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海洋经济稳步发展,在2024年突破10万亿元后,今年一季度海洋生产总值超2.5万亿元,同比增长5.7%,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蓝色引擎”。
与此同时,政策密集出台支持海洋经济发展,深海科技被写入工作报告并列入国家未来产业,广东、上海等城市也相继提出海洋经济发展规划。
在此背景下,麦哲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有望超过13万亿元,其中深海科技占比预计将超25%。
![]()
本期梳理深海科技产业链公司,根据关联度及最新数据,筛选出市盈率TTM处于行业平均水平之下的10家公司,供大家研究参考。
市盈率TTM构建了可靠性与动态性的估值参照体系,低于平均水平,一般可以认定其具有相对低估性。
注意:以下内容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研讨。
第一家:中国海油
细分领域:原油与天然气业务
市盈率TTM:9.34
深海科技:在深海钻井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 “奋进号”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并涉及海上风电、海洋氢能等领域。
第二家:海油工程
细分领域:海洋油气开发工程、液化天然气、冶炼工程等
市盈率TTM:11.2
深海科技:参与多个深海油气开发工程重大项目,2000米级吸力锚设计建造打破国外垄断,并具备高达 3000 米级的水下工程作业能力。
第三家:润邦股份
细分领域:高端装备与环保业务
市盈率TTM:12.04
深海科技:专注深海工程特种装备,成功实现了4000吨级、3000米级深水级海洋工程起重机国产化替代,并在海洋船舶、海洋风电装备制造领先。
第四家:南钢股份
细分领域:钢铁专用板材
市盈率TTM:12.79
深海科技:国内最大船舶海工用钢供应商,深海耐蚀钢载人潜水器,高强度海工板应用于“蓝鲸一号”等超深可燃冰钻井平台,并在海底管道用钢领域市占率领先。
第五家:中集集团
细分领域:物流及能源行业设备与解决方案
市盈率TTM:13.15
深海科技:中集来福士制造的“蓝鲸1号” 与 “蓝鲸2号” 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实现可燃冰开采,并参与FLNG装备制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
第六家:亨通光电
细分领域:通信线缆及配套
市盈率TTM:14.32
深海科技:国内唯一一家通过海缆国际海试的公司,交付单个国际项目超1000KM的厂家,相关复合海底电缆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第七家:时代电气
细分领域:轨道交通设备与新兴装备
市盈率TTM:16.1
深海科技:拥有6000米级工作级水下遥控机器人,3000米级别多功能深海挖沟埋缆机器人,并承担国家深海采矿关键项目,提供关键电力变换及动力驱动装备。
第八家:中天科技
细分领域:通信线缆及配套
市盈率TTM:16.81
深海科技:全球前三的海底光缆供应商,具备 “海底光缆-接头盒-分支器” 全产业链自主技术,水下机器人产品线覆盖1000至6000米级作业场景。
第九家:金风科技
细分领域:风机制造与风电服务等
市盈率TTM:19.87
深海科技:2023年成功并网了全球首台16MW海上风电机组,曾连续两次刷新单台风机日发电纪录,并参与了多个深远海风电项目。
第十家:中海油服
细分领域: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
市盈率TTM:19.98
深海科技:拥有 “海洋石油982” 等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领先的深水水下机器人和高压注水设备,在海洋油气、可燃冰开采方面实力强大。
![]()
从油气开采、高端装备制造到海底通信、清洁能源开发,上述企业依托各自技术,从产业链各环节切入深海科技,且目前市盈率TTM较低,存在一定的低估性。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持续发展,深海科技正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上述企业也有望迎来新的增长。
*提醒:市场波动大,且市场竞争激烈,警惕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信息来源:智牛韬略。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