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旅行图书编辑的第十二年,我们想,到底能不能有这样一本旅行指南——
它可以更加信息直给,可以强化体验感,可以更有人情味儿,可以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在完全不减少实用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地图的阅读门槛……
——是的,就是想既要又要。
做書首发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消失的
坐标
碎片洪流
之间
春天,出版社的窗外又变得郁郁葱葱起来。
曾经,每年这个季节,编辑部同事的办公桌上都会堆满“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旅行指南的纸稿校样,那些被翻得卷边的样书,是我们为旅行者打造的丈量世界的尺子,装着我们满满的期待,伴随旅行者走向旅程的下一站。
直到那封Lonely Planet中文版的告别信宣告一切的结束。
当纸页间的油墨香变成二手书平台的绝版标签,某种集体记忆仿佛被突然抽空。旅行者涌向网络平台,但算法推来的九宫格美照虽越攒越多,存进收藏夹的“此生必去”却似乎都在落灰——在那些被滤镜虚化的背景和碎片化的笔记里,似乎再没人提供这样贴心的帮助,告诉你应如何慢下来用心品味,以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领略那里的风土人情,怎样在蜀地既来之则安之地融入当地生活,丽江青旅墙角的涂鸦藏着哪位背包客的故事,或者某条徒步路线为何被当地人视作禁忌。
又是一次火花四射的选题会,会上,一条“求不网红攻略!”的贴子,似乎点出了这个时代的悖论:当旅行资讯如烟花般炸裂,人们反而在渴望一份有重量、有品质的答案。
于是,我们郑重地做了个“笨拙”的决定:即使在碎片化阅读时代,也该有一本旅行指南,承载速食无法取代的纸短情长。
于是,我们又开始既要又要了。
我们要做这样的旅行指南:它可以更加信息直给,可以强化体验感,可以更有人情味儿,可以有更多样的表现形式,还可以在不减少一点实用性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地图的阅读门槛……
一场自编辑部辐射的
人仰马翻
总有人问,旅行编辑是不是总在旅行?
那当然——不是的,我们天天出门浪,谁来做书呢?
虽然不能说走就走,但是可以说干就干。先定个小目标,全国那么多省份,我们先做出两本来,就这样,云南、四川顺利入选第一梯队。
接下来,在既要又要的道路上狂奔,同路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做書首发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扛起大旗的策划组
策划小组的成员多是做了十几年旅行指南的老手,大家一致认同:旅行指南无论怎样更新迭代,核心的宗旨却万变不离其宗——致力于让旅行者在行程中减少遗憾,增加体验。
而这,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优化的核心内容:
·强化体验感:设置灵感章节,让目的地的特色旅行体验一目了然
·通过设计调动阅读兴趣:让版式更多样,更具有新意
·写作内容优中选优:信息直给的同时,增加相关文化属性
·专业地图也可以很好看:降低读图门槛,灵活设计地图样式,增设食宿区域指引图,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
·和线上APP做朋友:绝不闭门造车,一切以读者的观感为先
兼任甲方乙方的责任编辑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这里的“我”,用于指代责任编辑真是太太太贴切了!如果说提需求的是甲方,做任务的是乙方,那么责任编辑,称得上是这两者的“究极综合体”。
责编是外交天才:发挥超强统筹能力,合作的都是优质作者;
是组稿达人:思维导图式统稿,让初印象、灵感、探索章节有条不紊地呈现;
是内容质检员:以堪称游标卡尺的审稿标准,拉满读者的阅读体验;
更是地图专家:让地图手稿符合严格的出版标准,这方面我们是专业的;
是审美大师:给设计师打夺命连环call的第N天,让美观实用有意思的图书设计惊艳所有人;
还得是时间管理大师:老板放心,做书的每个时间节点,我们都能卡住DDL!
