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智启未来 守正创新——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学术会议召开

0
分享至

8月8—10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三届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学术会议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主办,山东省医学会、山东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承办。大会以“智启未来·守正创新:AI融合时代的临床研究规范与循证传承”为主题,聚焦临床研究方法、循证医学传承、学科交叉融合等前沿领域,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为新时代医药卫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开幕式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王小钦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院长陈玉国教授,山东省医学会秘书长岳冬丽致辞,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洪霞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各医学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医疗卫生机构的专家学者共襄学术盛宴。



【大会报告引航前沿 共促学科创新发展】

陈玉国教授作大会开场报告“急诊医学研究的齐鲁实践”,分享了急性胸痛和心脏骤停、急诊早期预警和诊疗技术体系等实践成果,为急诊医学发展提供了高水平证据。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孙鑫教授作“系统循证医学-面向复杂干预疗效研究的新模式”报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一鸣教授作“创建审稿学学科体系初探-以医学研究为例”报告,洪霞教授作“人工智能(AI)技术辅助临床研究设计与质量评价的规范”报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刘天舒教授作“肿瘤临床研究顺逆之思考”报告,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王艺教授作“人类表型组研究大科学计划实施”报告,兰州大学陈耀龙教授作“指南报告规范的国际化之路:以RIGHT为例”报告,王小钦教授作“创新药物研发历程”报告,北京协和医院阮戈冲教授作“VDZ治疗UC疗效的多中心研究-协和经验”报告,山东大学齐鲁第二医院冯世庆教授作“脊髓损伤流行病学数据驱动的诊疗范式创新与临床转化”报告,复旦大学陈兴栋教授作“基于人类表型组的泰州队列建设进展”报告,北京中医药大学费宇彤教授作“国际前沿真实世界临床研究方法体系梳理与应用建议-以心血管疾病为例”报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新灿教授作“基于电子健康数据的随机对照试验现状、设计与实施”报告,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吴琪俊教授作“运动干预对癌症患者的预后影响”报告,浙江大学黄建教授作“AU驱动乳腺癌组织性筛查:实践与展望”报告,北京协和医院杨红教授作“肠道疑难疾病决策中的思考:MDT和AI谁强谁弱?”报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海教授作“极早期慢加急肝衰竭临床特征和早诊转化研究-源于前瞻性大队列的中国证据”报告。17个大会报告聚焦临床需求,引领学术前沿,为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学科高质量发展发出时代最强音。



【方法培训夯实根基 获参会者广泛赞誉】

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班作为历次学术会议的“金字招牌”之一,为大会提供了精彩的学术暖场。此次培训班精心策划了14个极具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专题报告,内容不仅涵盖临床研究设计的设计要点、队列研究的实施策略、诊断试验准确性研究的设计类型和选择,还深入探讨了临床试验的规范操作与质量控制、方法学如何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及大模型如何推动循证医学变革等前沿话题。培训班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参会者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现场讨论充分,专家与学员之间积极互动,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分会场上深耕不辍 青年学者思辨交锋】

大会6个分会场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犹如六颗璀璨的学术明珠,在学术会议的舞台上绽放出闪耀的光芒。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山东分会场、临床研究方法学组分会场、循证医学学组分会场、中医学组分会场、教学分会场、青年学组分会场,包括48个专题报告、69个论文发言,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临床研究、循证医学、中医学、教学等多个领域的前沿进展与最新成果。这些分会场为来自不同研究方向的学者搭建了广阔的交流平台,为本次学术会议的深入交流与思想碰撞持续发力,有力地推动了各学科领域的融合与发展。



青年沙龙作为青年学组的保留特色活动,本次聚焦“AI+医学”热点,围绕两大命题展开正反辩论:“当AI建议与指南或证据冲突时,是否更应优先遵循指南与证据?”以及“是否应推广直接面向患者的诊疗智能体?”双方从方法学、伦理、临床应用与风险治理等维度深入交锋,观点鲜明、金句频出,充分展示了青年学者的思辨实力,对前沿议题的敏锐洞察,为推动AI与医学的深度融合注入了青春动能。



【传承革命精神内核 党建学术双向赋能】

大会期间,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山东省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的部分党员走进中共山东早期历史纪念馆,重温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推动党建工作与学术发展深度融合。大家驻足沉思,交流感悟,纷纷表示要传承求真务实、攻坚克难的革命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健康。



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成立于1993年,经过30多年的努力,不断成长壮大。分会为我国临床研究提供了方法学培训和研究平台,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为提高我国临床诊疗水平提供了循证医学证据。第二十三届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学术会议共收到投稿2117篇,创历史新高,充分反映了广大同道们对本次学术年会的重视。会议期间召开ChinaCLEN工作会议、分会常委会、全委会,就学科建设、本年度工作与未来规划展开深度研讨,进一步明确分会工作方向,为学科发展筑牢组织根基。此次大会的成功召开,将进一步完善临床研究规范体系,强化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为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我国临床研究水平迈向更高台阶。

(供稿:中华医学会流行病学与循证医学分会 张媛 崔思奇 王小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中华医学会机关刊。传播医学信息,引领医学发展。
1004文章数 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