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陈赓在总理房间翻抽屉,警卫员喊来邓大姐,陈咧嘴:我就找点吃的

0
分享至

前言

“邓大姐,邓大姐……”只见警卫员上气不接下气地喊着,邓大姐一把扶住了他,问道:“发生啥事了?慢慢说,别着急!”

“刚才我巡逻,看到一个人在周总理的房间翻找东西,那个人是……”警卫员一时间语塞。



但这可急坏了邓大姐,“是谁?你但说无妨。”警卫员回应道:“是,是陈赓将军。”

邓大姐面色大惊,可走到周总理房间,陈赓却十分淡然,看到邓大姐笑着说道:“老大姐啊,也不是怕你笑话,我来总理房间想找点吃的!”



陈赓将军找食物怎么还找到周总理房间了?

1

1952年3月18日,解放军代总参谋长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同志,向中央军委提交了《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



同年7月,毛主席一锤定音,当即决定让陈赓出任“哈军工”第一任院长兼政委

此事事关重大,因此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和彭老总一起在中南海召见了陈赓。



在前往中南海之前,陈赓并不清楚几位领导人召见自己的目的,因此当毛主席开口说道:“我们要建一所高等军事技术院校,这次调你回来,就是想让你出任院长兼政委!”

可这一决定,却让陈赓感到忧心忡忡。



直至此时朝鲜战场战况仍不明朗,临阵易将无疑是兵家大忌,更何况陈赓还是在朝鲜战场上统帅几十万大军的主将。

陈赓站了起来赶忙摆手推辞道:“不行,这实在不行,我是行伍出身,办学不是打仗,我恐怕做不好。”



能够做出如此决定,毛主席等领导人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伟人接着说道:

“你要是办不好谁还能办好?要是有困难,找总理给你解决,还有苏联顾问能提供帮助,凭你陈赓的本领,一定能干好!”



这时周总理也出面说道:“你上过黄埔军校,咱们红军步兵学校能成立也有你的一份力,别人恐怕没有你有经验,你要是干不了,别人谁能干得了,就这么定下了!”

两位中央领导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陈赓也没再推却,临危受命奔赴哈尔滨,积极筹备“哈军工”的组建工作。



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哈军工”要成为中国的“第二个黄埔军校”,组织将这份千斤重担交付于陈赓手中,究竟能不能做好?

他的内心万分激动,可接下来的挑战却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2

首先便是选址问题,虽然哈尔滨有着不错的重工业基础,但地处东北,每逢冬季那寒冷的天气着实让人看了头疼。

很多专家就是因为哈尔滨恶劣的气候,从而婉拒了陈赓等同志的邀请。

不仅能前来奋斗的专家少之又少,连最基本的教员都凤毛麟角。



当人员筹备工作仍一筹未展之际,经费和设备的严峻挑战又接踵而至,当时的国力、财力远远不能给哈军工提供强而有力的支持。

这可如何是好!有道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个偶然的机会,陈赓听说了沈毅的故事。



此人在当时国内的弹道学领域算得上独一档的存在,可有这一身本领,奈何品行不佳,因贪污罪被判处死刑。

可此时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于是陈赓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希望相关部门能将其特赦让他前往哈军工出任教员。



除此之外,接连多日的东奔西走,陈赓在国内各个领域物色了一大批人才,倘若他们的安置问题能迎刃而解,那对于学校的筹备工作可是质的飞跃。

如何才能妥善解决问题呢?陈赓突然想到了毛主席先前的一句话——“要是有困难,找总理给你解决”。



可好巧不巧,走到周总理的住处,却迟迟没见到周总理的人影,原来是出去开会了。

接连在沙发上等了好几个小时,仍旧没等到总理回来,这一趟来得实在是匆忙,甚至早上连顿饭都没来得及吃。

他刚想找警卫员同志弄些吃的来,却不承想警卫员正好赶上换班的点。



想到找邓大姐,他也不知道邓大姐在哪,于是只能来到总理的房间碰碰运气,看看总理有没有“存粮”。

可刚换班上来的警卫员,陈赓将军是找吃的,于是便发生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等邓大姐得知来龙去脉后,实在哭笑不得,找来了一些食物给他垫垫肚子,等周总理来到后,人员安置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

