吧。"
我看着那两个陶瓷罐,每个大概有五百毫升的容量,青花瓷的样式,看起来很有年代感。罐口用红泥密封着,封泥上还印着某种特殊的图案。
"这太珍贵了,我真的不能要。"我推辞道。
"别客气,你帮了我这么多忙,我一直想找机会感谢你呢。"王总坚持把两个陶瓷罐放进一个布袋里,"这酒的年份很久了,味道应该不错。等你什么时候想喝了,就开一罐尝尝。"
我还想推辞,但看到王总坚决的态度,只好收下了。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谢谢王总。"我说道。
"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王总拍拍我的肩膀,"这些年你工作认真负责,业绩突出,是个好苗子。以后要继续努力,争取在销售岗位上做出更大的成绩。"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主要是王总给我分享一些工作经验和人生感悟。
"做人做事要踏实,不要想着投机取巧。"王总说道,"特别是在我们这个行业,客户最看重的是诚信和专业。你只要坚持这两点,早晚会有大发展。"
"我会记住您的话的。"我认真地点头。
"还有一点,要学会感恩。"王总继续说道,"这个社会能帮助你的人不多,遇到了要珍惜。同时也要乐于帮助别人,这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临别时,王总把我送到电梯口。
"小李,有时间常联系。退休后我可能会回老家住一段时间,但手机号码不会变。"王总说道。
"好的,我一定会常联系您的。"我说道,"您保重身体,享受退休生活。"
电梯门关上的时候,我看到王总还在向我挥手。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一个这么好的领导要离开了,说不舍得是假的。
回到家后,我把陶瓷罐都拿给妻子看。
妻子看了看那两个陶瓷罐:"这酒看起来确实不错,应该很值钱。既然是王总的心意,我们就好好保存吧。"
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把这两罐酒放在书房的酒柜里。那个酒柜是我们结婚时买的,平时主要放一些红酒和白酒,用来招待客人。
"这么好的酒,得留到特殊的日子再喝。"妻子说道。
我点点头表示赞同。确实,这是王总的心意,应该在有纪念意义的时候再开启。
接下来的几天,我偶尔路过书房时会看到那两个陶瓷罐,每次都会想起王总的话。他的退休对公司确实是个不小的损失,新来的生产总监虽然技术过硬,但在管理风格上和王总差别很大,需要一段时间适应。
一个月后,我在微信上给王总发了条消息,询问他的近况。王总很快回复说已经回到老家,正在帮儿子装修新房。我们简单聊了几句,他还问起了公司的情况。
"新总监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王总问道。
"还好,大家都在适应期。"我回复道,"您在老家注意身体,有空回来看看大家。"
"一定会的。装修完房子,等天气凉快点就回去。"王总说道。
就这样,时间很快过去了两个多月。期间我一直没有动过那两罐酒,它们静静地躺在酒柜里,仿佛在等待某个特殊的时刻。
02
六月中旬的一个周六,我的大学室友们决定在我家聚会。我们这个宿舍一共四个人,毕业五年了,虽然在不同的城市工作,但感情一直很好,每年都会聚上几次。
这次聚会是临时决定的,因为老三张伟要结婚了,我们几个要商量份子钱和伴郎的事情。
下午三点左右,三个室友陆续到了我家。老二刘强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创意总监,老三张伟在银行工作,老四赵明自己开了个小公司做贸易。
"哎呀,老李这房子越看越气派啊。"刘强一进门就开始调侃,"什么时候搬别墅记得叫兄弟们暖房。"
"别扯了,这房子还贷呢。"我笑着说道,"你们随便坐,我去准备点酒菜。"
妻子已经准备了不少下酒菜,还特意买了一瓶好红酒。我们四个人围坐在餐桌旁,一边吃一边聊。
"张伟,你小子终于要结婚了,不容易啊。"赵明举起酒杯说道,"记得我们大学时你说要单身一辈子的。"
张伟脸有些红:"人总是会变的嘛,遇到对的人就想安定下来了。"
"对了,婚礼什么时候?我们几个得好好准备准备。"我问道。
"定在八月十八号,酒店已经订好了。"张伟说道,"到时候你们三个都要当伴郎。"
