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为了博眼球,追求收视率,抗战神剧层出不穷。怎么用最快速度识别一部“抗日神剧”?以后看电视,不用等“手撕鬼子”或者“包子雷”出场,只要你看到剧里我方战士抄起下面这三把枪,就可以毫不犹豫地拿起遥控器换台了。
第一把:英伦绅士——司登冲锋枪
这枪长得其貌不扬,一根铁管加个枪托,造价低廉,被英国人戏称为“水管工的杰作”。但它的身份可金贵着呢:正儿八经的英国货,1941年中后期才投产。
为啥是神剧标志?
一时间不对:它大规模装备英联邦军队和欧洲抵抗组织都得等到1942年及以后了。1945年之前,它几乎不可能出现在远东战场,更别说万里迢迢、重重封锁之下批量装备给敌后作战的八路军、新四军了。那时候咱们的敌后武装,能凑出足够的“汉阳造”和“老套筒”都是奢望。
二是渠道不通:抗战时期,盟军对华援助的轻武器主要是美式的,比如M1903春田步枪。英国自己的装备都紧张,基本没有通过正式渠道向中国提供过司登冲锋枪。
第二把:芝加哥打字机——M1汤普森冲锋枪
这把枪名气太大,黑帮和美军的标志性装备,火力猛,造型帅。也正因如此,它成了神剧导演们的最爱,恨不得给炊事班班长都配上一把。
但汤普森在二战初期是出了名的贵,工艺复杂,成本高昂。1941年一把汤普森要200美金,同时期一辆家用轿车才800美金。当时咱们八路军、新四军的经费何等困难?子弹都得数着用,根本不可能土豪到大规模列装这种“奢侈品冲锋枪”。
抗战前期和中期,有极少量汤普森通过特殊渠道流入中国,但主要是在军统等特务机关手中,用于城市行动,绝非一线部队的制式装备。而且请注意,早期流入中国的基本都是M1928或M1928A1型,特征是那个标志性的前置握把和枪机上的延迟机构。
而神剧里经常出现的是M1或M1A1型(简化版,取消了前置握把和枪口补偿器),这型号1942年才投产,1943年才开始大量出现在太平洋战场。它出现在中国敌后战场,又是赤裸裸的“时空错乱”。
第三把:未来战士——带高倍光学瞄准镜的狙击枪
这个最夸张。剧里经常出现我军战士举着一把装着现代高倍率瞄准镜的步枪,在八百米外一枪干掉鬼子机枪手。
二战时期,狙击战术确实存在,德军和苏军都有优秀的狙击手。但当时的狙击镜普遍倍数低、视野窄、工艺粗糙,和今天我们在游戏里看到的那种高清、大倍率、带密位点的先进光学瞄准镜完全是两码事。
对于缺乏重工业基础、所有装备几乎全靠缴获的中国军队来说,专业的狙击步枪和昂贵娇气的瞄准镜是绝对不敢想象的奢侈品。
即便有,也绝对是极个别从日军手中缴获的九七式狙击步枪(配备的是2.5倍或4倍的低倍率瞄准镜),会被当成宝贝,绝不会像神剧里那样普及。
为啥神剧偏爱这些枪?说白了,就是不用心。道具组为了图省事(可能觉得这些枪造型好看、有辨识度),或者根本缺乏基本的历史考据精神,直接从别的民国剧、二战剧道具库里拿来就用,完全不顾及时间、地点和历史的真实性。
他们忽悠不了军迷,但却误导了无数普通观众,让大家对那段艰苦卓绝、靠“小米加步枪”取胜的悲壮历史,产生了严重的误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