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气渐止处,天地始肃时
2025年8月23日
4点33分
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
「处暑」
潘功书/摄
暑尽秋来···
当蝉鸣渐弱,荷香微凉,处暑携着最后一缕夏日的余温,悄然叩开秋天的门扉。处暑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被诠释为“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
王合/摄
“处” 有终止之意
标志着酷夏的余威渐消
秋凉正缓缓铺展
此时褪去了盛夏的燥热黏稠
多了几分天高云淡的清朗
民间“处暑寒来”的谚语
道尽了这一节气的转折之妙
赵昂/摄
处暑习俗
End of Heat
祭祖迎秋: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七月半”的民俗活动,即中元节。人们会祭祖、放河灯,悼念逝者,祈保平安。
吃鸭子:“七月半鸭,八月半芋”,认为此时的鸭肉最为肥美营养。在南京,流传着“处暑无鸭,家中要话寂寞”的老话。鸭肉性凉,中医认为其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之效。
煎药茶:“秋燥”是处暑给人的第一重考验。老茶客们深谙“朝朝盐水,晚晚蜜汤”的古训。夏末秋初,时人有饮“冰花梅煎”驱秋热。商周时期,古籍中所载土贡梅煎,便是一种古老的酸梅汤。
张国振/摄
一候鹰乃祭鸟
处暑之际,日益清爽的高天之上,雄鹰翱翔,群鸟为祭,敏锐的高空猎手盘旋着,开始为将至的秋日做好丰沛的准备。
二候天地始肃
草木褪去盛夏的浓艳,叶片染上金黄,万物开始收敛锋芒。由夏至秋,是从丰茂走向成熟的过程,也是万物凋零的开始。天地之间,肃杀渐起。
三候禾乃登
熟秋将至,五谷丰登,“登” 即成熟之意,黍、稷、稻、粱等谷物迎来丰收,田野里沉甸甸的穗子低着头,宣告着收获季节的正式开启。
岳星/摄
伏天消,暑将尽
古人将立秋起至秋分前的时段
称之为“长夏”
当第一片秋叶飘落,当第一缕桂香袭来
人间向晚,清欢自来
来源:石景山区委宣传部 石景山区融媒体中心
制图:任翀
编辑:李嘉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