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靠一个笑容火遍全网的藏族男孩,如今早不是当年那个懵懂少年。普通话流利得像换了个人,荧幕上发言逻辑清晰,镜头感比不少明星还自然。独居的大平层里,落地窗能把城市夜景框成画,跟以前草原上的小木屋比,简直是两个次元。
酸萝卜还是他的最爱。
但光鲜背后,糟心事一点没少。采访里他说,成名后接过不少辱骂电话,那些话难听程度,“像往心上扔石头”。更憋屈的是想找亲人诉诉苦,得到的回应却是“你都住大房子了,还有啥愁的”。
亲人的不理解,比骂声更伤人。
每次回村,他脸上的笑才最放松。父母嘴上不说骄傲,但看他的眼神亮得很,可日子该咋过还咋过,没因为儿子成了“名人”就铺张。只有在爸妈身边,他才能卸下所有防备,变回那个会赖在妈妈身边撒娇的大男孩。
这次回家却碰上件头疼事——父母要盖民宿。说是瞅着村里游客多了,儿子名气又大,盖个现代化的民宿准能赚钱。他去看了图纸,气派得很,一看造价就不低。
他其实打心底不赞同。不是舍不得钱,是不想让家人沾自己名气的光。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不想跟他们吵,他们解决不了我的难处,我也拦不住他们的决定”,末了轻轻说一句,“挺难的”。
挺难的。
父母的心思不难猜。一辈子在草原上,好不容易儿子有了“出息”,想借这股劲儿改善生活,再正常不过。但丁真怕的是另一件事:当年火是因为“纯粹”,要是全家都围着名气转,那点珍贵的东西就没了。
他比谁都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网络风向变得比翻书还快,今天能把你捧上天,明天就能因为“民宿太贵”“家人吸血”把你踩进泥里。父母那个年纪,哪扛得住这些?
花无百日红,人红是非多。
说到底,这就是两代人对“名气”的不同理解。父母看见的是机会,他看见的是风险;父母想抓住眼前的甜,他却在担心后面的苦。或许等民宿真开起来,游客来了又走,他们才能明白彼此的心意吧。你觉得丁真是想多了,还是父母太急了?
声明:本文中信息来源于网络,不保证完全正确无误,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