每天都在崩溃与重塑自我的地图编辑
部门内,几位身经百战的专业地图编辑在接手这套旅行指南后,数次濒临崩溃。
他们把所有的地图打印出来,铺满了部门里最大号的会议桌。这已经是不知道连轴加班的第多少个夜晚了。
在国内最权威的地图出版单位,如何平衡“严谨精确无差错”与“美观实用有意思”的地图制作,成为了当下的难题。
方案被反复推翻、重做,地图编辑同设计师、责编、策划吵得不可开交——还好,赶在地图编辑下定决心递交辞呈之前,我们做出了足以平息所有人怒火的地图设计方案。
简单:核心点位、线路规划直截了当;
多元:食宿地图、步行游览、城区图、亮点图……超全地图品类;
实用:筛除干扰信息,只保留精华元素;
靠谱:专业机构审图,官方审图号加持,绝对权威。
靠谱极了的作者
作者就是图书内容的生命。为这套旅行指南操刀的作者,都曾参与过LP图书或杂志的撰写与制作,大家意气相投,于是一拍即合,马不停蹄地开始了调研与撰写。
这些可爱的作者拥有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旅行与写作经验,可谓给这个庞大的系列注入一针强心剂。
稳稳的,靠谱极了。
不厌其烦的设计师
深度参与内容结构,才能使版式与表达更加贴切合意。书中堪称放飞的“灵感章节”成为设计环节的重头戏:每个目的地都有N个不同的灵感,每个灵感又有N个不同的专题,每个专题又有不同的特色和想要呈现的风格。如何在现有食材的基础上,既保留旅行指南条分缕析的严谨,又创意十足地将图片和文字完美融合,炒出一盘特色融合菜?
那就要靠拥有十余年LP等图书设计经验的资深设计师了。
不厌其烦的设计师和她的团队,反复推翻重做了数版地图、内文和封面的设计,忙到甚至需要吸氧……一番操作下来,搭建起了套系严谨活泼的版式结构,同时又根据每个目的地、每个专题的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让大部头旅行指南拥有轻松舒适的阅读节奏成为现实。
现在,离我们的小目标,就差一步了。
经历
高贵紫
折磨的印制
在遇到这套书之前,我们只知道紫色不好印,但不明白它“高贵”在哪里。结果到了开机当天,当一张与数码样效果大相径庭的《云南》封面印样出现在面前时,每个在场盯印的人脸上都挂上了五彩斑斓的黑线——这很难评。
于是,印制、设计师、印厂调图主任和车间质量主管齐齐上阵,为了解决封面主色调与图片色、纸张底色互相干扰的问题,一遍遍调整颜色数据、试印、再调整、再试印……当印制终于揣着满意的印刷样张离开印厂时,二环已经不堵车了。
甩不了一点手的老板
在整个项目组高歌猛进的路上,不能缺少从没当过甩手掌柜的劳模型领导。
虽然总是在猛猛催进度(才不是为了KPI),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质量大于一切”的出版准则。
感谢老板,此处省略10000字。
最终呈现:大部头旅行指南,也有Chill的一面
当首印样书抵达编辑部时,大家抚摸着封面——对,就是这样,甚至比我们想象得还要好。
云南的封面选用了抚仙湖,蓝与粉碰撞出云南温柔的底色,chill感油然而生。
四川的封面当然要留给民间文旅推广大使“花局”。
河南的封面金灿灿的,温暖又淳朴。麦田之上,是矗立千年的北宋皇陵石像生。
北京的封面,则采用景山公园亭台楼阁的华丽彩绘,彰显这座城市的皇家气象。
翻开内页,你会看到:
多元新潮的旅行主题:少数民族伙伴们的OOTD、户外活动的详细装备,云南全省泡汤攻略,火辣辣的川味特调,国宝圆滚滚赏“猫”贴士,老北京胡同漫游,寻访中原古都……足不出户,就能对当地如数家珍——
长短不一的靠谱旅行线路:短线和长线并重,要浅尝辄止,还是深入探访,你说了算
住好、吃好,手信也不能少:重返Y2K手账攻略时代
热门食宿划重点:上弹幕!让每个泡泡糖方框告诉你哪里有的吃,哪里有的玩
有趣的背景文化信息穿插其中
特别策划经典多样的City Walk
附赠目的地书影和旅行者推荐等栏目
脑洞大开的“数说”告诉你昆明有几家菜市场、
自贡每年肉兔吃多少只、
玉溪米线节持续多少天……
那些曾被我们以为终将消逝的、笨拙而滚烫的旅行叙事,正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亲爱的旅行者,当你翻开这本书,我们祝愿你,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永远保留探索的勇气,永远探索不设限。
那么,这就出发吧!
做書首发
点击图片购买本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