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轻舟
排版 / Rinz
“创新有风险,但只有创新,才能开辟新的道路,避免陷入‘复制爆款’的叙事模板和路径依赖,创造出真正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作品。”
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挑战,人类作为命运共同体,都应抛弃偏见团结起来,在时间的长河中砥砺前行。
——以上是《灵笼》开篇的卷首语。
《灵笼》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人类遭受未知的“玛娜生态”入侵,地面被噬极兽占领,幸存的人类聚集到空中悬浮城市“灯塔”。为了保障多数人生存,灯塔颁布了严格的“三大法则”:禁止自由恋爱,取缔家庭关系,实行社会化抚养,即“集育同教”;新生儿根据基因优劣划分为上民和尘民,尘民没有名字,只有编号,没有生育权,只能从事低端劳动;70岁以上的老者被放逐到地面,节省生存资源,美其名曰“勇者远行”。
这部充满末日废土气息的作品,是市场上难得一见的高分原创科幻国产动画。2020年,《灵笼》第一季凭借精良的画面、大胆而不失科学依据的想象、个性鲜明的人物群像,在B站拿下9.6的评分,成为当年暑期档B站国创区的“五虎上将”之一。
![]()
另外四部分别是《元龙》《雾山五行》《凡人修仙传》和《天宝伏妖录》
2021年5月,《灵笼》第一季正式落下帷幕。2025年5月,阔别已久的《灵笼》第二季开播。8月1日,《灵笼2》正式收官,同时在线观看人数破39W,第二季总播放量突破3亿。最终话中,一段充满想象力的“太空刀战”为观众带来了震撼的视觉体验,成为本季出圈“名场面”。

唐刀划破苍穹!
《灵笼》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除了炸裂的动画视效,还有跌宕起伏的剧情和立体丰满的人物。《灵笼2》将世界观进一步扩大,更多势力、更多设定、更多神秘人物悉数登场,角色关系愈发错综复杂,剧情走向愈发扑朔迷离。
然而,《灵笼2》也暴露出一些创作方面的问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看看《灵笼2》有哪些亮点,又有哪些短板和不足。
01
“有限制的想象”:原创科幻动画的困局与破局
相较于玄幻、奇幻、修仙类动画,国产科幻动画的生存处境更为艰难,原创科幻动画更是难上加难。在“2024-2025年B站国创动画发布会”的近40部动画中,科幻动画只占不到1/8。
与真人实拍相比,动画的优势之一,是不用考虑场地、演员和道具限制,可以突破人体极限和物理规律,呈现出极其炫酷且在现实中不被牛顿允许的画面。
然而这条优势对科幻动画只适用一半。为了保持科幻世界的“科技感”“真实感”,科幻动画设计画面效果时需保持相对克制,无法像玄幻、奇幻类动画那样尽情挥洒想象,不设上限地展示大开大合的华丽特效。而若论真实感,动画模拟又很难达到真人实拍的效果。所以,追求严肃背景的科幻动画便卡在了动画与实拍之间,既要撷取双方的长处,又很难将两种长处发挥到极致。
![]()
逼真的食物质感
同理,科幻动画的剧本构建也要权衡“现实”与“想象”。过于贴近现实会变得枯燥无味,想象过头又会失去科幻质感。科幻动画世界的底层运行规律大多接近现实世界。正所谓“画鬼容易画人难”,与现实世界关联越紧,越难以处理。相比之下,玄幻动画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大,每部作品都可以根据需要搭建自己的修炼体系和世界运行逻辑,从结构上为后续情节展开提供方便。
