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徕芬CEO叶洪新,与其“发飙”,不如“致敬”雷军

0
分享至

文:互联网江湖 作者:刘致呈

徕芬 CEO 叶洪新怼前员工的“闹剧”,草草结束了。

徕芬CEO删除怼前员工言论,并在微博表示:“翻篇。志不在此,在星辰大海。”博主 @楼斌Robin也表示:“风波就到这吧。”

没有往日舆论场里的“大瓜”继续爆料,也没有对薄公堂的的剑拔弩张,双方最终选择了妥协。

对于徕芬而言这个结果,似乎还不错。

毕竟,身为老板看到自家产品被质疑,气不过发文很正常。人之常情可以理解,这个时候CEO到前台,“开撕”前员工,还有了舆情,此时止戈也似乎是及时止损。

但舆论风波里,没有赢家。

复盘来看,这次的风波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开怼前员工“风波”后,徕芬赢了吗?

事情的起因是一则媒体评测。

叶洪新转发测评博主楼斌发布的徕芬剃须刀与飞科对比的视频,并且质疑:“看来有瓜吃了,徕芬剃须刀竟然打不过飞科?……收钱办事没问题,但不能没有良心。 ”

随后再次细数前员工潘坚(楼斌的哥哥)相关问题。并提到,潘坚勾结徕芬内部员工,一期0成本内容合作,但对公司报价50万元(已收款),被公司发现后才永久解除合作。

如果说骂媒体“没良心”,是义愤填膺,那么向前员工“开炮”,就有那么点“家丑外扬”的意思了。

CEO亲自下场,多少有那么点不体面。

首先,对接媒体这事儿是个舆情工作,本来不该老板亲自来做,除非老板是资深公关、媒体出身.但百度百科显示,叶洪新,1986年出生,浙江丽水人,初中学历,并没有相关履历。

虽说叶洪新敢于直言,颇有钟睒睒怒怼某音的风范,但在这事儿上可能还是有些欠考虑。

第一,叶洪新“开炮”,尴尬不是媒体,而是公关部。甚至直言:“自媒体收钱办事没问题,但不能没有良心”。

这话公关听了恐怕直挠头:“这话能放到台面上讲?企业形象还要不要了?”

CEO代表企业形象,企业价值观。老板对外讲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带来影响,一顶价值观不正的帽子扣上来,也难免就会给人口舌的机会。

从广大吃瓜群众的角度看,可能难免心生疑问,徕芬这家企业到底有怎样的价值观?难道那些网上偏向徕芬的评测,都是“收钱办事”?

第二,从做PR工作的角度来看,CEO微博开怼,容易把事态扩大化,很容易让后续发展不受控制。

企业创始人、CEO的标签势能很强,特别是徕芬这样的C端有广大用户的品牌,所以,CEO微博开怼前员工也好、开怼媒体也罢,本身就是传播势能很强的舆情事件。

如果再加上吃瓜群众的推波助澜,事情闹大了,对徕芬也是一种伤害。

这次舆情,也隐约涉及到了投资人、老团队以及分钱的问题,已经有了往徕芬经营、业务上延伸的趋势,再闹下去,双输的局面可能会更惨。

也因此,适可而止,及时止损是最优解,还好徕芬意识到了这一点。

老板下场引发舆情,这事儿本身就值得反思。

从一开始的质疑评测内容,徕芬其实是占理,但叶洪新不断升级态势,反倒是陷入劣势。

比如,叶洪新还称,潘某在与徕芬非愉快“分手”后,因为对徕芬信息的掌握,开始服务徕芬竞品,反向攻打徕芬牙刷业务,且非常成功。

这就不单单是舆情争议了。涉不涉及友商“不正当竞争”的问题?这样的事情,以前有过是不是还有?PR、法务,要不要向友商“开炮”?

