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7 的前言:
我承认这标题多少有一些标题党了,因为好像是把43131/43198说成了什么脏东西一样,事实上,客观来说,这两颗DAC的存在其实对行业、对用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低功耗、高指标、采购价便宜、并且在实战层面中相对好用,尤其是市面上两颗并联的方案出来以后,我们已经可以在低价位小几百元档位上买到输出功率轻轻松松达到两三百毫瓦的带负载功率以及130dB动态范围的设备,这两个参数虽然对声音起不到最决定性的作用,但可以给到整体模拟方案足够高的下限托底,并且至少可以在底噪控制、大动态下的失真控制上获得足够高的表现。关于为什么标题中要用431XX,其实是因为43131和43198不存在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不论硬件还是规格书都完全一样,很多人以为198不带放大器,而ddHiFi新版的TC44Pro明显打破了这个谣传。据从业人员透露也许存在驱动代码层面的区别,但我并未得到其他专业人士的求证。此外,我并不认为非要从“官方”层面求证这件事,亲口承认了那不就是承认自己脱裤子放屁做了两个一样型号吗?这种假严谨其实对研发和市场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是一种自欺欺人。至于有人说音色的区别,乐彼W2-131的单元混用已经证明了其实音色上也没有区别,更多的是脑补和臆想。下文中水哥也提到了43131是BGA封装,但其实不论131还是198都有QFN、BGA封装,二级市场上大封装QFN的198这些年一直价格都会更高一些,因为从产量的角度说确实比BGA更少,物以稀为贵,但你要说是大封装还是小封装的技术难度更高?其实有点常识的都知道应该是小封装,而大封装也许会有一些散热优势,所以会更多地用在播放器、台式产品而非小尾巴上。131的市场价格稳定且透明,而198则不稳定,一般在11元到20元之间浮动,大部分时间不超过16元,近期有所回落,所以水月雨新品小尾巴“因为198近期价格便宜,所以用了198”,这是水月本人在发布会上当着众多媒体和发烧友说出的原话。
好了,废话不多说了,其实这篇文章是我对“TimeEar”品牌创始人“苏打水”、人称水哥的一篇约稿,因为我也好奇一件事,那就是现在那么多高度集成化的、不带独立运放的431XX方案,他们是如何基于这样的前提去做调音开发的,因为很多对研发一知半解的用户以为播放器最重要的就是DAC、甚至按照DAC选型来参考自己的购买意向,这也造成了各个播放器品牌争先在DAC上玩噱头的不良风气,431XX的这颗芯片其实不止是数模转换,连放大器都给你配好了,是可以一颗芯片解决问题的产物,他的好处是现在用户可以在两三百价位都买到无底噪、大推力、声音出色的播放设备。
![]()
这台BTE-8是我今年被无数烧友自来水以后自发购买的,它就是一颗不带独立运放的、基于双43131方案的独立蓝牙大尾巴,所以本文我们的水哥会用他研发的视角,来谈一谈他们团队是如何研发这类产品的。此外,TimeEar虽然在大家眼里看似是一个新牌子,其实他们是一个老牌的方案商,圈内有很多耳熟能详的专业品牌都是他们的客户,是一个颇有技术底蕴的团队。
![]()
![]()
苏打水:
222上市之后,通过和用户沟通,发现大家有强烈的4.4接口需求,结合之前的开发经验,CS Logic 43131 是综合性能相当不错的一颗DAC,优秀的SNR 和THD+N指标,内部集成耳放,单颗芯片最大2Vrms的输出指标,同时功耗也较低,开发上手难度也不大,虽然23年的时候43131供货还比较紧张,但是从代理商那边获取的信息,这颗芯片在后期会释放产能,从目前满大街的43131公板方案也可以看出,确实产能释放了。
选定了方案,就着手设计主板,主板的架构比较简单,高通5125的主控,音频选用了两颗43131,利用43131的差分输出特性做两个独立的声道,各外挂一颗24.576MHz独立晶振提供主时钟信号,尽量减少状态切换导致的I2S信号中断等异常情况出现的POP音问题。
另外,我们创新性的将43131做了模块化设计,这样的设计有两个好处,一是便于我们OEM ODM的业务,二是模块化音频部分,还可以减少主板线路对于音频信号的干扰。
![]()
在设计43131模块的时候,我们反复优化外围电路器件,并没有因为后期产品定价的规划而降低要求,每颗43131标配两颗理光高精度低噪声LDO,外围电阻也是精度±0.1%-±0.5%的薄膜电阻。
在代码端,蓝牙解码耳放最重要的就是各种音频状态(比如音乐播放、不同蓝牙协议、通话状态、铃声状态、USB Audio USB Voice等等),这些不同状态下,音频的采样率也是各不相同的,如何让各种状态的切换保持丝滑,核心就是代码端的I2C控制,对于43131不同状态下寄存器的写入,上下电时序的控制。
所以对于芯片的应用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热情和技术的投入缺一不可。