3

万事开头难,1953年4月25日,陈赓院长铲了第一锹土,拉开了校园基建工程的序幕。



除了周总理一直在默默关注学校筹建工作之外,毛主席也一直将此事挂在心上。

很多人员的招聘安置问题都由周总理解决,但唯独沈毅的问题实在复杂,最终还是找到了毛主席。

一开始听说沈毅的名字,陈赓就感到眼前一亮,这位曾经在法国深造多年的专家,水平很高。



但他曾经却是国民政府兵工总署的少将专员,并且在“三反”中还被查出了贪污犯罪。

听说这些消息后,陈赓心头一颤,可想到这位专家不仅在学术上造诣极高,甚至还精通几国语言,还是下定决心将他调到哈军工。

可保卫部门清楚陈赓的想法后,十分惊愕,“军工是绝密单位,怎么能要一个死刑犯呢?”



此时的陈赓却惜才如命,尤其是得知沈毅被改为死缓后,向大家解释道:

“沈毅有罪,但只是无罪,可以让他戴罪立功!把他调过来,一方面能让他发挥特长,既对国家有好处,对他个人的改造也有好处。”



于是最后,他下定决心找到毛主席签“释放手令”。

1953年7月,一切都准备就绪,陈赓满载成果,回到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军工学院将在今年9月1日开学,还请主席给写个训词。”



毛主席听了陈赓的汇报,满意地点了点头,回应道:

“我也不常写东西了,交给军委办公室主任——萧向荣起个草把,我修改修改。南京军事学院的报纸叫《军学》,你们的报纸就叫《工学》吧!”



四年过去,曾经的荒地摇身一变出现了各类教学楼、实验室,一座设施、教学门类齐全的大学城在哈尔滨城拔地而起,即便放眼整个亚洲都让一众国家叹为观止。

钱学森曾感慨道:“这么短的时间内办起一所完整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学院,在世界上也堪称奇迹!”



奇迹的背后,少不了陈赓夜以继日的付出。办学时,他就多次对干部们说道:

“军工就好比一个饭堂,学员是来吃饭的,教师是上灶的大师傅,我们这些人都是端盘子的。我们一定要树立教学第一的思想。”



在生活上,陈赓宁愿自己多挨几顿饿,也想着多给专家、教授们更好的待遇,也想着为广大学子们营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

可实际上,在哈军工招生第一年时,陈赓就频繁发作心绞痛,医生多次叮嘱要让他多休息,少工作,但他却为了学校的发展,整天马不停蹄地东奔西走。



但三年后,陈赓刚刚结束访问,心肌梗塞再度发作,在病房里足足躺了三个多月!

结语

哈军工的故事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精神却在不断被发扬光大。



如今坐落在祖国各地的国防科技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南京理工大学、装甲兵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

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能看到哈军工的影子,这是信念的延伸,也是精神的传承!

参考资料:

1、陈赓大将如何在“哈军工”培养军事精英——中国青年报2008年4月22日



2、陈赓与哈军工——《养猪》 2014年第1期72-72,共1页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瀚霖学史 incentive-icons
瀚霖学史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730文章数 1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牛弹琴:全世界都没想到 巴基斯坦成了最大赢家

头条要闻

牛弹琴:全世界都没想到 巴基斯坦成了最大赢家

体育要闻

不会短跑的牙买加人,集体跳槽土耳其

娱乐要闻

关晓彤生日 仅闫妮和化妆师撑场祝福?

财经要闻

青海一"矿霸"非法填埋万吨危废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口确认:正评估英特尔代工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超击突破》将于19日开启Steam抢先体验

教育要闻

关于韦达应用的一道数学题目,好多同学看不出什么知识点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卫星图像显示以军坦克集结加沙城周围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