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CEO出面,相当于“大炮打蚊子”,成本不低,关键还没什么效果。

客观来看,这事儿的处理,其实还是需要把PR工作前置,把业务的还给业务,把公关的还给公关。专业的事儿,还是由专业的人来干。

找第二曲线?叶洪新还得学雷军

这波徕芬舆情风波,说穿了源头还是与业务相关。

叶洪新怒怼自媒体博主楼斌Robin,说到底还是不满评测视频中,对徕芬剃须刀产品的观点,剃须刀这个品类为啥重要?

可能是因为徕芬迫切想要找到第二曲线。

但从商业逻辑上看,电动牙刷、吹风机赛道能跑出来,剃须刀行业未必就能跑出来。

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剃须刀这个品类没有“消费红利”。



剃须刀之所以没有“消费红利”,是因为它只能做一把更便宜、剃得更干净的刀,而这一点飞科、飞利浦老将们已经做到位了,再往上,实在看不到技术迭代空间了,剃须刀核心技术(旋转式、往复式)十年几乎没变过;

吹风机之所以有红利,是因为它被戴森通过高速无刷电机重新定义了吹风机,从“吹干头发”变成了“做造型、晒颜值”,完成了市场教育。

前者是私密工具,后者成了社交货币。

徕芬吹风机能火,很大程度是站在戴森的肩膀上。

戴森已经把高速吹风机的消费热点炒了起来。

不过,戴森把马达和外观做到了极致,却标出了天价,无意中给国货留出了“花小钱也能精致”的叙事空档。

同时近年来,中国消费者越来越考虑性价比,徕芬顺势把高速吹风机技术降本做成“戴森同款体验五分之一价”。

再用小红书、抖音结合“精致懒”等消费潮流包装成流量,形成产品推广。

本质上是平台流量红利与女性悦己消费合谋—用户需要“性价比的精致”,徕芬正好提供了“不丢面的平替”。

电动牙刷当年兴起也有相似的外部红利,借的是“万物智能化”的风,像当初智能手环、智能音响等兴起,一切智能化成为了当时消费势能点。

所以吹风机,电动牙刷能走出来,看似是电机技术,背后是消费风向。

徕芬平替戴森能火,本质上也是消费降级风向使然,而剃须刀却借不到任何情绪与流量。

二是老牌剃须刀护城河太深,徕芬要想撬动,所需投入成本太高。

无论是飞利浦、傅锐、还是飞科,都是在电视时代成名的老将。

在当时智能手机还未普及的年代,得电视广告者得天下,就算没有风也能造风。

电视媒介时代,既能让一个人一夜成名,也能让品牌也能一夜登顶。

像小沈阳,再火谁能火过当年的小沈阳。

如今互联网年代,无法捧出当年的小沈阳:上到70岁老人,下到几岁孩童,人尽皆知;

也无法捧出一个品牌,把品牌名字焊在全国客厅里,让男人们不得不了解你,为你买单,飞科当年在央视的洗脑广告至今让人记忆犹新。

智能手机的出现,让全国人再也无法同时坐在电视机前,看着同一个节目,看着同一个广告。

更多的是,大家各玩各的,看着不同的推荐视频。

剃须刀老品牌继承了电视媒介的遗产,占据着消费者心智,俨然已经使其成为了品牌的护城河。

剃须刀本身又是一个低频且刚需的产品,平均更换周期3—5年,旧刀不坏就没人愿意多看一眼。

而且身为一个男人,太了解男人调性了,像剃须刀这种品牌产品,一旦用习惯了,根本懒得换。

说句难听的,如果不是为了见人,许多男人甚至不会刮胡子,所以又有哪个男的愿意去了解一个剃须刀新品牌呢?