"没问题,保证让你风风光光地把媳妇娶回家。"刘强拍着胸脯说道。
酒过三巡,大家聊天的兴致越来越高。从大学时代的趣事聊到现在的工作生活,从各自的职业规划聊到对未来的展望。
"说起来,我们几个里面就数老李混得最好。"赵明说道,"销售经理,收入稳定,房子车子都有了,老婆还这么漂亮。"
"哪里哪里,你们也都不错。"我谦虚地说道,"特别是赵明,自己当老板,前途无量。"
"当老板哪有你想的那么好,每天都在为现金流发愁。"赵明苦笑着说道,"还是你们上班族轻松,每个月固定收入,到点就下班。"
"各有各的不容易吧。"刘强说道,"不过今天是聚会,咱们别聊工作了,开心点。"
这时候刘强提议:"老李,你这酒柜里还有什么好酒吗?这红酒虽然不错,但总觉得少了点意思。"
我想了想,突然想起了王总送我的那两罐陈酿。
"有是有,不过那酒来历特殊,我一直舍不得开。"我说道。
"什么酒这么金贵?"张伟好奇地问道。
我就把王总送我酒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听完之后,几个室友都很感兴趣。
"这么有纪念意义的酒,今天正好是个好日子,不如开一罐尝尝?"刘强建议道。
"是啊,张伟要结婚了,也算是值得庆祝的事情。"赵明附和道。
我有些犹豫,但看到大家的兴致这么高,也觉得确实是个好机会。毕竟这些室友都是我最好的兄弟,和他们一起品尝王总的陈酿也挺有意义的。
"那行,我去拿一罐。"我站起身说道。
我来到书房,从酒柜里拿出其中一个陶瓷罐。罐子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封泥依然完好无损。我仔细看了看封泥上的图案,似乎是某种古代的印章样式,但具体是什么内容看不太清楚。
回到餐厅,我把陶瓷罐放在桌子中央。
"这罐子看起来就很有年代感。"张伟说道,"你们领导真有品味。"
"是啊,这种青花瓷罐现在很少见了。"刘强也点头说道。
我小心翼翼地用小刀撬开封泥。封泥很硬,花了不少力气才完全取下来。打开罐盖的瞬间,一股特殊的味道飘了出来。
"咦,这味道有点特别啊。"赵明皱着眉头说道。
我也觉得有些奇怪。一般来说,好的白酒开封后应该有一种清香的酒味,但这个味道似乎不太一样。
"可能是因为年份久了,陈酿嘛,味道肯定和新酒不同。"我说道,但心里也有些疑惑。
我拿起罐子准备倒酒,发现液体的颜色也有些特别。不是透明的,而是有点发黄,甚至带着一丝浑浊。
"这酒的颜色怎么这样?"张伟问道。
"可能是因为时间久了氧化了吧。"我解释道,但声音里已经有了不确定的成分。
我倒了一小杯递给刘强:"你先尝尝,看看味道怎么样。"
刘强接过杯子,凑近鼻子闻了闻,表情变得有些复杂。
"这味道确实很特别,有点像...像别的味道。"他说道。
这话让我心里一紧。我也倒了一点在自己杯子里,仔细闻了闻。确实有一种说不出的特殊味道,绝对不是正常白酒应有的香味。
"会不会是酒变质了?"张伟小心翼翼地问道。
"应该不会吧,密封得这么好。"我说道,但语气已经很不确定了。
赵明拿起罐子看了看:"老李,你确定这是酒吗?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我们四个人面面相觑,原本兴致勃勃的氛围变得有些紧张。
"要不...要不咱们还是别喝了?"我试探性地说道。
"我觉得确实有问题。"刘强点头说道,"这味道实在太奇怪了。"
就在这时,门铃响了。我去开门,发现是楼上的邻居老张。
老张六十多岁了,退休前在一家精细化工厂工作,为人热情,平时我们关系不错。
"小李啊,不好意思打扰你们聚会。"老张有些急切地说道,"我刚才在楼道里闻到一股很特殊的味道,是从你家传出来的吗?"
我愣了一下:"什么味道?"
"就是一种我很熟悉的味道,我对这种味道很敏感。"老张说道,"你们家是不是在搞什么实验?"
听到这话,我心里更加不安了。
"老张,你进来看看吧。"我让开身子,"我们刚开了一罐酒,可能就是您闻到的味道。"
老张跟着我来到餐厅,看到桌上的陶瓷罐和倒出来的液体。他走近闻了一下,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这绝对不是酒!"老张的声音有些颤抖,"这个味道...这个味道我太熟悉了。"
朋友们都愣住了,我握着罐子的手也在发抖。
老张欲言又止的表情,让整个房间的空气都凝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