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晚,由中共英德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周末艺小时——‘青春回响’滨江音乐会”在滨江公园亲水平台火热上演,吸引近千名群众参与,持续丰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该活动的举办是英德全力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近年来,英德紧抓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历史机遇,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与英德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广泛动员社会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精神文明建设长效机制。今年5月,英德荣获“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称号。
截至目前,英德累计创成省级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单位3个,清远市级文明单位12个、文明村镇42个、文明校园108所,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显著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以民为本 精管细治提升城市文明
走进英德市区城中消防小区,硬底化路面平整如新,周边环境干净整洁。曾几何时,该小区道路破损、污水漫溢的“顽疾”让居民群众苦不堪言。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英城街道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对老旧小区实施雨污分流管网改造与道路黑底化工程,昔日“雨天踩泥、晴天闻臭”的窘境彻底终结,老旧街区实现蝶变新生。
消防小区的转变是英德焕新城乡面貌,提升城市文明的缩影。英德将文明城市创建与市委“十大行动”“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构建“党政齐抓、全域创建”工作格局。通过建立“文明委联席会议”“社区包联共建”等机制,推动1万余名党员干部下沉100个网格,形成全民参与创建合力。实行“问题销号管理”制度,对城市“六乱”等顽疾实施闭环处理,累计解决民生问题2300余件。
英德市九小的建设有效地缓解市区学位不足
与此同时,英德持续优化公共服务,将85%以上财政支出投入民生领域,年均实施“十大民生实事”。近年来,建成滨江公园、月桂湖灯光秀等城市地标;2021年以来,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学位12370个,并完成12个老旧小区改造、443条背街小巷整治;推动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创建“三甲”医院,并构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建成1个市级、16个镇级、54个村级养老服务中心(站),建成“社区15分钟生活圈”,群众生活更加便捷舒适。
望埠镇龙头山社区在2024年3月打造了长者饭堂,每天为社区老人提供营养可口的午餐。“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有350多人。老人们上了年纪,做饭也不方便。”龙头山社区居委会副书记郭辉介绍,在清远、英德两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社区投入30万元建成了居家养老服务站,并设置长者饭堂、医疗保健室、康复室、图书室等多功能服务场所,满足老人就餐、医养、娱乐等多元需求。
望埠镇龙头山社区的长者在用餐
“孩子出去工作,以前我们中午就简单煮个面,比较单一。现在有了饭堂,菜式多,好吃营养实惠,还能跟大伙聊天解闷。”在长者饭堂就餐的老人谭旋娣为社区的服务点赞。
以德育人 价值引领涵养时代新风
日前,在广州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来自清远英德的地贫志愿者黄明贵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亟待救治的患者点亮了生命新希望。
黄明贵是英德市大病救助志愿服务队队长。2014年,患重型地中海贫血症的儿子纯仔在爱心人士帮助下康复。黄明贵也由此走上公益道路,成立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探访关爱行动、组建“地贫关爱小家”,为地贫患者家庭送去关爱、提供服务,并荣获“广东好人”称号。
英德打造粤北首个县级“好人馆”
好人好事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在润物无声中构筑起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英德聚焦道德培育,打造粤北首个县级“好人馆”,连续十年开展“最美英德人”评选,涌现出“中国好人”傅继成、李鼎新等先进典型577人。推出“英模闪亮”宣讲品牌,开展“圆梦微心愿”网络公益行动,解决特殊困难群体诉求1200余个,并孵化“微光行动”“长者饭堂”等73个志愿服务品牌,推动崇德向善风尚形成。
今年3月,在横石塘镇仙桥村黄祖塘村民小组,一场别开生面的邓氏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温情上演。齐种树为乡村添新绿、移风易俗快板舞倡导文明新风尚、歌舞《我们的时代》……别开生面的活动环节为这次外嫁女返乡增添了文明新风尚。
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过程中,英德注重将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英德立足当地优秀传统文化,以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为抓手,通过创新形式,围绕移风易俗主题,将树立文明乡风植入文明培育、融入文明实践、汇入文化传承,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落地见效,逐步改变农村地区不适应现代文明的旧习俗、旧观念,推动形成了绿色、健康、科学的乡村文明新风尚。
外嫁女集体回娘家活动
当前,“文明积分制”覆盖英德全部行政村,红白事大操大办现象显著减少。英德还开展“一顿饭的陪伴”志愿服务,年均探访孤寡老人400余次,营造城乡共融的文明新格局。
以文化人 文明实践筑牢精神根基
“给我翅膀,让我可以翱翔。给我力量,是你让我变坚强……”盛夏夜风轻拂,英德市滨江公园清水平台灯火璀璨,周末“艺”小时“青春回响”活动吸引近千名群众,与表演歌手齐唱《最美的太阳》,歌声响彻北江河畔。
中共英德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周末“艺”小时活动利用周末开展演出,通过在滨江公园、月桂湖广场和文明实践广场等常驻点开展短时高效的文艺展演,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阶段性目标同向发力,让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
“目前活动已成功举办8期,累计吸引100余组表演者参与,惠及群众上万人次,不仅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更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该负责人说道。
英德城区航拍
文明如血脉,浸润着英州大地的城市肌理。英德大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动文明新风尚融入市民日常,走进群众心里。英德通过构建三级文明实践体系,建成市镇村三级文明实践阵地325个,并打造“四馆二宫一中心一广场”综合文化街区,形成“15分钟文明实践生活圈”。据统计,英德年均开展“周末‘艺’小时”“英州艺荟”“全民阅读”等活动200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
与此同时,英德建成镇街图书馆分馆24个、村级服务点72个,连续14年开展惠民演出312场。结合传统节日,举办“欢乐中国年”迎春花市、舞火麒麟、赛龙舟等活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围绕红茶、麻竹笋产业,创作《一碗擂茶粥》《竹笋节节高》等文艺作品,以文化滋养凝聚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英德表示,该市将以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气象新作为,在服务大局中推动精神文明建设聚势谋远,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让城市因文明更美丽,让生活因文明更美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