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聚会上被班长羞辱,我没计较,三天后我带人把他的公司堵了

分享至

“王强,我是李明。”

我的语气很平静,但王强显然听出了其中的威胁意味。

过了几分钟,王强终于出现在楼下。

“王总,我们来谈谈你公司的账目问题。”

我平静地说道,同时把手中的材料递向王强。

王强接过材料,随便翻了几页,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你们想要什么?”

他的声音明显在颤抖。

我笑了笑。

“我要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你知道,有些账,总是要还的。”

01

那是一个周六的晚上,春华大酒店的宴会厅里灯火通明。

十年一次的高中同学聚会,终于在大家的期盼中如期举行。

我叫李明,今年三十岁,在一家中型企业做市场总监,月薪两万出头,在这个城市里算是中等收入。

老婆是个小学老师,女儿刚上小学,日子过得平平淡淡,但也算安稳。

这次聚会,我本来是不太想来的。

毕竟十年过去了,大家各自有各自的生活,能聊的话题其实也不多。

但经不住老同学们在群里一再邀请,最后还是来了。

我穿了一套平时上班穿的西装,开着我那辆开了五年的本田雅阁,准时到了酒店。

刚进门,就听到外面一阵喧哗声。

“哇,玛莎拉蒂!谁这么有钱?”

“应该是咱们班的同学吧,能开得起这车的人不多啊。”

我顺着大家的目光望去,一辆银白色的玛莎拉蒂总裁正缓缓驶入停车场。

车门打开,一个有些发福但精神十足的中年男人走了下来。

王强,我们的老班长。

高中时期,王强的学习成绩一般,但人很会来事,深得老师们的喜欢。

毕业后听说他没考上大学,直接就出去闯荡了。

这些年在朋友圈里经常能看到他发的照片,不是在高档餐厅吃饭,就是在某个度假村度假。

看起来混得相当不错。

“各位老同学,让大家久等了!”

王强大步走进宴会厅,脸上挂着得意的笑容。

“刚才在路上堵车,这破路什么时候能修好啊。”

他一边说着,一边掏出车钥匙放在桌子上,玛莎拉蒂的车标在灯光下闪闪发亮。

“王强你可以啊,都开上玛莎拉蒂了!”

“班长就是班长,现在都是大老板了。”

同学们纷纷围上来,脸上都是羡慕的表情。

王强享受着这种被众星捧月的感觉,得意地摆摆手。

“哪里哪里,小生意而已,勉强糊口。”

“这车也就两百多万,不算什么。”

我在一旁静静地听着,没有上前凑热闹。

说实话,对于王强的成功,我心里既有羡慕,也有一丝质疑。

毕竟高中时期,他的表现真的很一般,甚至可以说是不太聪明的那种。

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能有这样的成就,确实让人有些意外。

酒过三巡,气氛逐渐热络起来。

大家开始互相介绍自己这些年的近况。

有的在银行工作,有的开了小店,有的还在读研究生。

轮到我的时候,我简单地说了一下自己的情况。

“我现在在一家公司做市场总监,主要负责产品推广这块。”

“收入还可以,家里老婆孩子都挺好的。”

我的话音刚落,王强就笑了起来。

“李明啊李明,十年了,你还在给别人打工啊?”

“看看你这身打扮,这十年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他的话让整个包间瞬间安静了下来。

我能感受到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有同情的,有尴尬的,也有看热闹的。

“挺好的。”我平静地回答道。

王强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反而越说越起劲。

“你知道我这辆车多少钱吗?两百六十万!”

“够你打工多少年的?”

“还有我公司的年营业额,去年已经破五千万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向服务员招手。

“服务员,把今晚的菜单拿来,我给大家报报价。”

“这个澳洲龙虾,一只八百八。”

“这个鲍鱼,一个两百六。”

“这瓶红酒,八千八一瓶。”

“今晚这一桌,少说也得两万块。”

说完,他故意看了我一眼。

“李明,今晚我请客,你们这些打工的就别争着买单了。”

“安心吃,安心喝,哥们还不至于请不起这顿饭。”

我感觉到脸上有些发烫,但还是强忍着没有发作。

“谢谢班长。”我平静地说道。

其他同学看到这个场面,都有些不知所措。

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同学想要为我说话,但都被我用眼神制止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王强继续在那里吹嘘着自己的成功,不时地还要贬低几句别的同学。

我就静静地坐在那里,表面上在听他说话,心里却开始琢磨其他的事情。

王强的话确实刺痛了我,但更多的是让我产生了怀疑。

一个高中时期连数学都学不好的人,怎么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建立起这么大的事业?

