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新闻机构披露印度吸引外资出现断崖式下跌,降幅达到99%,刷新历史最低纪录,引发全球关注。然而在这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大规模撤离印度的现象。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正持续获得全球资本青睐,大量资金以最快速度流入中国,印度打造“世界工厂”的愿景逐渐破灭。
![]()
此前美国企业曾将印度视为替代中国的投资目的地,如今外资的集中撤离,是否意味着西方国家察觉到了某些问题?中国又是凭借什么优势持续吸引外资企业?
![]()
莫迪的“世界工厂梦”
2014年,印度总理莫迪推出“印度制造”战略,目标清晰,意图借鉴中国的发展路径,借助人口红利和低廉人力成本,推动印度跻身全球制造业核心地位。
国际社会对此反应热烈,许多美国企业也将印度看作“中国替代选项”,一时间,“印度超越中国”的报道频繁出现在国际媒体头版。
![]()
遗憾的是,设想美好,现实却十分残酷。十年过去,印度制造业并未实现预期突破,反而暴露出诸多结构性问题。
据印度官方统计,从2014年到2021年底,已有超过2700家外资企业终止在印运营、退出市场。而进入2024年后,局势进一步恶化。
![]()
英国媒体指出,从2024年10月至2025年3月,外资从印度股市撤出资金约达290亿美元,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
更令人震惊的是印度央行公布的数据:2025年5月,印度净FDI仅为350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骤降9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
那么问题来了,印度不是拥有14亿人口吗?市场潜力不是很大吗?为何外资突然集体撤离?
实际上,许多企业在深入印度市场后才意识到,所谓的人口红利更多只是账面数据,印度在劳动力素质与效率方面远不及中国。
![]()
基础设施落后也对外资企业运营造成严重影响,毕竟时间就是成本,跨国公司很快便意识到这一点。于是,印度的制造业梦想尚未起飞,就已遭遇重创。更重要的是,外资对印度政府的信任正在逐步崩塌。
![]()
信任崩塌
过去十年间,印度在国际投资者口中被称为“外资坟墓”,原因显而易见:高额罚款、税务追缴、频繁变动的法规政策,令众多跨国企业苦不堪言。
2025年3月,印度政府要求三星补缴税款及罚款共计6.01亿美元,几乎相当于其在印全年利润。
![]()
类似事件早已屡见不鲜,谷歌、亚马逊、诺基亚、小米等几乎所有知名外企都在印度遭遇过巨额账单。如此频繁的政策干预,自然让企业望而却步。
更令人费解的是印度政府推行的生产挂钩激励计划,原本旨在推动本土制造,却意外引发大规模套现潮。
![]()
2025财年,私募股权和风投机构退出资金总额高达267亿美元。现代汽车印度子公司上市后,母公司迅速减持股份;外卖平台Swiggy的外资股东一次性套现20亿美元。表面上是市场流动性增强,实质上是信任瓦解、资本加速撤离。
![]()
与此同时,印度本土企业也在大规模将资金转移至海外。2025财年,印度对外直接投资从上一年的170亿美元激增至290亿美元。资金不仅没有流入国内,反而大量流向国外。
这种“国内不存钱、国外猛投钱”的反常现象,无疑进一步削弱了国际投资者的信心。当外资彻底对印度政策环境失去信任,他们毫不犹豫地转向其他市场——特别是中国。
![]()
![]()
资本“重返中国”
就在印度陷入外资撤离浪潮之际,中国却迎来新一轮投资热潮。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领域。例如,中国AI企业深度求索在2025年初掀起融资热潮,带动恒生指数半年内上涨36%。外资似乎重新认识到中国市场的巨大价值。
![]()
这并非偶然,截至2025年,外商在华投资已覆盖超过100个行业,累计设立企业达124万家,总投资额接近3万亿美元。
不少外企不仅没有撤离,反而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从单一产品拓展到多元经营,从一个城市扩展到全国布局,甚至发展为跨国集团。这些企业并非被迫留下,而是确实在中国实现了盈利。
![]()
更值得注意的是研发投入。过去十年,规模以上外资工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增长86.4%,有效发明专利数量翻了三倍多。这些数据背后,是中国市场提供的稳定预期和持续回报。
中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消费市场庞大且需求多样。从高端消费到绿色科技,从人工智能到数字服务,几乎每个领域都蕴含着巨大机会。
![]()
再加上博鳌亚洲论坛、进口博览会、广交会等国际平台持续搭建,中国始终在推进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
中国用实际行动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这里依然欢迎高质量外资,并且制度环境长期稳定。
![]()
不难看出,资本的选择不仅仅基于短期红利,更看重长期的可预测性和安全感。而中国恰恰提供了印度目前难以实现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
中印差异
英国商业与经济研究中心每年发布的经济自由度指数显示,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国家的排名和得分普遍高于印度。
尤其在法律确定性、合同执行效率、企业注册与审批流程等方面,印度仍明显落后。
![]()
这并不是说印度没有发展潜力,而是当前制度体系尚无法支撑起“世界工厂”所需的信任基础。而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推行的高关税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印度面临的挑战。
美国提高对印贸易壁垒,迫使许多依赖出口的企业重新调整战略布局。与此同时,中国凭借RCEP区域合作机制和成熟的供应链网络,成为跨国企业分散风险的理想选择。
![]()
当然也要客观看待,印度并非毫无优势。它依然拥有年轻人口、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潜在的消费市场,以及在绿色能源、医疗科技等领域的潜力。
但问题在于,外资是否愿意耐心等待印度完成转型?从当前资本流动趋势来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印度股市自2024年9月高点下跌13%,市值蒸发1万亿美元。而中国A股与港股在政策支撑、AI和先进制造概念推动下,走出了一波强劲反弹。
![]()
印度本土基金经理也承认,他们正将资金转向日本和中国市场,看中的是更明确的增长前景、企业改革决心以及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
归根结底,资本没有归属,但资本会选择归属。如果一个市场只能提供短期投机机会,却无法提供长期扎根的土壤,最终将难以留住真正有远见的投资者。
![]()
![]()
全球资本从印度转向中国,表面看是两国此消彼长的博弈,实则反映了资本选择背后的理性逻辑:哪里更稳定、更高效、更具未来可见性,资金就会流向哪里。
印度并非没有机会,它依然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高速增长的GDP、不断扩大的数字经济和消费市场。
![]()
但如果无法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劳动力素质、保持政策连贯性和监管透明度,恐怕难以摆脱资金中转站的命运。
反观中国,尽管面临全球经济放缓、房地产调整、外部压力等多重挑战,但其完整的工业体系、持续扩大的开放政策、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依然是吸引外资的核心优势。
![]()
再加上在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中的领先布局,中国依然是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主要信源
“美企视印度为‘中国替代品’,但现实是,印度却越来越依赖中国”——观察者网美关税引发市场担忧,印度股市受青睐度跌至亚洲地区垫底位置——环球网2025-08-15热解读·见微|中国为何是外资企业投资的沃土?——2025-04-02 12:19:42来源:央视网暴跌99%!印度吸金故事讲不下去了——北晚在线2025-08-05英媒:随着印度经济增速放缓,外国投资者纷纷撤离并转购中国股票——观察者网2025-03-1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