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迎来新生命,本是件开心事儿,可新生儿睡觉不踏实,老是哼哼唧唧、扭来扭去,着实让家长们操心。新生儿睡觉不踏实原因多样,咱们一起来找找根源。
生理需求未满足
饥饿或过饱
新生儿胃容量小,每次吃奶量不多,消化又快,所以饿得也快。如果宝宝睡前没吃饱,半夜就容易因为饥饿醒来哭闹。比如,母乳喂养的宝宝,可能两个小时左右就需要喂一次奶。但要是喂得太多,宝宝肚子撑得难受,也会睡不安稳。宝宝会通过扭动身体、发出声音来表达这种不适。就像一个小气球,吹得太瘪或太胀都不舒服。
尿布湿了
新生儿排尿排便次数多,尿布湿了如果没及时更换,小屁屁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会让宝宝感觉不舒服。娇嫩的皮肤被尿液、粪便刺激,可能还会发红、疼痛。宝宝不会说话,只能用睡不踏实、哭闹来告诉家长该换尿布啦。家长要多留意宝宝尿布的情况,及时更换,保持小屁屁干爽。
身体不适
肠绞痛
肠绞痛在新生儿中比较常见,多发生在出生后2 - 4周。宝宝的肠道发育还不完善,容易出现肠道痉挛,引发疼痛。一般在傍晚或晚上发作,宝宝会突然大声哭闹,怎么哄都哄不好,还可能伴有腹胀、双腿蜷缩等症状。这是因为宝宝吃奶时可能吸入了过多空气,或者对母乳、奶粉中的某些成分不耐受。肠绞痛通常会随着宝宝长大逐渐缓解。
鼻塞
新生儿鼻腔狭窄,鼻黏膜又比较敏感,稍微有点分泌物就容易堵塞鼻腔。当鼻子不通气时,宝宝呼吸不畅,睡觉就会不踏实。比如,宝宝可能会张嘴呼吸,发出“呼呼”的声音,还会频繁地摇头。有些宝宝是因为感冒引起鼻塞,还有些是因为室内空气干燥,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变干结痂,堵住了鼻腔。
皮肤问题
新生儿皮肤娇嫩,容易出现各种皮肤问题,像湿疹、痱子等。湿疹会让皮肤发红、瘙痒,宝宝忍不住想去抓挠,自然睡不好。痱子则是由于天气炎热,宝宝出汗多,汗液排出不畅,堵塞汗腺导管形成的。痱子带来的刺痒感也会影响宝宝睡眠,宝宝会通过扭动身体来缓解瘙痒。
睡眠环境不佳
温度不适宜
新生儿对温度很敏感,室内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他们睡眠。温度太高,宝宝会觉得燥热,出汗多,导致皮肤黏腻不舒服;温度太低,宝宝又会觉得寒冷,身体蜷缩,睡不安稳。一般来说,新生儿房间温度保持在24 - 26℃比较适宜,这样能让宝宝感觉舒适,睡得安稳。
光线太亮
新生儿的眼睛还在发育中,对光线比较敏感。如果睡觉时房间光线太亮,会刺激宝宝眼睛,让宝宝难以进入深度睡眠。有些家长为了方便照顾宝宝,晚上会开着大灯,这其实不利于宝宝睡眠。可以在宝宝睡觉时,拉上窗帘,调暗灯光,营造一个昏暗的睡眠环境,帮助宝宝更好地入睡。
噪音干扰
新生儿需要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外界噪音过大,比如电视声、说话声、车辆声等,会惊扰到宝宝,让他们从睡梦中醒来。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比较脆弱,噪音容易引起他们的应激反应,导致睡眠不踏实。所以,宝宝睡觉时,要尽量减少周围环境的噪音,给宝宝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空间。
新生儿睡觉不踏实原因复杂,家长们要多观察、多留意,找到原因并妥善解决,让宝宝甜甜入睡,健康成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