可以说,品牌心智已经被焊牢了。

除非你有办法就像电视年代一样,对这群男人大规模洗脑。

现在徕芬要想通过媒介有效推广,要么通过短视频,要么通过电梯广告。

但这也有短板,那就是成本太高了。

短视频出圈要连续投dou+、买达人、做矩阵,一条真正的爆款往往是数百万预算,而电梯广告费也是动辄千万,并且切入的人群也实有限,更多地是针对写字楼白领,无法做到目标群体全覆盖。

最关键的是投入多,还不一定有效。

相比电视年代,徕芬做剃须刀品牌推广,相当不划算。

甚至可以说,老牌剃须刀用电视年代的“一次性全民洗脑”换来了长达几十年的品牌租金。

在这个领域,徕芬需要对抗的不是剃须刀里的“戴森”,而是一个时代。

飞科、吉列们已经吃尽了电视时代的红利。

现在没有新机会了。

三、剃须刀消费人群画像单一,留给徕芬发挥空间小。

买个吹风机,虽然主要面对女性,但全家人都能用。

而剃须刀,只能面对男性群体,尤其是中年男性,更依赖剃须刀。

但众所周知,家庭消费能力排行里:女人>孩子>狗>中年男性。

中年男人上有老,下有小,最多的消费,可能就是下班后默默地抽根烟。

受众人群消费能力低,市场空间自然有限,剃须刀产品所产生的溢价也自然有限。

但徕芬的成本低不了,这一点前文也说了。

事后诸葛亮角度看,徕芬把剃须刀作为第二增长曲线,似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徕芬转型的时候,以为通过技术逻辑能跑通转型,这样想没有错。

但剃须刀是电子产品的同时,更是消费品。

消费品赛道是先有消费,技术只能是卖点的一部分。

汽车更是靠技术为卖点的消费品,小米造车为啥能成?

主要靠卖得是技术?

只能说是一部分,最关键的还是雷军和小米本身就有粉丝,本身就有人愿意为其买单,而且把小米SU7做成保时捷样式,也是为了更好地吸引年轻群体,尤其是吸引年轻女性。

雷军和小米从开始就做好了市场调研、消费分析,才有了现在成绩。

走得主要不是技术逻辑、产品逻辑,而是消费品逻辑。

叶洪新与其在网上和媒体争论,不如学学雷军,如何做好营销,把剃须刀产品送到中年男性的面前,让他们眼前一亮,深深地爱上这款产品。

平替戴森,跟小米平替保时捷是一个逻辑。

不过,小米至少在品牌上真正做到了。

徕芬似乎还差一些。

至少C端认知上,徕芬品牌力,可能还是不如萌芽家、米家。

在剃须刀上,大众心智还是停留在“飞科”、吉列。

最终还是认知战问题。

也许,徕芬剃须刀产品不差,也许,媒体内容带有某种倾向性。

但归根到底,还是品牌工作没做好,心智基础不牢靠。

徕芬吹风机怎么做起来的?

先是技术突破,然后加大投流,营销费用支出,最后市场心智打开了。

剃须刀、吹风机,到最后都是卖品牌心智。

与其老板出面争论,不如真正拿出一款产品力、价格都吊打同行的电动剃须刀产品。

用事实来说话。

值得注意的,此次争论,楼斌提到其兄离职得到的500万,实为叶洪新当年拉其入伙,承诺给的股份:上市前给5%,上市后再给2%。

我看到这,首先想到的是徕芬有没有上市的打算?

天眼查APP融资历程信息显示,2022年,徕芬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到2023年已经融资到B轮。



如果徕芬推进IPO,既可利用资本市场放大品牌声量,又能为产品推广补充弹药,徕芬整体势能或再跃一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郑丽文出席秋祭挨批!陈玉珍:怎么不说民进党纪念真正的间谍?

郑丽文出席秋祭挨批!陈玉珍:怎么不说民进党纪念真正的间谍?

新时光点滴
2025-11-09 19:30:21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解析张灵甫杀妻案真相:既非出轨,亦非“通共”,真正原因是这个

阿胡
2025-11-01 12:20:33
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的职位岌岌可危,成为NBA热议话题

独行侠总经理尼科·哈里森的职位岌岌可危,成为NBA热议话题

好火子
2025-11-10 04:51:53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只剩下番号和旗帜:战争三年,俄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打光了!

柴刀夫司机
2025-05-28 09:26:19
不是尹锡悦内乱,是军方政变?承认枪毙李在明,军方集体倒戈!

不是尹锡悦内乱,是军方政变?承认枪毙李在明,军方集体倒戈!

