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才女张爱玲在小说《小艾》里有这样一段话,“我就恨他们狗眼看人低,那口气实在咽不下”。古往今来,“以貌取人、捧高踩低”的“势利眼”,可谓是随处可见。其实,这也是人性的弱点。在现代,很多关于“赘婿”的爽文,基本上也都是这个套路,就是很多人都看不起,觉得只不过是一个窝囊废的“赘婿”,原来真实身份,竟然是很多人终身难以企及的“高人”。这也辛辣的讽刺了“势利眼”的人生百态。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很明白的告诫过后人,“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但是,孔子毕竟是圣人,这种境界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以,即便孔子告诫后人不要“以貌取人”,但是依然有人不遗余力的“以貌取人、捧高踩低”,成为一个“势利眼”。不过好在,每个人的交际圈,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势利眼”,总有一些人是值得真心结交的。
张爱玲在小说里所说,“我就恨他们狗眼看人低”,为什么药用“狗眼看人低”来形容“势利眼”呢?从科学角度来说,狗的眼睛对“静态视物调节能力差、对近物成像小”,所以,在狗的眼中,即便比它大很多的骡牛马驴,它都敢咬敢追。“狗眼看人低”虽然是一个流传已久的成语,但却委屈了狗,狗不仅通人性,还对主人特别忠实,而用“狗眼看人低”来作为一个贬义词,的确有点过意不去。
不过,相比较“狗眼看人低”这句俗语,却另有一句让人一听就觉得颇为俗气的句子,也常常被人们广为应用,这句话便是“眼睛长在屁股上”。如果我说,“眼睛长在屁股上”这句话,是出自一首古诗,可能会有很多人不敢相信。哪有人这样写诗的,还真别说,这个可能有,这个还真有。这句话出自清代的一个名叫“文映江”的文人。
文映江少时家贫,但却能发奋读书,诗文写得很优秀,书法写得很怪异,成为当地的怪才,长大后在潼川府参加考试,名列第一,当时的知府给他的卷子写下“文盖通场,字丑八县”八字批语。后来,参加“省试”,获得“拔贡”名额,授予“吏部录事”的官职。后来,文映江辞官归隐,过上了“教书、种田、卖文”的生活。
有一次,一些乡邻相聚,文映江是受邀的嘉宾,其中有一个人迟到了,来到席间,四下打量,询问“文老爷”来了没有。众人手指指向文映江,但是那个人看到文映江芒屩布衣、朴素粗糙,始终不肯相信。这种场景,让文映江瞬间明白,原来这个人是“以貌取人”的“势利眼”,看到文映江穿着很普通,始终不敢相信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文老爷。
一时间,众人颇为尴尬,当时热闹的场景在这一瞬间变得寂静,为了缓和一下尴尬的场景,文映江当即即兴赋诗一首,题目是《咏针》,“百炼千锤一根针,一颠一倒布上行。眼晴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此诗一出,众人无不拍手称奇,唯独那个“以貌取人”的人愣在了那里,羞愧的无地自容,要是地上有条缝,真的恨不得从地缝里钻进去。
文映江用我们所熟悉的“缝衣针”来作为参照物,写成了这首“惊天地、泣鬼神”的“神作”,无不让人动容。文映江一语双关,用“缝衣针”来讽刺那些只看外表、以貌取人、趋炎附势的人,也用来讽刺那些不懂得知恩图报的人,还用来讽刺那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人。
文映江这首《咏针》的诗,完美的将“眼睛长在屁股上”这句看起来俗不可耐的俗语,提炼至诗词文艺的高度,真可谓是“话糙理不糙”,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而且,全诗更是一气呵成,句句在写实,句句在暗讽,既容易让人对号入座,又容易让人无可反驳。这种恰到好处的拿捏,也真实反映了文映江的文化造诣,堪称是炉火纯青。
从孔子的“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再到文映江的“眼睛长在屁股上,只认衣冠不认人”,无不在提醒我们,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人和事,因为有些人和事的位面,可能远超你的眼界。如果这个时候,用一种“势利眼”的态度,有可能到最后才发现,“小丑原来是自己”,那就不太妙了。
【本图文由“尚书台”新媒体原创出品,作者金兰,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翻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