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名来历】
官地村以杨姓居民为主,其先祖于宋元政权交替之际,自松坛迁至柘湖,后分迁至远离白溪的北岸,即今村落所在地。
此地因 “昔日为御寇屯兵卫武之地,故取官地”,此名直接反映了其作为军事防御据点,承担御敌护民职责的历史,体现了村落与军事防御、保障一方安全的深厚渊源。
解放战争时期,官地村成为宁海著名的红色堡垒村,这进一步印证了此地延续千年的 “护卫” 传统,为 “官地” 之名所承载的守护精神增添了新的历史内涵。如今,村祠堂内的 “官地革命史迹展览馆”,通过详实的史料与展陈,延续着这份红色记忆,成为传承革命精神的重要场所。
![]()
【杨命贵斗豹】(先发上,有好内容再替换)
宁海旧时常有虎豹出没,噬食人畜,百姓深受其害。最早的文献记载可追溯至南宋,著名文学家、出生在宁海 “三瑞堂” 的洪迈(1123—1202)在《夷坚志》里就记载了发生在摘星岭上的 “郑四客杀虎” 的故事。
上世纪中期,宁海地区老虎绝迹,但抲豹、斗豹的故事仍在民间流传。1958 年,严家村的严兴龙在三月十五日抲来一只小豹作为宠物,后被其大伯打死。四月初八,严望员在山上打死小豹的母亲 —— 一只老豹;1959 年,七市东坑的柴正统在白岩山用冷铳击毙一只豹;力洋吴家洋的叶显跑在上世纪中期,也在茶山用冷铳射杀三只豹子。
以下介绍的是官地村杨命贵赤手空拳斗伤豹的故事。
马鞍岭顶原有个岭头村,也称岭头塘村。1961 年正月初六,雪厚数尺,周瑞法一行人上山打雪麂时遭遇一只豹子,用火药枪将其打伤。豹子未逃,反而扑向周瑞法,抓伤其脸部,最终在众人合力下豹子逃走。
这只受伤的豹子沿马鞍岭山路前行,恰好遇上官地村的杨命贵一行人过岭。当时,杨命贵抱着小侄女,跟在怀孕的嫂子后面。伤豹性情狂躁,见人即扑向杨命贵的嫂子,一口咬下一大块头皮,鲜血四溅。杨命贵见状,迅速将侄女放在雪地中,快步冲向豹子,一把将其挟住不让其动弹,因想起老人常说 “老虎伏地千斤之力”,便将其紧抱在身上不让其着地(当时误认为是老虎)。此时,恰有一老人路过,杨命贵大喊救人,老者一听随即转身离去。
僵持中,杨命贵想在雪地中找石块击豹,但雪太厚无法找到。他急中生智,猛地发力将豹头往田墈下抛去。豹子翻滚在雪地中,等它爬起,见杨命贵仍保持戒备姿态,犹豫片刻后,一瘸一拐地逃入山林。
最后,杨命贵请范家人抬来 “竹眠椅” 将嫂子送往医院。这场徒手斗豹的经历,成为官地村流传多年的故事,展现了此地人们骨子里的勇敢与不畏强暴的精神。
(审核:杨老师)
- End -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关注我们就是最大的支持@
对话主编请加微信:
□ 撰稿:水东居士
□ 排版:天姥老人
□ 审核:杨老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