最后就是续航,可能因为多年代工客户的要求,让我们对蓝牙产品续航产生了强迫症,能多续航10分钟,也一定会竭尽全力的去优化。所以,同等容量的电池,产品续航应该能算第一梯队吧(15小时+)。
其实以上内容是水哥后补的,我们一开始在沟通的时候他没有领会我的意思,以为我要他围绕BTE9写一篇开发日志,因此下文中你会看到更多的关于431XX的信息。
![]()
(图源交流群内发烧友)
我记得BTE-9 Gold上市后,大家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市面上这两年最多的公板方案就是43131和43198,我们选择43198好像挺无趣的”,当时我没有回答大家这个问题,但是收到BTE-9 Gold的用户,统一的感受就是实际听感上,BTE-9 Gold比使用43131的BTE-8声音更加凝聚并且声场更好,这里我解释一下,43131和43198这两颗芯片从产品规格书和应用来说,是没有实质性差别的。两个产品听感差异来自于耳放的运用和I2C代码的运用。
43198这颗芯片算是CS Logic前几年的旗舰芯片,43131改为BGA封装减小尺寸,调整了功耗做了手机的适配。从骨子里面这两颗芯片使用了相同的晶圆,芯片内部高度集成了耳放,如果只从DAC开发角度来看,43131和43198算是三大DAC厂家最容易开发的芯片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看到最多公板小尾巴,蓝牙耳放都使用43131、43198的原因了。
![]()
做完前面的剖析,现在说说BTE-9 和Gold,这两个产品都是使用43198,但是和常规应用最大的区别在于ess9603的应用,ess9603作为独立的耳放芯片,相对于43131和43198的集成耳放,有着更完整的外围架构匹配,(这也是ess9603好玩的地方)不同的阻容匹配会带来不同的音色和增益的变化。
与此同时软件开发难度也有所增加,没有外部耳放的时候,只要控制43131或者43198各种状态下上下电即可,最容易导致的POP音,芯片内部自己就处理掉了,但是外部耳放的加入会大大提高POP音出现的概率,常见处理方式,就是开机保持耳放处于运行状态,不过弊端就是待机功耗一定会飙升,说到这里,我的强迫症又犯了,我认为蓝牙耳放一定要兼顾通话和续航的便利性,所以只要暂停或者待机状态,我必须要让设备进入休眠状态,把功耗降到最低,在这个地方花费的代码调试和测试精力应该是最多的。
![]()
(图源交群流内发烧友)
写到这里,就此打住了,BTE-9不是一个完美的产品,生态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我想说BTE-9是一款诚意满满的产品,硬件方面用了高精度的薄膜电阻和薄膜电容,带来更扎实的听感,外观做了很多细节的优化,更多的倒角带来更丝滑的手感,虽然屏幕很小,但是基本做到一屏解决所有的交互,等同的尺寸尽可能最大化了续航的表现。多年的研发代工,也让我们积累了不少顶级供应链资源,大家也都很支持我们的品牌和项目。虽然说不是出道即巅峰,但是这些资源也体现在产品的质感和价格上了。我们希望可以通过BTE系列的产品品质和较低的售价,让更多的消费者,用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心态去看待高品质音频产品,去了解TimeEar这个品牌。
最后感恩大家的理解、支持和包容!期待未来的路上一路有您!听一个美丽的世界!
![]()
(图源群内发烧友)
尾声:
毕竟是约稿,最后当然还是允许水哥给自己打个广告了,其实我这里补充一点,TimeEar的产品也许不是最强悍、最完善的、最好听的,但他们对产品的设计有舍有得,可能在做工、屏幕、设计辨识度等方面差点意思,但是对于想要把钱都花在音质上的烧友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可贵的、把同规格产品价格给“打下来”了的品牌。
其实仔细看完文章不难看出,即便是BTE8这种用上了43131内置运放的产品,它依然有很多可以开发的、调整的部分,包括你会发现TimeEar在一些细小的交互上抠的非常钻,才能换到完善的使用体验,所以即便在大家眼里是一个板子一个壳儿配俩母座就能做的事儿,也依然没那么容易,和“有手就行”的印象是完全不匹配的。此外,TimeEar其实他们志不在HIFI圈,虽然现阶段积累的客户和良性口碑都是来自于HIFI发烧友,但他们自研硬件方案的团队、以及今年新成立的耳机膜片工厂,都是为了未来做广泛的消费级市场做铺垫,所以也许未来TimeEar可能会成为类似当年步步高那样的国民品牌呢?这当然是一个很遥远的展望,但我相信他们是有梦想的团队,我也对他们有信心。
想进一步咨询或者交流音频相关内容,可以扫一扫添加我的个人微信,也可以手动搜索我的名字缩写“lilingjiaqi”,我会尽力为你解答。
微信烧友交流群“+7耳聋病患群”,欢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个人微信私聊获取入群途径,加好友时请备注“烧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