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光明网】【界面新闻】(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他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学士学位,并在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
随后,他赴海外深造,于美国完成硕士学业后回国,选择加入华为。
凭借耀眼的学历背景,他的职业晋升速度令人咋舌,每半年就有一次小幅度提升,每年则有一次大幅晋升。
仅用十年时间,他便成为年薪高达600万元的21级资深管理者。
他正是华为海思前技术负责人,业内公认的“WiFi之王”——张琨
起初,众人对其技术实力充满敬佩,更对他愿意回国效力心存感激。
然而,最终的事实再次印证了董明珠对“海归”群体的担忧。
张琨早已变更为美国国籍,离开华为后,他联合13位前同事非法获取华为核心技术资料。
不仅利用这些资料创办了自己的科技企业,更有迹象表明他们可能已将部分技术出售给海外公司。
幸运的是,他们的行为并未持续太久,很快便被警方控制。
今年7月28日,上海市人民法院发布的一份判决书令人振奋。
不到两年时间开发一款芯片,这是否是奇迹?
2021年,一家名为尊湃通讯的企业迅速崛起,仅用一两年时间便推出了华为海思耗时十余年才完成的WiFi 6超级芯片。
这一成果迅速吸引了数千万投资,公司估值从刚过亿跃升至十亿,增长十倍。
小米集团及湖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也纷纷看好其前景,决定投资尊湃。
很快,作为尊湃首席执行官的张琨看到局势一片向好,心情也格外愉悦。
他现身发布会,发表了一段自认为鼓舞人心的讲话。
他表示,尊湃研发芯片的初衷是为了让更多人选择国产芯片。
甚至张琨还高调宣称,其团队的研发效率比华为高出30%。
此番言论一出,立刻引发广泛质疑,毕竟华为的强大是有目共睹的,这家新成立的小公司凭什么与之抗衡?
调查结果显示,尊湃的员工中,有60%来自华为。
而张琨本人作为尊湃的CEO,曾在华为海思担任技术负责人长达十余年。
此外,他拥有北大本科学历、中科院硕士学历,以及海外留学背景。
从理论上讲,这样的团队确实具备研发芯片的能力,但研发速度超过华为30%,其中是否掺杂了老东家的技术资源?
尊湃敢于如此操作,难道不担心遭到华为的法律追责吗?
原本只是猜测,没想到最终竟被证实了。
窃密行为
2020年底,张琨不知出于何种考虑,决定辞去华为海思技术总监的职务。
单是辞职倒也罢了,毕竟他在华为工作十年,薪资虽不菲,但足以支撑未来生活。
但他离职并非放弃工作,而是为了自己谋利,试图独占更多财富。
张琨最初拉拢的是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刘某。
一方面动之以情,另一方面以高薪诱惑。
刘某很快被成功策反,随后两人又用相同方式拉拢了其他12名信任度较高的同事。
这14人中,核心技术人员占了不小比例,若能专心研发芯片,确实有可能成功。
按照计划,他们不能一次性全部离职,以免引起华为怀疑。
张琨作为团队核心成员,率先于2021年2月离职。
他无视竞业协议,3月便创立了尊湃。
芯片研发成本高昂,张琨还承诺给予这些自己招募的员工丰厚薪酬,显然难以长期维持。
本就具备上一家公司的工作经验,再研发同类产品自然更加得心应手。
但张琨仍不满足,选择直接盗用华为的研究成果。
他们在离职前,会通过拍照、截屏等方式保存重要资料。
即便某些岗位禁止使用手机,他们仍坚持用手抄等方式获取信息。
连算法结构这类高难度内容他们也照搬不误,甚至连电路版图这类外观设计也完全复制。
最终,他们将核心数据拆分成小压缩包,有的伪装成外部项目数据,有的藏入智能手表中,逐步将资料带出华为。
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些人并未离职,而是留在华为内部充当“内应”。
白天在华为工作时窃取机密数据,下班后再前往尊湃,将数据用于自家芯片研发。
这种操作堪称现实版的“无间道”。
正因如此,尊湃的第一代芯片仅用一年多时间便研发成功。
不过,由于心存侥幸,张琨等人并未立即发布该版本芯片。
他们一边删除电脑中来自华为的数据,一边重新开发第二代芯片。
但他们的发展速度终究过快,华为早已察觉这家突然崛起的公司。
当他们的第二代芯片发布,准备量产时,华为便启动法律维权程序。
罪行败露,依法惩处
2023年4月,上海与江苏警方联合行动,同时进入尊湃位于上海与南京的两处办公地点实施抓捕。
同年12月,上海警方公布了调查结果。
经过多方协作,成功侦破一起侵犯芯片技术商业秘密案,抓获14名嫌疑人,查获7台存储侵权芯片技术的服务器。
起初并未直接披露涉案公司名称,但很快媒体发现曾经风光无限的尊湃突然销声匿迹。
直到今年8月1日,案件的判决结果正式公布。
7月28日,上海人民法院宣布,前海思员工14人中,5人被判有期徒刑,其余人则被判处缓刑。
张琨作为主要责任人,被判有期徒刑6年,罚款300万元。
如今尊湃基本解散,2024年9月,南京相关部门试图联系该公司时,发现其已不复存在。
尽管尊湃已经倒闭,但其造成的影响仍在持续。
因为在尊湃案件爆发前后,高通公司发生了一件异常事件。
他们连夜销毁了在上海长期积累的WIFi7研究中心资料,并迅速前往美国申请了两项相关专利。
尊湃的负责人张琨早在十几年前便已加入美国国籍,在回国加入华为之前,他曾在美国高通担任射频工程师。
结语
最终,这起技术剽窃案以尊湃产品与华为“技术密点重合度高达90%”的事实定性为犯罪。
可惜的是,由于尊湃未将芯片量产,未能对华为造成更大损失,目前只能以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
如今,华为已进一步加强技术保密措施,希望未来能有效防止核心技术泄露。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弘扬社会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如存在疑问事件,联系后将立即删除或修改。
本文内容信息来源:【光明网】【界面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