作为少数杀出一条血路的原创科幻动画,《灵笼》的破局策略值得关注。
特殊时代,废土题材,远离地面的故事主舞台灯塔,让《灵笼》与真实世界拉开一定距离,为故事发展创造了一定空间。而为了说服观众、增强故事可信度,《灵笼》在虚构中插入大量真实且专业的细节,这正是许多国产作品(包括动画和影视剧)有意无意规避的。有了科学支撑,才能让想象平稳落地。
如第一季第11话,嘉莉博士准备给男主马克做手术。动画详细展示了医护术前准备工作:数纱布,测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摘戒指,器械护士辅助……专业度满满的细节让人忘记这场手术的虚构性,不少医学生表示“好像回到了手术室”。
![]()
发言也很真实,听懂的都泪目了
第二季第9集,灯塔猎荒者攻入地面幸存者聚集的龙骨村,寻找已经变异的马克。几个一闪而过的镜头展示了猎荒者爆闪压制(强光快速闪烁来干扰敌方)、交替掩护(两人一组互相掩护)和莫桑比克射击法(近距离射击术,躯干两枪头一枪)等战术技巧。剧情中,猎荒者面对的龙骨村觉行者几乎算得上“超能斗士”,每个人都有挂(不是)。有实战原型的战术技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由于觉行者过于强大造成的玄幻观感,提升了军事专业度,让作品整体保持在科幻的可信范围内。

交替掩护

持枪换肩不换手
此外,“科幻”作为一种舶来文学,缺少本土根基,又难以化用中国观众熟知的各类文化经典,因而受众较少,相对不易破圈。对此,《灵笼》选择融入一些更具生活气息的本土元素,如方言、路边摊、搓麻、街机,让观众感觉“很熟悉,不确定,再看看”,由此消弭异世界的陌生感,产生亲切和共鸣。

诸神黄昏晨练场,人物原型取自公园晨练的大爷大妈
科幻主题自带的未来感,恰给世界主义留下了发挥空间。《灵笼》的故事发生在文化、人种都已高度融合的未来世界,人们之间不再有国别之分,都归属于一个大集体——人类。
这并不意味着消解各地文化的独特性。相反,正是在这种超全球化的世界观下,世界各地文化元素得以被灵活地运用到故事当中,与故事背景有机结合。打破地域界限的混搭既保留了文化特色,又能使其共享更大的发挥空间。天城体文字,尼泊尔颂钵,希腊神话,突出一个“取人之长,为我所用。”
在角色设计上,部分人物虽保留了人种特征,但人物之间没有因此产生自我与他者的界限。人们的身份认同感来自所属组织或阶层(如灯塔、尘民、龙骨村),而非人种。仅龙骨村中就有“白月魁”“碎星”“科洛娃”“阿沐尔”等国别特征显著的人名,灯塔上也有面貌完全不同的人类,所有人都在同一个场域分工协作,且都说中文(就像日语是二次元通用语言一样)。
![]()
欲yo又止的黑人老哥
![]()
偶尔也会冒出极具国别特色的台词
或许,这就是未来地球村的雏形吧。
02
多面呈现:高压末世中的灰色人性
《灵笼》中有一条重要设定:噬极兽会被人类的情感吸引,如果人类能屏蔽情感波动,就可以躲避噬极兽追踪。
循着情感追捕人类的怪兽并不少见,美国动画《rwby》中也有相似设定。不同的是,《rwby》中的戮兽(grimm)只会被人们的负面情感吸引,而《灵笼》中的噬极兽则能检测到人类所有情感,其中包括人类最炽热、最正面的情感——爱。不论是恋人之爱,家人之爱,友人之爱,在噬极兽眼中,都是暴露人类位置的引路明灯。
![]()
人类情感强烈波动时的光芒
若想在末世中生存,必须克制情感——这是“三大法则”实施的根源,也是龙骨村修行力图达到的“归元”境界。
但这种暂时的克制十分脆弱,人无法永远屏蔽情感而活。所以灯塔会不断出现反叛者,龙骨村的觉行者会因担心家人而破归元。归根到底,《灵笼》世界的运行机制是违反人性、压抑人性的,且不会因人的主观意志和努力而改变,这一底层设计为作品蒙上了一层悲情基调。
