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白家老爷白承宗近来心事重重,府中三位儿媳即将临盆,可他却为此忧心忡忡。
作为朝中三品大员,白承宗深知官场险恶,若子孙不能承继家业,白家百年基业恐将毁于一旦。
就在他为此焦虑不安之际,家中老仆白顺匆匆来报,说有位云游高僧在门外化缘,声称能为白家指点迷津。
白承宗本不信这些江湖术士,可想到祖上传下的秘籍中曾提及,真正有官运的孩子多在特定时辰降生,便让白顺将那高僧请进府来。
高僧一见白承宗,便合掌道:"施主面有忧色,可是为子嗣前程担忧?贫僧观施主家中紫气环绕,若能抓住时机,必有贵子降世。"这话让白承宗心中一动,难道真有天机可寻?
![]()
白承宗乃是当朝户部侍郎,祖上三代为官,在朝中颇有威望。白家府邸坐落在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占地数十亩,楼台亭榭,雕梁画栋,尽显富贵。府中仆从如云,规矩森严,一举一动都彰显着官宦世家的威严。
白承宗虽已年过五旬,但精神矍铄,处事精明。他深知在朝为官之不易,更明白传承家业的重要性。白家能有今日的地位,全靠历代先祖的苦心经营和后代子孙的不懈努力。如今他膝下虽有三子,但能否在官场上有所作为,能否延续白家的荣光,这些都是他日夜思虑的问题。
长子白文昭已年过三十,虽然聪明过人,但性情温和,缺乏在官场搏杀的狠劲。次子白文炎倒是有些手段,可惜心性浮躁,做事常常虎头蛇尾。三子白文韬年纪最小,刚满二十五岁,虽然读书颇有天赋,但阅历尚浅,还需要历练。
让白承宗更加担心的是,三个儿子的妻子都已怀胎九月,即将分娩。按理说这应该是件喜事,可白承宗却高兴不起来。他想起了祖父临终前留下的那本秘籍,里面记载着一些关于官运和时辰的奥秘。祖父曾说过,白家子弟若想在官场有所作为,必须要在特定的时辰出生,否则即便天资再好,也难成大器。
这本秘籍是白家的传家之宝,历代只传给家主一人。白承宗得到这本秘籍已有二十多年,但一直没有机会验证其中的奥秘。如今三个孙辈即将降生,正是验证的最佳时机。
秘籍中记载,凡是带有官运的孩子,多在三个特定的时辰降生。这三个时辰分别对应着不同的官运等级,其中有一个时辰出生的孩子,注定要成为朝中重臣,甚至有机会位极人臣。但秘籍的关键部分被撕掉了一页,具体是哪三个时辰,白承宗一直无法确定。
就在白承宗为此烦恼不已的时候,白顺急匆匆跑来禀报,说有位高僧在门外化缘。白承宗起初并不在意,可白顺接下来的话让他改变了主意。
"老爷,那位高僧说话很是奇怪,他说我们白家即将有贵子降世,但需要把握时机,否则错过了就再无机会。"白顺如实禀报道。
白承宗听到这话,心中一震。难道这位高僧真的有什么神通,能够看出白家的奥秘?虽然他向来不信这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但眼下情况特殊,不妨听听这位高僧有什么高见。
"把那位高僧请进来。"白承宗吩咐道。
![]()
不一会儿,白顺领着一位年约六十的高僧走进了客厅。这位高僧身材高大,面容慈祥,身穿一袭灰色僧袍,手持念珠,确实有几分高僧的风范。
"贫僧法号慧明,见过白施主。"高僧合掌行礼。
白承宗虽然是朝中重臣,但对于这些修行之人还是保持着基本的尊重,连忙回礼道:"大师远道而来,有何指教?"
慧明高僧环视了一下客厅,然后对白承宗说道:"施主府上紫气冲天,贵气逼人,但贫僧观察到其中隐含着一丝忧虑之气。若贫僧所料不错,施主应该是在为子嗣的前程担忧吧?"
白承宗暗自称奇,这位高僧竟然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事。不过他并没有立即承认,而是试探性地问道:"大师何以见得?"