建筑行业我多少也了解一些,想要做到年营业额五千万,没有相当的资金实力和人脉关系是不可能的。

而且从他刚才炫耀的语气来看,这个数字应该不是吹牛。

那么问题来了,他的钱是从哪里来的?

聚会一直持续到晚上十一点多才结束。

临走的时候,王强又故意在我面前显摆了一番。

“李明,要不要我送你一程?”

“虽然我这车空间不大,但载个人还是没问题的。”

“不用了,我开车来了。”我淡淡地说道。

“哦?你也买车了?什么车?”

“本田雅阁。”

王强顿时笑了起来。

“雅阁啊,那车不错,经济实用,很适合打工的人开。”

说完,他就开着他的玛莎拉蒂扬长而去,留下一地的尾气和一群沉默的同学。

回到家里,老婆已经睡了。

我一个人坐在书房里,回想着今晚发生的一切。

说不生气是假的,任何一个有自尊心的男人都不可能对这样的羞辱无动于衷。

但生气归生气,我更关心的是王强刚才表现出来的那种张狂。

在我的印象中,真正有实力的人往往都比较低调,像王强这样恨不得把自己的成功写在脸上的人,反而容易让人产生质疑。

我打开电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王强公司的信息。

“鸿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一千万,法人代表王强。

从工商信息上看,这家公司成立于五年前,主要业务是市政工程和房地产开发。

我又查了一下他们公司最近几年的中标记录,发现确实中了不少政府项目,金额都不小。

但是有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家公司的注册资本只有一千万,但承接的项目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

按照建筑行业的规矩,承接这样规模的项目需要相当的资质和保证金。

一千万的注册资本怎么可能支撑得起这样的业务量?

除非,他有其他的资金来源。

想到这里,我心里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也许,王强的成功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光彩。

我在心里默默地记下了这件事,决定找机会好好了解一下王强的真实情况。

倒不是为了报复什么的,主要是出于职业习惯。

我大学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敏感。

王强公司表现出来的这种不协调,在我看来是有问题的。

而且说实话,今晚他的表现确实让我很不爽。

既然他这么喜欢炫耀,那我就看看他到底有什么值得炫耀的。

第二天是周日,我约了几个朋友出来喝茶。



其中有一个叫张伟的,是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发小,现在在市税务局工作。

还有一个叫刘磊的,在银行做信贷业务。

聊天的时候,我不经意地提到了王强。

“张伟,你帮我查个人,王强,鸿达建筑的老板。”

“怎么了?这人有什么问题吗?”张伟有些好奇。

“昨天同学聚会遇到的,感觉这个人有点问题。”

“你知道的,我这人职业病,看到不对劲的企业就想了解一下。”

张伟笑了起来。

“行,回头我帮你查查,不过你可别乱来啊。”

“放心,我就是好奇。”

刘磊也凑了过来。

“鸿达建筑我知道,最近几年发展得挺快的。”

“不过银行内部对这家公司的评价一般,感觉资金流动有些异常。”

“什么意思?”我来了兴趣。

“就是收入和支出不太匹配,而且经常有大额资金进出,但用途不明。”

“我们行里就有人怀疑这家公司的资金来源有问题。”

刘磊的话让我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

看来王强的问题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严重。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开始有意识地收集王强的相关信息。

从朋友圈里可以看到,他几乎每天都在不同的高档场所出现。

今天是某个会所,明天是某个私人会所,后天又是某个度假村。

而且经常和一些看起来来路不明的老板聚餐。

这些人的穿着打扮都很奢华,但面相给人的感觉不太正派。

我截图保存了这些照片,准备回头仔细研究。

同时,我也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建筑行业的情况。

我有个表哥在做工程,对这个行业比较了解。

从他那里我了解到,现在建筑行业的竞争很激烈,利润率其实并不高。

像王强这样的公司,就算每年有几千万的营业额,净利润能有百分之十就不错了。

按这个计算,他一年的净收入最多也就几百万。

可是从他的消费水平来看,远远不止这个数。

一辆玛莎拉蒂就两百多万,还有其他各种奢侈消费,加起来一年得花多少钱?