这是末世,末世没有完美的解法。有限的资源和严苛的环境赋予人物极大的压力,人物背负的压力越大,做出决策时爆发的戏剧张力越强。强大的压力和有限的选择会造成激烈的戏剧冲突,从而带来紧张刺激的观看体验——这是《灵笼》调动观众情绪的诀窍之一。
![]()
灯塔的生存之道:让尽可能多的人存活,保证世代更替水平,牺牲生活质量,让渡个人权利
面临种族灭绝的威胁,“生存”是人类的首要任务。只不过有人关注“我该怎么生存”,有人关注“怎么让我爱的人生存”,有人关注“怎样更好地生存”,有人则立足“如何让更多人生存”。人们站在各自立场上,出于各自的爱与道义做出选择,无法简单用黑白对错区分。于是,角色便展现出善恶混杂的复杂面相。
《灵笼》擅长以多视角展现不同人物的立场和动机。第一季中,马克的老师埃隆教官因年满70岁,被放逐到地面远行。他为灯塔奔波一生,到老却被残忍抛弃,这让马克对三大法则产生质疑,埋下了日后反抗的伏笔。
![]()
埃隆与马克告别
但第二季视角转换,观众却看到了这位风趣老人的另一面:灯塔秩序建立之初,埃隆是三大法则及其幕后推动者——摩根城主的坚定拥趸。他的出发点是保障更多人可持续生存,为此,他不惜手染鲜血,残忍地肃清三大法则的反对派。其中也包括马克的家人、时任城防军总司令的红鹭。
参与肃清的还有几位猎荒者老兵。他们是马克姐姐红蔻(疑似红鹭的妹妹)的追随者,看着马克长大,后来跟随马克出生入死,并为他壮烈牺牲。然而在成为马克的战友之前,他们也曾忠于当时的猎荒者指挥官埃隆。老兵们忠诚地履行了士兵的义务,却葬送了一位心系民众的无辜之人,断送了灯塔本可能拥有的另一种未来。
![]()
埃隆被红鹭打翻在地。肃清时刻的bgm为巴洛克古典乐小提琴协奏曲《四季-夏》,渲染了暴雨来临前严肃、紧张、激烈的氛围。
当立场翻转,曾经光明的角色披上了阴影,他们没有因此变得面目模糊,反而更加完整清晰。如一幅副素描的黑白灰面,共同构筑了一个立体的角色。
另一个讨论度较高的角色是尘民4068(随影)。他在危机中保护了物资,却因越权使用上民武器被律教士鞭打。他崇敬马克,却为了保全爱人,昧着良心手刃恩人。他凭借龌龊勾当当上了上民,却摆脱不掉尘民的自卑,极力想要证明自己。他自认为怀才不遇,又没有足够的能力保全自我和爱人。
4068是马克的对照面。他敬仰马克,嫉妒马克,想成为并替代马克,又因害了马克而心生愧疚。他不敢面对自己的弱小和卑劣,于是把问题根源归结到马克与灯塔上层,将自己置于完全的受害者视角。直到已经变成噬极兽的马克两次放他生路,指出他的自卑,并给了他又一次选择的机会,4068才终于无话可说,向马克低头。
![]()
被马克一句话整破防的4068
4068并不讨喜,却真实体现了末世中能力有限的小人物的挣扎。他被施与了超出他能力范围的压力,因此无论他做什么,都不可避免地滑向更糟糕的困境。
高人气角色白月魁的形象同样复杂。她曾坐视马克被4068杀害,推动马克与噬极兽融合,又在马克陷入绝境时以合作者身份伸出援手。她的目的是消除玛娜生态,保证人类族群存活,为此无论牺牲马克,还是牺牲自己,她都不在乎。
![]()
但这样做,显然抹杀了马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严和主动性。马克只想与爱人冉冰一起自由地生活,可冉冰已在灯塔高层查尔斯的陷害下,被马克亲手杀死。加入玛娜生态是唯一救回她的机会,可这无疑是对人类的背叛。
白月魁站在人类全局的角度奉劝马克:人类前进的路上总有牺牲,不要为了一时的冲动与全人类为敌。这一刻,她眼中的马克不是鲜活的人,而是工具。即使理想崇高,也不能掩盖她对马克个体的伤害。
![]()
救天下还是救一人,《灵笼》摆出了经典的电车难题,只不过这一次,被放在少数那边的是主角。
“你要为了大义牺牲所爱,还是为一人背叛世界?”