"施主面相贵重,但眉宇间带有愁容,且府中婴儿啼哭声即将响起,种种迹象表明,施主正在为即将出生的孙辈担忧。"慧明高僧娓娓道来。
白承宗心中更加惊讶,连忙请高僧坐下,亲自为他奉茶。然后他开门见山地问道:"大师既然能看出下官的心事,不知可有化解之法?"
慧明高僧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施主,天道有常,人事有序。贵人降世,自有其时。若能把握良机,自然前程似锦;若是错过时机,纵有天大本事也难成大器。"
"大师的意思是..."白承宗追问道。
"时辰决定命运。"慧明高僧言简意赅地说道。
听到这话,白承宗心中一动。这位高僧的话与祖父留下的秘籍不谋而合,看来他确实有些道行。于是白承宗决定坦诚相告,将祖父留下的秘籍之事告诉了慧明高僧。
慧明高僧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看来施主祖上也是有道之人,能够参透天机。不过既然秘籍残缺,贫僧倒是可以为施主补足这个缺憾。"
"真的吗?"白承宗大喜过望。
"自然。"慧明高僧从怀中取出一本古旧的经书,"这是贫僧师父传下的《时辰天机经》,其中记载着各种时辰与命运的关系。关于官运时辰的奥秘,其中有详细的说明。"
![]()
白承宗连忙接过经书,仔细翻阅起来。这本经书确实古旧,纸张都已经发黄,上面的字迹也有些模糊,但内容却极为详细。其中关于官运时辰的部分,正好可以补足白家秘籍的缺憾。
根据《时辰天机经》的记载,确实有三个时辰与官运密切相关。第一个时辰出生的孩子,将来可以做到州府一级的官员;第二个时辰出生的孩子,有机会进入朝廷,成为京官;而第三个时辰出生的孩子,则有可能位极人臣,成为朝中重臣。
看到这些内容,白承宗激动不已。如果真如经书所言,那么只要把握好时机,就能确保白家后代的前程。可是他又有些疑虑,毕竟这种事情听起来太过玄乎,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慧明高僧似乎看出了白承宗的疑虑,笑着说道:"施主是否觉得难以置信?"
"确实有些..."白承宗如是说道。
"这也难怪。"慧明高僧理解地点了点头,"世人多不信命理之说,认为这些都是迷信。但实际上,天地间确实存在着某种规律,只是常人无法参透罢了。"
说着,慧明高僧又补充道:"不过施主也不必完全相信经书上的记载。是否灵验,到时候自然就能见分晓了。"
就在这时,外面传来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白顺匆匆跑进来禀报:"老爷,大少奶奶要生了!"
白承宗一听,连忙站起身来。慧明高僧也跟着站了起来,说道:"施主,机会来了。是否能把握住这个时机,就看施主的造化了。"
白承宗心中既兴奋又紧张,连忙吩咐白顺准备轿子,要亲自去长子的院子里看看情况。慧明高僧也跟着一起前往,说是要为白家祈福。
来到长子白文昭的院子,只见里面灯火通明,众人忙碌不堪。接生婆已经到了,正在房间里忙活。白文昭在院子里踱来踱去,显得十分焦急。
"文昭,不要着急,一切都会顺利的。"白承宗安慰儿子道。
"父亲,您怎么来了?"白文昭见到父亲,稍微安心了一些。
"我来看看情况。"白承宗说着,悄悄看了一眼怀中的经书。
根据经书的记载,现在正值戌时,距离第一个吉利的时辰还有一段时间。白承宗心中暗自计算着时间,希望孩子能够在合适的时辰降生。
可是事情往往不如人愿。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迟迟没有出生的迹象。接生婆几次进出房间,神情都很紧张,显然情况不太顺利。
"怎么回事?"白承宗询问接生婆。
"回老爷的话,孩子的胎位不太正,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接生婆如实禀报。
白承宗心中焦急,如果孩子不能在合适的时辰出生,那就错过了最佳的机会。他转头看向慧明高僧,希望能得到一些指点。
慧明高僧似乎看出了白承宗的心思,轻声说道:"施主,天意难违。若是孩子注定要在某个时辰出生,自然会有感应。若是强求,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那应该怎么办?"白承宗着急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