这样的收支明显不匹配。

除非,他还有其他的收入来源。

想到这里,我决定更深入地调查一下。

02

周一上班的时候,张伟给我发了一条微信。

“查到一些东西,晚上出来聊。”

晚上七点,我们在老地方见面,一家安静的茶馆。

张伟神神秘秘地掏出一个文件夹。

“你这个同学,问题还真不小。”

他压低声音说道。

“鸿达建筑最近三年的纳税记录我都调出来了,有很多疑点。”

“首先,他们申报的营业额和实际中标的项目金额不符。”

“按理说,中标这么多大项目,营业额应该更高才对。”

“其次,他们的成本核算有问题,材料费用明显偏低。”

“要么是做假账,要么是用的劣质材料。”

“还有,他们的税收缴纳金额也不对,明显存在偷税漏税的嫌疑。”

张伟一边说着,一边把相关的数据指给我看。

我仔细研究了这些数字,确实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我问道。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他们应该是通过做假账来逃税。”

“而且很可能还涉及其他违法行为。”

“比如说,用低价中标,然后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取利润。”

“或者,通过虚报成本来套取资金。”

张伟的分析让我心里有了底。

看来王强的问题确实很严重。

“那现在能怎么办?”我继续问道。

“按正常程序,需要有人举报,然后我们才能立案调查。”

“不过,如果你有更确凿的证据,这个过程会快很多。”

张伟的话给了我启发。

既然要搞,就要搞彻底,必须要有充分的证据。

第二天,我找到了刘磊。

“能不能帮我查一下鸿达建筑的银行流水?”

“这个......”刘磊有些为难。

“我知道这样做不太合规,但我怀疑这家公司涉嫌洗钱。”

“如果真的有问题,对你们银行也是有好处的,至少可以避免损失。”

刘磊想了想,最终还是答应了。



“我只能查一些基本的流水记录,详细的内容需要通过正式程序。”

“够了,我先看看大概情况。”

几天后,刘磊给我发来了一份简化的流水记录。

看完之后,我倒吸了一口凉气。

鸿达建筑的资金流动确实非常异常。

经常有大额资金从一些不知名的公司打进来,然后很快又转出去。

而且这些资金的数额都很特殊,经常是整数,比如一千万、两千万这样的。

正常的工程款不可能是这样的整数。

更奇怪的是,有些资金进来之后,会分成很多小额转给不同的个人账户。

这种操作方式,在我看来很像是洗钱的手段。

有了这些信息,我开始制定更详细的调查计划。

我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实我的猜测。

首先,我要了解王强都和哪些人有业务往来。

从他朋友圈的照片可以看出,他经常和一些老板聚餐。

我把这些照片保存下来,准备通过人脸识别软件查找这些人的身份。

其次,我要了解他们公司承接的那些项目的具体情况。

是否真的按合同要求施工,使用的材料是否合格,这些都需要实地调查。

最后,我要找到更直接的证据,证明他们确实存在违法行为。

为了不打草惊蛇,我决定分阶段进行调查。

第一阶段,先了解基本情况。

第二阶段,收集具体证据。

第三阶段,联系相关部门进行举报。

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我利用业余时间开始了这项“副业”。

我先是通过网络搜索,了解了王强公司承接的几个主要项目。

其中有一个是市政府的办公楼改造工程,合同金额三千万。

另一个是某个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合同金额两千万。

我利用周末的时间,实地查看了这些项目的施工情况。

办公楼改造工程已经完工,从外观上看还算不错。

但我请了一个懂行的朋友过来看,他告诉我有些地方明显是偷工减料。

“这个外墙保温层,按合同要求应该用进口材料,但实际用的是国产的低端产品。”

“成本差距至少百分之三十。”

“还有这个地面,说是用的大理石,但实际上是人造石材。”

“这样偷工减料下来,至少能省几百万。”

