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几天,又一家装巨头轰然倒塌。
7 月 17 日,一则 “靓家居创始人曾育周坠楼身亡” 的流言,在圈子里不胫而走。
但是圈子外的很多人还毫无察觉,7 月 18 日中午,靓家居的直播间仍在积极推销其 “焕新家装节” 活动,看上去也好好的。
没过几天,7 月 21 日,靓家居微信公众号发布了债权登记公告,称靓家居相关公司于 2025 年 7 月 18 日宣布停止经营,请各债权人前往对应公司联络点登记债权。
而靓家居总部,已经人去楼空,外面围满了与靓家居签合同、如今已经停工的业主,前来讨个说法。
创立二十多年、拥有上百家门店的家居巨头,五天内倒下,靓家居惨淡谢幕,在家居产业里不是孤例。
甚至本月内,就有两位家居巨头掌舵人坠楼。
在 “曾育周坠楼身亡” 流言传开十天后,又传出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坠楼身亡的消息。
一、行业领袖接连出事
2025 年,家居行业进入艰难时刻。
先是 5 月 16 日,红星美凯龙实际控制人车建新被采取留置措施。据红星新闻报道,此次调查或与其早年在云南拿地的问题有关。
车建新是家居行业的传奇人物,从常州的一个小木匠起步,一路打造出红星美凯龙这个家居卖场帝国,巅峰时身家超过 600 亿,多次登顶 “中国家居首富”。
两个月后,7 月 24 日,成都家居卖场巨头富森美发布公告,其创始人、董事长刘兵因个人原因被监察机关留置。
刘兵和车建新、汪林朋并称家居卖场 “三巨头”,他被称为 “最佛系” 的家居老板。20 年来,富森美只在成都开了两家店,却凭借着稳健的经营,年利润高达 7 亿,租金回报率超过 10%,被业界称为 “包租王”。
在这之前,刘兵给人的印象一直是低调、保守、克制。但在行业大环境的冲击下,即使是最稳健的他,也没能独善其身。
仅仅三天后,7 月 27 日,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坠楼身亡的消息传出。
据中国房地产报报道,居然智家内部人士证实了该消息,“是今早离开的,现在还在调查中,但具体细节尚未公开。”
居然智家在 7 月 28 日晚发布公告,称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 CEO 汪林朋在家中不幸身故,并未透露具体原因。
而就在 5 天前,7 月 23 日,居然智家刚发布公告,汪林朋已解除留置,变更为责令候查措施,回到工作岗位正常履职。
从被留置调查到坠楼身亡,汪林朋的命运在短短几个月内发生了巨大转折。
回溯到今年 4 月 18 日,居然智家公告称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采取留置措施。当时,居然智家强调公司经营正常,但消息一出,还是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动。
汪林朋被留置的具体原因并未公开披露,但结合行业背景和公开信息,或与多重争议相关。汪林朋有着 “双重身份”,曾是国家商业部体制内干部,后来成为上市公司掌舵者,在政商两界频繁穿梭。
汪林朋掌舵的居然智家,一直面临 “发展靠举债,利润全分红” 的质疑。公司的转型之路也并不顺利,智能家居业务投入巨大但回报有限,线上平台 “洞窝” 未能有效对冲线下卖场的萎缩。
在不到 4 个月的时间里,汪林朋从被留置到坠亡,他的离去,给居然智家留下了诸多未解之谜,也让家居行业的未来更加扑朔迷离。
而在汪林朋坠楼的十天前,7 月 17 日凌晨,广州靓家居的创始人曾育周从办公楼一跃而下。
前一天,他还在公司微信群留言:“我对不起大家。” 再往前,他在朋友圈写下:“没有退路,坚持就是胜利 。”
曾育周被称为 “整装校长”,是广州家装圈的精神领袖。他出身贫寒,靠搬砖起家,一手建立起靓家居这个家装帝国,还创造了 “按平米计价” 的整装新模式。
在行业的黄金时代,靓家居一路高歌猛进,门店数量一度超过 160 家。但从 2024 年起,随着房地产市场的持续低迷,靓家居资金链吃紧,门店接单量骤降,大量应收账款积压。2025 年初,付款周期拉长至六个月,供应商集体催债。
7 月,靓家居正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曾经辉煌一时的家装巨头,就此落幕。
二、家居行业的黄金时代
曾几何时,家居行业也是一片繁荣景象。
从 2009 年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商品房销售面积逐年攀升。每一套新房的交付,都意味着一次大规模的家装、家具、建材采购,家居行业迎来了属于自己的 “黄金十年”。
在这期间,红星美凯龙、居然之家、富森美等家居卖场巨头迅速崛起,欧派、索菲亚、尚品宅配等定制家居企业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佛山、成都、济南等地形成了成熟的家居产业带,成为 “中国制造” 的典范。
以佛山顺德为例,这里是中国家居产业的核心区域,产业链上下游配套齐全,生产一个衣柜,从最基础的钉子到板材,都能在本地解决。“设计、打样、下单” 一气呵成,高效的产业协同让佛山成为 “定制家居第一城”,产品畅销国内外。
资本也纷纷涌入这个充满潜力的行业。2017 年,定制家居企业掀起上市潮,欧派家居、索菲亚、志邦家居、尚品宅配等企业先后登陆资本市场,一批家居行业的企业家登上福布斯富豪榜,风光无限。
2019 年,居然之家更是完成了一次 “蛇吞象” 式的借壳上市,估值一度突破 800 亿,成为家居行业的资本传奇。
那时候的家居行业,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行业内的从业者们,都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憧憬。
三、盛极而衰的行业悲歌
但繁华过后,往往是落寞。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持续深入,2021 年,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 17.94 亿平方米的峰值后,开始掉头向下。到 2024 年,这一数字降至 9.6 亿平方米,相比 2021 年近乎腰斩。
家居行业作为房地产的下游产业,与房地产市场紧密捆绑,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对家居行业的冲击是致命的。
据国家统计局与中家协数据显示,2025 年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家具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但利润却下降了 40.1%,利润率仅为 2.5%,创下近十年新低。这意味着,企业虽然在努力扩大销售规模,但利润却越来越薄,甚至陷入亏损的境地。