千雪新说
2025-11-09 14:36:20
终于明白,当年老王不让姚振华入股的原因了,原来是怕发现……

终于明白,当年老王不让姚振华入股的原因了,原来是怕发现……

麦小柒
2025-11-04 14:29:51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

银行批量直售房产

经济观察报
2025-11-07 21:22:29
不止电池升级那么简单!Model Y新增长续航后驱车型

不止电池升级那么简单!Model Y新增长续航后驱车型

热点科技
2025-11-09 18:27:38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9500万人口的东北,去年生了38万,死亡91万!情况比想象中更严重

狐狸先森讲升学规划
2025-08-01 18:30:03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华人圈最红女优”被全网“开盒”荡妇羞辱,她却用恶评赚6000万

诗意世界
2025-11-07 10:23:31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湖南19岁男生和母亲新疆自驾游,父亲发现纸篓异物,崩溃了

纸鸢奇谭
2024-10-13 19:26:30
李在明临时取消与主要财界领袖座谈会,引发韩国业界人士猜测

李在明临时取消与主要财界领袖座谈会,引发韩国业界人士猜测

环球网资讯
2025-11-10 07:06:11
上海虹桥⇋浦东,只要10分钟,仅需59元?最新消息传来,网友:狠狠期待了

上海虹桥⇋浦东,只要10分钟,仅需59元?最新消息传来,网友:狠狠期待了

新民晚报
2025-11-09 09:38:32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三资三化”最后谁买单?从淤泥拍卖看国有资源盘活的狂欢与隐忧

细雨中的呼喊
2025-11-01 00:24:05
ATP年终总决赛:兹维列夫2-0晋级,阿尔卡拉斯横扫开门红

ATP年终总决赛:兹维列夫2-0晋级,阿尔卡拉斯横扫开门红

宋鶛搞笑配音
2025-11-10 07:05:26
意甲最新积分榜:国际米兰豪取3连胜登顶,那不勒斯连续3场不胜!

意甲最新积分榜:国际米兰豪取3连胜登顶,那不勒斯连续3场不胜!

英超这些事儿
2025-11-10 05:49:44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别说模仿了,复制都做不到,可口可乐的配方,为何至今无人破解?

法老不说教
2025-11-05 23:07:28
淘宝已被调查

淘宝已被调查

政知新媒体
2025-11-08 20:27:47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65岁倪萍医美后美炸天!优雅时髦,没有皱纹,年轻的像20岁!

大龄女一晓彤
2025-09-23 19:35:20
中国艺术家指控“鹰眼”演员性骚扰并遭威胁举报移民局,“鹰眼”团队否认指控

中国艺术家指控“鹰眼”演员性骚扰并遭威胁举报移民局,“鹰眼”团队否认指控

红星新闻
2025-11-08 17:25:14
2025-11-10 07:47:00
互联网江湖志刚 incentive-icons
互联网江湖志刚
专注TMT领域深度报道
1141文章数 13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数码要闻

2025Q3中国平板电脑线上TOP5出炉:联想成黑马 销量几乎翻倍

头条要闻

防晒品穿"马甲"进药店 企业钻医保漏洞拿下9000万大单

头条要闻

防晒品穿"马甲"进药店 企业钻医保漏洞拿下9000万大单

体育要闻

他只想默默地拿走最后一亿美元

娱乐要闻

《繁花》事件影响:唐嫣工作被取消

财经要闻

10月CPI同比涨0.2% PPI同比下降2.1%

科技要闻

黄仁勋亲赴台积电“讨要更多芯片”

汽车要闻

钛7月销破2万 霜雾灰与青峦翠配色正式开启交付

态度原创

游戏
艺术
本地
数码
军事航空

《暗黑四》又在藏什么?官方暗示TGA有新内容!

艺术要闻

Kelly Birkenruth:美国当代现实主义画家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数码要闻

闪迪NAND闪存报价大涨50%!声称缺货潮至少再持续一年

军事要闻

俄媒:俄军即将攻占乌克兰"第三首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