爱是人性的光辉,但爱也是自私的。宇宙之中,苍穹之上,白月魁和马克为了各自所爱,与对方兵戈相向。
![]()
03
名场面与“科”“幻”失衡?
相比第一季,《灵笼2》的视效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不论打戏、运镜、场景还是高科技特效,都像不差钱似的狠狠堆叠,堪称豪横,属于不用深入思考也能大吃特吃的视觉盛宴。
然而,满级视效轰炸下,眼花缭乱的观众却不时疑问:我在看什么?剧情到哪了?打了多久了?
以最后一集为例,掐头去尾的40分钟正片里,接近1/3用于展示白月魁和马克的炫酷大战。从雪山追逐到太空近战,虽然画面确实激动人心,中间也穿插着交代了不少信息,但在观众急于看到后续剧情时插入这么长信息密度不高的打戏,未免主次不分,有炫技嫌疑。
![]()
部分弹幕反应
第一季“拔罐神曲”《大黑天》火爆出圈,白月魁单手虐马克吸引了不少新观众入坑。不知是否出于复刻出圈名场面的考量,《灵笼2》中配合剧情增加了许多单曲,却没能重现《大黑天》的辉煌。
![]()
“拔罐”名场面
第二季4、5两集中,马克的新战友乌兰麦朵壮烈牺牲,众人把她带回龙骨村安葬。为了麦朵复活的一线生机,马克在白月魁引导下开启游戏机特训。短短两集并不复杂的剧情里,插入了3首新歌,每一首都占去不少篇幅。这种拍mv式的演出思路偏重抒情,稀释了信息密度,非但没能为故事增色,反而拖慢了叙事步调,看得观众精神涣散。即便评论区以“日常”“过渡集”“先甜后刀”等说辞为作品找补,也难掩其整体节奏的失衡。
![]()
![]()
![]()
评论区的不满和找补
炫目多样的演出与剧情割裂,变成一种机械的奇观堆叠。过度追求单场戏画面的表现力,却使得叙事节奏为之让步,对于《灵笼》这般以世界观和剧情为重要卖点的作品而言,并非长久之计。
此外,随着视觉奇观层层加码的“源质潜能”(可以简单理解为超能力),也让故事的玄幻色彩大大增加。
![]()
觉行者千里开电脉冲护盾挡子弹
《灵笼》第一季精心构建的故事严肃性,在第二季大量涌现的玄幻色彩设定中被逐渐削弱。尽管第一季已存在 “生命源质” 这类超现实概念,但彼时主角团立足灯塔视角,对这些超现实元素的运行逻辑几乎全然未知。正是这份限制,让观众始终笼罩在未知带来的恐惧与危机降临的紧绷感中,戏剧张力十足。
而第二季的叙事重心随马克转移至龙骨村后,大量包装在科幻元素之下、实质已经是“超能力”的本领被主角一方破解掌握。当主角团脱离了肉体凡胎(第一季的主角团充其量是身体素质超强的普通人),末世里人类直面灾变的渺小感、为生存挣扎的危机感大幅褪色,科幻末日应有的真实质感也被消解。需知末日题材的核心魅力,正是在绝望中寻求微茫的希望。而如果希望普遍存在,那末日便不再是末日。
![]()
由于外部环境施加的压力减小,第二季新登场的群像塑造也不似第一季那般出彩。新角色们炫酷、强大、有个性,却缺少深入内心的刻画。新角色在更宽松的环境和更强大的战力庇护之下,往往拥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没有造成真正的危机,也就无法触及角色的人性底色,以及可能潜藏在表层正面形象下的灰暗面,这使得角色刻画浮于表面。
![]()
第二季刻画得最深入人心的新角色麦朵,但这建立在她的死亡之上。用死亡去刻画角色。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偷懒行为