朋友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

王强确实是通过偷工减料来获取额外利润的。

小区的基础设施项目还在施工中,我找机会进去看了看。

情况更加触目惊心。

按照合同要求,下水管道应该用直径800毫米的钢筋混凝土管。

但实际使用的是直径600毫米的普通水泥管。

这样的管道根本承受不了设计的压力,将来肯定会出问题。

“这是要害死人的啊。”我在心里想道。

为了获得更多证据,我还联系了几个在建筑行业工作的朋友。

从他们那里了解到,王强在行业内的口碑很差。

“这个人没有底线,什么钱都敢赚。”

“我们都不愿意和他合作,怕被连累。”

“听说他背后有一些特殊的关系,所以才能中标这么多项目。”

“具体是什么关系我们也不清楚,但肯定不简单。”

这些信息让我对王强的背景有了更深的了解。

看来他的成功确实不是靠正当手段获得的。

有了这些初步证据,我开始考虑下一步的行动。

但就在这时候,发生了一件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某天晚上,我正在家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

“李明是吧?”

电话那头是一个中年男人的声音,听起来很沉稳。

“你是谁?”我有些警觉。

“我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知道你在查王强的事情。”

“我劝你适可而止,有些事情不是你能管的。”

说完,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这个电话让我意识到,我的调查可能已经被人发现了。

王强的背后确实有人,而且这些人的能量不小。

一般人是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我在调查他的。

但这个威胁电话并没有让我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我的决心。

既然他们会着急,说明我的方向是对的。

王强确实有问题,而且问题很严重。

我决定加快调查进度,争取在他们采取进一步行动之前收集到足够的证据。

同时,我也开始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

我把收集到的所有资料都做了备份,分别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万一出了什么意外,至少证据不会丢失。

我还告诉了张伟和刘磊关于那个威胁电话的事情,让他们也小心一些。

“看来这个王强的水很深啊。”张伟说道。

“你要不要考虑报警?”

“现在还不是时候,证据还不够充分。”

“而且我们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贸然行动可能会适得其反。”

我仔细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继续按原计划进行。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更加小心地收集证据。

通过各种渠道,我了解到王强公司存在多个子公司,结构非常复杂。

这些子公司之间经常有资金往来,而且金额巨大。

有的子公司注册在外地,有的甚至注册在境外。

这种复杂的股权结构,在我看来就是为了掩盖资金来源和去向。

我还发现,王强个人拥有多处房产,价值超过五千万。

而且这些房产大多是在最近几年购买的,时间和他公司的发展轨迹完全吻合。

一个建筑公司的老板,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积累这么多财富,确实让人怀疑。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我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

王强公司的一个主要客户,是一家名为“盛世投资”的公司。

这家公司经常向王强的公司支付大额资金,但具体是什么业务往来并不清楚。

我查了一下盛世投资的背景,发现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很广,包括房地产开发、矿业投资、金融服务等。

但奇怪的是,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并不明确,股权结构也很复杂。

更重要的是,我在网上搜索到一些关于这家公司的新闻报道。

有媒体怀疑这家公司涉嫌非法集资和洗钱活动,但一直没有确凿证据。

如果王强的公司和这样的公司有密切往来,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我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张伟,他的脸色变得非常严肃。

“如果真的和盛世投资有关,那这件事就不是简单的偷税漏税了。”

“可能涉及更严重的经济犯罪。”

“你一定要小心,这种案子的水很深。”

张伟的提醒让我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但同时也让我更加确信,王强确实是个需要被制裁的人。

像他这样的人,如果不受到应有的惩罚,还会有更多的人受害。

我决定继续深入调查,直到找到确凿的证据为止。

03

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查,我手里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证据。

王强的问题比我最初想象的还要严重。

除了偷税漏税和偷工减料之外,他很可能还涉嫌洗钱和非法集资。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用这些证据来对付他。

