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折叠屏、智能座舱、三折手机同时出现在用户生活,设计如何打破设备边界,创造统一的生命感?”
在HarmonyOS NEXT 5.0掀起“和谐美学”风暴的9个月后,其背后的灵魂人物——华为终端BG首席UX设计师杨之言——将于IXDC2025国际体验设计大会上,以《面向全场景的HarmonyOS系统体验设计》为题,首次对外完整拆解华为打通“亿级设备生态”的设计密码。
01
行业先锋的探索之路:从实践到洞见
跨领域的实践经历
从主导华为EMUI到鸿蒙多代系统设计,搭建起覆盖手机(Mate/Pura 系列)、手表、智慧屏、PC、智能座舱(智选车5界)的鸿蒙家族化设计体系;精心打造鸿蒙环视觉符号,为Harmony Design设计语言筑牢根基。
理论与成果的沉淀
带领团队斩获39项国际设计大奖;构建起坚实的技术壁垒,凭借空间计算、传感器融合等技术支撑的引力动效、中轴对称等设计,构筑起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体验护城河。
突破性的实践工具
搭建多设备统一设计系统,借助分布式能力等整合交互框架,让设备间切换实现 “零学习成本”;提炼出光、行、彩、力、时、空六大设计维度,将 “和谐美学” 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执行标准。
“当技术试图标准化一切时,人类对 “和谐” 的直觉理解、对 “克制” 的价值坚守是破局同质化的终极武器。” ——杨之言实践总结
02
体验突围战:在多终端浪潮中坚守人性微光
从矛盾到破局:鸿蒙实践的深刻洞见
当用户生活被手机、平板、智慧屏、车机、折叠设备等众多智能终端包围,如何让设计跨越设备边界,提供浑然一体、流畅自在的体验?他结合在设计领域的多年探索与积累,深度剖析了如何以人类 “感知力” 破解体验割裂与设计同质化困局,并以设备共生三原则为实践提供清晰路径,揭示了守护人性微光在设计中的关键价值:
技术迭代带来效率飞升的红利,却因多终端繁杂引发体验割裂隐患,同质化设计更是让独特性渐失踪影。
人类的独特 “感知力”(场景洞察、人性理解与人文温度)是破局关键,为技术的强大赋能找准方向,赋予设计可感知的人类体验印记:场景化设计打破壁垒,如尊界S800智慧座舱在移动 “第三空间” 平衡安全与娱乐,MateBook Fold依循人类行为习惯重构交互逻辑;人性洞察驱动创新,三折叠手机基于握持姿势与视觉追踪定义布局;技术始终服务人文,分布式能力呼应 “无缝流转” 本能,隔空操作探索坚守 “减少认知负荷” 逻辑。
设备共生设计三原则为实践导航:连续性(任务跨设备接续)、一致性(交互逻辑普适)、克制感(技术隐形化)。
03
参会三大核心收获:从认知到行动
1.认知升级:人类价值在于定义 “和谐” 标准,鸿蒙环是设备关系的精神锚点;设计师从界面美化者进化为场景关系架构师。
2.实战工具:掌握设备共生设计三原则,即连续性(任务跨设备接续)、一致性(交互逻辑普适)、克制感(技术隐形化)。
3.心态重塑:接受技术限制,在AI生成界面泛滥时,坚持通过物理传感器数据验证设计人性化程度;放大 “不完美” 价值,折叠屏铰链的机械声、旋钮阻尼感等真实反馈是建立情感连接的关键。
04
即刻锁定万物互联时代的“和谐设计”探索席位!
IXDC2025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时间:2025年10月29日-11月1日
▸地点: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05
为何这是2025年设计领域最值得体验的前沿探索?
感受多端协同魅力:体验鸿蒙多设备任务中心(手机 / 车机 / PC协同),领略设备无缝联动的流畅体验;触碰引力动效引擎的物理仿真设计,感知技术与人文融合的细腻质感。
探索未来设计方向:当新兴终端不断涌现,如何延续 “减少认知负荷” 的核心哲学?这一命题的思考,将为设计创新提供新视角——既要让新终端与现有设备无缝协同、实现用户 “零学习成本” 切换,又要贴合人类感知习惯破解交互难题,更需以技术隐形化守护和谐美学,让新兴终端延续设备共生的流畅自在。
IXDC2025,10月相约北京
与杨之言一同在技术浪潮中笃定前行,
定义万物互联新范式!!
来源 | IXDC国际体验设计大会
设计|赵磊
编排|黄春燕
终审|苏菁
点这里,学习更多设计知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