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一些网友的要求,今天再说说云南大理的事。
大理火箭提拔和大理官场这事儿,还真的是一个特别典型的权力神话崩塌现场。
中专学历,27岁就当上副厅,45岁成了正厅——云南大理原市委书记字德海,这个升迁速度快得像坐火箭,曾经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结果,今年8月20日,云南省纪委监委一发通报,这道看似闪亮的“闪电”终于变成了落地的雷——他栽了。
字德海的提拔之路,简直就像一部精心设计的“操作手册”:中专出身,后来去省委党校补了个学历;从乡镇一路“破格”往上跳,几乎每一步都踩得“恰到好处”。
2012年他去省水利厅挂职才五个月,回来就直接升县长;2017年又跟着老领导陈坚(大理州委书记)调到大理继续往上走——你说这全是巧合?
更夸张的是大理整个官场。
你看看,一州之长、两任州委书记、常务副州长、政协副主席……接二连三地被查,这哪是某个人的问题?应是系统性问题。
从2022年陈坚被查开始,这场“大理官场地震”就停不下来,梁志敏、杨健、马建全、常于忠,再到今年的字德海……腐败网撒得又广又深,涉及像洱海治理、项目审批等这些重要领域。
还有一个细节特别值得琢磨:字德海的老领导陈坚2022年就落马了,他却还能稳稳再干将近三年。
这说明什么?要么他背后还有保护伞,要么就是反腐这事实在复杂,得一层一层慢慢挖。
这几年,这种区域性、系统性的腐败案一再发生——中央说的“反腐永远在路上”真不是一句空话。
字德海这事也给干部提拔制度敲了一记重锤。
破格提拔年轻人本来是好事,但不能没有规矩、不见阳光啊!否则“破格”就会变成“出格”,甚至变成某些人搞私人关系的快速通道。
说到底,还是得靠公开、竞争和有效的监督,让选人用人全过程晒在太阳底下,才能堵住这种漏洞。
大理这场风暴还没完,字德海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种刀刃向内的反腐,说明中央是动真格的。
但想重建一个健康的政治生态,路还长得很。只有把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靠法治而不是人治,靠透明而不是关系,才能让“火箭提拔”回归它本来的意思——选贤任能,而不是谁背后有人。
说到底,纪检的剑一直悬在头上,老百姓的眼睛雪亮。这两边都盯着,哪个贪官都跑不了,迟早要现原形!
你可以一时得意,但不可能一辈子都不露出马脚——“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这句话,为官者真该好好琢磨琢磨。
所以,下一个会是谁?——这不仅是一个问句,更是一种持续的追问和警示。
PS:全文完,约900字。今天推荐的两本书《谋局》《破局》,以独创的“策划(脑)-沟通(脉)-执行(手)”三位一体方法论为核心,为政法工作者提供了系统化、实操性强的操作手册。这套方法强调战略谋划是起点,有效沟通是桥梁,坚决执行是保障,三者环环相扣,共同构成解决政法领域挑战的链条,是提升政法工作实战能力的重要参考。(订阅V:zylzsdbf)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