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粹主义和爱国主义如何界定?是不是老百姓的爱国主义情绪,都是民粹主义?
这是下午的时候一个网民,向我提出的问题。
截图
民粹主义与爱国主义的核心界定
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价值取向、对待群体的态度以及行为逻辑,具体可从以下角度区分:
1. 爱国主义
核心内涵:基于对本国历史、文化、制度的认同与热爱,强调国家利益与民族尊严,同时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与文化多样性。
关键特征:
倡导理性的国家认同,反对极端化;
主张通过建设(如发展经济、完善社会)增强国家力量,而非排斥外部;
尊重个体权利与多元声音,不将“爱国”作为唯一评判标准。
2. 民粹主义
核心内涵:以“人民”名义反对精英或外部势力,常通过情绪化、对立化的叙事获取支持,本质上是一种简化复杂问题的政治动员方式。
关键特征:
制造“人民 vs 敌人”的二元对立(如攻击知识分子、移民或外国);
否定多元价值观和制度理性,依赖领袖个人魅力或极端口号;
经常借“爱国”之名行排外、专制之实,损害社会包容与法治。
老百姓的爱国主义情绪不等于民粹主义
正常的爱国主义是对国家的朴素情感,表现为遵守法律、维护公共利益、传承文化等,这种情绪是社会凝聚力的基础,与尊重他人、理性包容并不矛盾。
民粹主义的误区:若将爱国异化为“排外”“非黑即白”的极端行为(如攻击持不同意见者、歧视外国文化、爱国必须走“邓稼先”式“华山一条道”),或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利用来煽动对立,则可能滑向民粹主义。利用转基因话题分裂社会,就是典型案例。
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爱国主义是建设性的、包容的,而民粹主义是破坏性的、对立的。绝大多数老百姓的爱国情感是健康的,不属于用U型锁砸日本车的民粹主义分子。
纳粹主义的确是极端化、破坏性的民粹主义典型体现。
以下是具体补充说明:
纳粹主义与民粹主义的关联
纳粹主义(Nazism)以极端国家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为核心,将“雅利安民族”神话为至高无上的存在,通过制造“德意志民族被压迫”的叙事,煽动民众对犹太人群体、少数族裔及其他国家的仇恨。这种将某一群体极端神圣化,同时妖魔化“敌人”的做法,本质上是民粹主义“二元对立”逻辑的极端延伸。纳粹通过操纵群众情绪、否定多元价值、鼓吹领袖崇拜,将德国推向对外侵略与种族屠杀的深渊,最终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灾难。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确实存在纳粹主义思潮,尽管不是主流。国家主义至上+民族主义至上就是纳粹主义的外在典型。
纳粹主义的破坏性特征
1. 极端排外与种族清洗:纳粹将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族裔视为“劣等民族”,系统性实施迫害与大屠杀,公然践踏人权与文明底线。
2. 极端国家主义驱动战争:以“民族复兴”为名发动对外侵略,将德国拖入二战泥潭,不仅造成本国生灵涂炭,更给世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网络也有人拼命鼓吹【宁愿华夏十亿坟,也要……】
3. 反智与专制统治:通过控制舆论、镇压异见,摧毁民主制度,将国家机器异化为实现极端意识形态的工具。
纳粹主义披着“爱国”与“民族至上”的外衣,实则是对爱国主义的扭曲与背叛。它以短期的狂热掩盖长远的危害,以群体的名义剥夺个体的权利,充分暴露了极端民粹主义的破坏性本质。历史教训警示我们,真正的爱国主义必须建立在理性、包容与尊重人权的基础上,警惕以“人民”之名行伤害之实的极端思潮。
何祚庥院士
何祚庥院士反对民粹主义且爱国。
以下是相关例子:
反对激进思潮,坚持理性判断: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社会上出现一些激进思潮,很多人盲目跟风陷入狂热。但何祚庥没有被这种情绪裹挟,他始终从科学与理性的角度出发看待各种问题,不随波逐流,有力地回击了可能滋生的民粹主义。值得一提的是,何祚庥院士利用组织上的信任,保护和推荐了100多名“”两弹”科学家。
批判极端言论,倡导理性分析:在对待民营经济的问题上,有人片面地将经济下滑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某一方,这种简单归因、煽动对立的言论是民粹主义的典型表现。何祚庥指出,民营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受到国内外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给个别群体或言论,强调要理性分析,通过科学的政策引导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投身“两弹”研制,为国防做贡献:何祚庥在1956年应钱三强的邀请,进入近代物理研究所工作,先后参与了我国氢弹和原子弹的研究,为氢弹的材料、原理和构型等难题的攻克打下重要基础,在“两弹一星”战略性国防科技项目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是他爱国情怀的重要体现。
揭露伪科学,维护科学尊严:1995年起,何祚庥响应国家号召,参与揭露各种伪科学、伪气功等,他与中国科普所原所长郭正等成立“科技打假资金募集小组”,致力于打击科技欺诈、遏制学术不端,通过维护科学的尊严和正常秩序,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需要一个澄清事实。
何祚庥院士作为资深科学家,始终以实事求是为原则,他对科技领域的讨论向来基于专业理性,绝非否定中国整体科技成就。关于他提及的“现代医疗器械运用的物理原理为0”,需要结合语境准确理解:按照原文,这一表述的核心是针对我国在部分高端医疗设备核心物理原理原创性突破上的短板进行客观指出,而非否定中国医疗科技的整体发展,更不是所谓的“夸大其词”。
从事实来看,我国医疗科技近年来在应用转化、工程制造等方面进步显著(如前文提到的相控阵CT、5T磁共振等),但在一些底层物理原理的原创性探索上,确实仍存在对国外技术路径的严重依赖。例如,CT的核心物理原理基于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由国外科学家首创),磁共振成像(MRI)基于核磁共振物理现象的应用(核心原理源于国外基础研究)。
何祚庥院士的这一提醒,本质上是从科学家的责任感出发,呼吁重视基础物理研究对医疗科技的源头支撑作用,推动从“技术跟随”向“原理原创”突破,这恰恰是对中国科技长远发展的负责态度,也是爱国科学家求真务实精神的体现。
这种基于专业视角的客观分析,与否定中国科技成就的错误言论有着本质区别。它根本就不是“唱衰”,而是为了更好地找准短板、聚力攻关,最终实现医疗科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跨越,这正是科学家以理性态度推动国家进步的生动体现。
何祚庥院士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与科技事业的实干家。
无论是投身“两弹一星”研制,为国家筑牢国防安全屏障;还是多年来揭露伪科学、维护科学尊严,守护国家科技发展的健康生态;亦或是以严谨、理性的态度指出我国在现代医疗器械底层物理原理研究上的短板,呼吁加强基础科研创新,其出发点始终是为了推动国家科技事业长远发展。这些行动充分彰显,他不仅从未打击爱国热情,更是用专业与担当践行着深沉的爱国情怀,以科学精神和务实态度,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