反观第一季群像塑造:老夫老妻被三大法则强制分离,只有拿枪对准好人才能换取爱人新生;冷静理智的上民医生被尘民触动,宁肯违抗法则也要帮尘民女孩做手术,事后主动接受刑罚;陷入绝境的猎荒者墨城为了保证任务完成和队友存活,只能狠心断送4068的生路。残酷绝境下,没得选又必须做出选择,才能体现出末世下的人物本色。通过角色的痛苦,观众也得以深入思考工具理性的滥用和“必要之恶”的界限。
![]()
第一季结尾,违背法则救助尘民女孩的医生被投入监狱。她吃着小女孩临终留给她的饼干,对着一缕残光放声哭泣。
同时,对极端环境中正义的相对性和弱势群体生存境况的探讨,在第二季也缺席了。
以白月魁为首的龙骨村觉行者各个称得上人类精英,他们以超凡的个人能力为龙骨村的普通人撑起一片天,构筑起一座世外桃源。尽管觉行者也有牺牲,也有战力不逮的情况,但他们整体上已探索出了与玛娜生态共存的方法。因此,虽然外部环境依然恶劣,在龙骨村的小环境中,却不存在“必要之恶” 的伦理困境以及拖累人类整体生存的弱势群体。这种理想化的处理,削弱了末世题材本该有的沉重感与现实张力。
![]()
马克跟龙骨村民一起修炼
另外,龙骨村中觉行者和普通人的能力差别,远大于灯塔的上民与尘民。小村寡民的生活方式弱化了阶层划分,让所有人貌似平等地生活在一起。但在叙事中,绝对精英主导的生存模式几乎没有给普通人留下施展主观能动性的空间。龙骨村普通人只能出现在背景板中,呈现祥和日常或悲伤哀悼,难以参与关键剧情的推进,反倒不像灯塔尘民还能凭着一腔孤勇给上民来点震撼。
内部矛盾的真空,外部压力的失衡,削弱了《灵笼2》故事的复杂性与饱满度,也让末日废土的真实感打了折扣。
04
结语
尽管有颇多遗憾和不足,但在笔者看来,《灵笼2》仍称得上是一部精良而用心的作品。从目前的口碑和热度看来,《灵笼》系列也仍处于国产动画第一梯队。
![]()
![]()
截至8月19日,《灵笼2》在豆瓣及Bangumi2025国创热度排名榜均为第二
从一开始,《灵笼》就选择了一条充满挑战的创作道路。作为原创动画,它没有现成原作ip的流量和受众加持;科幻题材的选择,又要求大量科学依据支作支撑,无形中为创作增添了不少难度。创新有风险,但只有创新,才能开辟新的道路,避免陷入“复制爆款”的叙事模板和路径依赖,创造出真正具有恒久生命力的作品。目前《灵笼》剧情虽引起不少争议,但正是有了前期的良好表现,观众才会拉高对它的期待。我们期待它能变得更好,也不避讳指出它存在的问题。
![]()
《灵笼》的播出方式较为特别:一般番剧每集时长20分钟左右,每周播放一集。《灵笼》却是每集30分钟打底,断续放送,第一季的播出时间就横跨两年之久。特别的播出方式给了作品一定的调整空间,让主创有机会沉淀剧本,优化内容。
![]()
好在这一次,观众不用等上四年——2026年,《灵笼》将带着新作回归。
![]()
期待到那时,观众的期许和疑问,都能得到解答。
参考:
b站:艺战空间Kilo:【战术解析】国漫《灵笼》第二季第九集战术解析
— 点击图片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
宇野常宽成名作,解剖新世纪二次元的时代精神
![]()
宫崎骏随笔集《出发点》,简中首度上市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