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的中国大地,正是满清封建统治最为黑暗腐朽的时期,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加剧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蚕食掠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保皇派,欲借助皇帝光绪之力进行资本主义改良,最后遭到残酷镇压。中国的民主革命一时间仿佛没了方向。
1901年夏,一名16岁的少年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决定自费去日本学习,他就是本文所述主角——邹容。1885年邹容出生于重庆的一个富商家庭,但他没有纨绔习气,而是富而思进、追求真理。1901年他到成都参加官费留学的考试,因不满科举制度被人诬为“聪颖而不端谨”,官费留学资格被另外的富家子弟顶替,就自费去留学。1902年春,邹容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同文书院学习。在这期间,邹容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新书籍,如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卢梭的《民约论》、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约翰穆勒的《自由原论》,以及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历史书籍。邹容所憧憬的是欧美民主共和国。
邹容
邹容一边学习,一边积极地参加留日学生的反清宣传,不久被迫离开日本,于1903年春回到上海。他回国后,加入蔡元培、章太炎等人主持的爱国学社,积极参加拒俄运动。
邹容在日本时,已着手撰写《革命军》,回到上海后,即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革命军》的最后定稿上。1903年5月正式出版,章太炎为之作序,章士钊为它题签。就这样,年仅18岁的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写成《革命军》一书,旗帜鲜明地回答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为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敲响了丧钟,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吹响了号角。全书2万多字,共分七章叙述:一、绪论;二、革命之原因;三、革命之教育;四、革命必剖清人种;五、革命必先去奴隶之根性;六、革命独立之大义;七、结论。
革命军
这部被誉为中国近代《人权宣言》的公开问世,吓得清政府惶惶不安,勾结帝国主义查封了爱国学社和《苏报》,逮捕了章太炎和邹容等人,这就是1903年震惊中外的“苏报案”。邹容在狱中受尽凌辱,于1905年死于狱中,年仅20岁。
邹容虽然牺牲,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革命军》出版后,翻印流传极广,风行海内外。据估计,它在辛亥革命时期,共印了20几版,总印数超过110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销售量的第一位。孙中山十分重视《革命军》的作用,他在《革命原起》一文中追述说:《革命军》一书,宣传革命,“华侨极为欢迎,其开导华侨风气,为力甚大,此则革命风潮初盛时代也”。
邹容纪念碑
《革命军》一经出版,启迪了一代爱国志士走上反清革命的道路。如炸清政府五大臣的著名烈士吴樾,得到《革命军》后“三读不置”。四川著名会党首领佘英,在家乡沪州读到邹容的《革命军》和陈天华的《警世钟》“大受感动”。
邹容的《革命军》同样感动了中国近代史上两个最为举足轻重的人物,一个是蒋介石,蒋介石看完邹容的《革命军》那叫夜不能寐。另外一位是毛泽东主席,少年时期的毛泽东看完了《革命军》同样深受触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赞其为“青年革命家”。这就是一个需要热血的时代,邹容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唤醒了沉睡中的民众,他的死,重于泰山。
邹容纪念碑
我认为邹容的精神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邹容的《革命军》就是那个时代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100多年来,我们缅怀、研究先辈,就是要在先辈用鲜血和生命缔造的伟大祖国基础上,迎难而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