全国范围内,大量家居门店空置,建材城冷冷清清。曾经热闹非凡的家居卖场,如今门可罗雀,不少区域贴出了 “十年包租”“租金减半” 的招租广告,却依然无人问津。
即使是行业内的龙头企业,也难以抵挡这股寒意。
红星美凯龙,这个曾经的家居卖场 “航母”,2025 年第一季度资产负债率高达 58.06%,债务总额达到 676.54 亿元。旗下的长沙韶山店,这家 2005 年开业、曾经日均客流破万的老牌商场,也在 6 月底正式闭店,人去楼空,徒留一片萧条。
居然智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寻求转型,居然智家在 2024 年更名为 “居然智家”,大力押注智能家居领域,三年来投入超过 40 亿元。但新业务的毛利率仅为 15%,远低于传统业务的 63%,收入占比也不足 12%,投入产出严重失衡。
线上平台 “洞窝” 的发展也未达预期,未能有效弥补线下卖场萎缩带来的损失。再加上为了留住商户,居然智家实施租金减免政策,进一步压缩了公司的收入空间。
而那些曾经快速扩张的家装企业,在市场寒冬中更是举步维艰。
以靓家居为例,前些年采取了 “低毛利换规模” 的激进扩张策略,门店数量迅速增加。但这种扩张模式,在房地产市场下行的冲击下,弊端尽显。
靓家居过半业务依赖毛坯房整装,新房销售不景气,房企资金链紧张、交房延期频发,直接导致靓家居的主营业务大幅萎缩。而大量门店的运营成本、员工工资等刚性支出,让公司的财务压力与日俱增。
为了吸引客户,靓家居在直播间推出各种低价套餐,如 “688 全包”“0 元设计” 等,但这些营销策略并未带来预期的业绩增长,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亏损。
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如同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靓家居的头顶。最终,在内外交困之下,靓家居轰然倒塌,创始人曾育周也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四、行业崩塌下的众生相
家居行业的崩塌,影响的不仅仅是那些行业巨头和企业老板,更有无数身处其中的小人物。
走进曾经热闹非凡的佛山顺德家居产业带,如今看到的是一片萧条景象。厂房空置,机器停止运转,裁员的消息不绝于耳。
一位板材厂老板无奈地叹息:“今年我们厂一年接的订单,还不如 2021 年一个月的。” 订单减少,收入锐减,为了维持工厂运转,他不得不削减成本,裁员、降薪成了无奈之举,但即便如此,工厂的生存前景依然黯淡。
一家做五金配件的工厂负责人也大倒苦水,他的客户不是破产就是停产:“以前年初排产能排到国庆,现在根本不排,先活着再说。” 在市场的寒冬中,他只能苦苦支撑,期盼着行业能有回暖的一天。
不仅是工厂,家装平台也纷纷陷入困境。
被称为 “家装第一股” 的东易日盛,在北京总部清空办公室,资产被司法拍卖;字节跳动旗下的 “住好家” 项目停摆;贝壳的 “圣都装饰” 停止接单;“住范儿” 暴雷,用户维权不断……
家装行业的信任危机全面爆发,消费者不敢轻易交钱装修,“交钱装房就像买彩票”“大品牌也靠不住”,成为了消费者心中的无奈之语。
平台难做,工人的日子更不好过。一位广州的包工头说:“现在一个月做两单就是好月,前几年一月干十几单。” 收入大幅减少,让许多工人的生活陷入困境,为了生计,他们不得不四处寻找零散的活儿,甚至转行去做其他工作。
曾经靠 “低价引流 + 高价增项” 模式赚得盆满钵满的整装公司,如今也失去了市场。消费者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不再轻易相信那些营销套路,整装公司的流量大幅下滑,经营难以为继。
就连靠装修笔记引流的小红书家居 KOL,也开始纷纷转行,做起了宠物、美妆甚至出海咨询等其他领域的内容。在行业的寒冬中,他们也不得不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
五、行业的未来在哪里?
家居行业的寒冬,似乎还看不到尽头。但在危机之中,也并非没有一丝曙光。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房地产市场的增量在减少,但存量房市场依然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居住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旧房改造、局部翻新等需求逐渐显现。家居企业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市场趋势,调整业务结构,或许能够找到新的增长点。
同时,智能家居、健康家居等新兴领域,也被视为家居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家居产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便捷、舒适、智能的生活体验。而健康家居概念的兴起,也符合当下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
但要实现转型,并非易事。家居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技术升级和市场推广,还需要培养专业的人才,调整经营策略。在当前行业整体资金紧张、市场信心不足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此外,家居行业也需要重建消费者的信任。通过规范行业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服务水平等方式,让消费者重新相信家居企业,愿意为家居产品和服务买单。
对于那些陷入困境的企业来说,如何妥善处理债务问题、员工安置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在行业的洗牌过程中,一些企业或许会被淘汰,但也有一些企业能够通过自救、重组等方式,顽强地生存下来,等待行业复苏的那一天。
家居行业,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未来的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也孕育着无限的可能。只是,在这场行业的大变革中,又有多少企业能够成功突围,又有多少家庭的装修梦想能够重新起航,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