我考虑了几种方案。

第一种是直接举报,让相关部门来处理。

这种方式最安全,但效果可能不够理想。

毕竟王强背后有人,如果提前得到风声,可能会销毁证据或者逃跑。

第二种是先给王强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自己的底细已经被人掌握。

然后再举报,这样成功的概率会更高。

第三种是直接公开曝光,通过媒体的力量来施压。

但这种方式风险很大,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惹上官司。

经过反复考虑,我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

先让王强知道自己的麻烦有多大,然后再采取进一步行动。

但这样做需要有足够的人手和影响力,仅凭我一个人是不够的。

我需要找一些可靠的朋友来帮忙。

除了张伟和刘磊之外,我还联系了几个其他的朋友。

我那个搞工程的表哥李强,在建筑行业很有影响力,手下有不少兄弟。

还有一个大学同学陈浩,现在在律师事务所工作,法律知识丰富。

另外还有几个生意上的朋友,虽然生意不大,但在各自的领域都有一定的人脉。

我把这些人召集在一起,开了一个小型的“作战会议”。

“各位,今天把大家叫来,是想请大家帮个忙。”

我把王强的事情从头到尾讲了一遍,包括同学聚会上的羞辱,以及我后来调查发现的问题。

“这个王强确实该收拾。”表哥李强第一个表态。

“我在建筑行业干了这么多年,最看不惯这种败类。”

“偷工减料害人害己,迟早要出大事的。”

律师陈浩也点了点头。

“从法律角度来说,他确实涉嫌多项违法行为。”

“如果证据充分,完全可以让他承担法律责任。”

张伟和刘磊更是毫不犹豫地表示支持。

“他不仅羞辱了你,更重要的是危害了社会。”

“这种人不收拾,天理难容。”

有了大家的支持,我开始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先给王强一个震慑,让他知道自己的底细已经暴露。”

“然后再通过正当渠道举报,让法律来制裁他。”

“但第一步的震慑很关键,必须要有足够的声势,让他感到恐惧。”

“具体怎么做?”表哥问道。

“我打算带人去他公司,当面跟他摊牌。”

“让他知道我们掌握了什么证据,也让他的员工和合作伙伴看看他的真面目。”

这个计划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

“我可以带几个工程队的兄弟过去助威。”表哥说道。

“我也找几个朋友一起去。”其他人也纷纷表态。

我们约定,三天后的周五上午,一起去王强的公司。

选择这个时间,是因为周五是工作日,他的员工和合作伙伴都在,影响面会更大。

而且上午的时间,不容易被人误解为寻衅滋事。

接下来的三天里,我做了充分的准备。

首先,我把所有的证据材料整理成册,准备当面展示给王强看。

其次,我联系了几家媒体的朋友,让他们做好准备,随时可以报道此事。

最后,我还咨询了陈浩关于法律风险的问题,确保我们的行动不会触犯法律。

“只要不动手,不破坏财物,就不构成违法。”陈浩说道。

“你们有权要求他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解释。”

“而且你们掌握的证据如果属实,举报也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有了法律上的保障,我对这次行动更有信心了。

周五早上八点,我们在王强公司楼下集合。



一共来了十五个人,除了我的几个朋友之外,还有表哥带来的几个工程队兄弟。

这些人看起来都很有分量,站在那里就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我们开了三辆车,停在公司楼下的停车场里。

鸿达建筑的办公室在一栋写字楼的十二层。

透过落地窗,可以看到里面有不少员工在忙碌。

我掏出手机,拨通了王强的电话。

“王强,我是李明。”

“李明?你怎么......”

“我现在在你公司楼下,有些事情想和你聊聊。”

“方便下来一趟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钟。

“你在楼下?”

“对,带了几个朋友过来。”

“我们想和你谈谈你公司的一些问题。”

我的语气很平静,但王强显然听出了其中的威胁意味。

“你们想干什么?”

“不想干什么,就是想聊聊。”

“你下来吧,我们在停车场等你。”

又过了几分钟,王强终于出现在楼下。

他的脸色很难看,显然对这种情况很不适应。

走近了才发现,他的额头上还有细密的汗珠。

“李明,你这是什么意思?”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显然很紧张。

我从车里拿出那份厚厚的材料,递到他面前。

04

“王总,我们来谈谈你公司的账目问题。”

我平静地说道,同时把手中的材料递向王强。

王强接过材料,随便翻了几页,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你们想要什么?”

他的声音明显在颤抖,额头上的汗珠也越来越多。

“我要什么?”我笑了笑。

“我要的很简单,就是想让你知道,有些账,总是要还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