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四岁的李老师近来可高兴坏了,原来她要当奶奶了。李老师是一名乡村教师,只有一个儿子。李老师虽然干着教书育人的活,但是却没教育好自己的儿子,她的儿子学习成绩很差,初中毕业上了一所职业学校,后来就去大城市打工了。
后来,儿子和同厂的一个女孩谈对象了,这个女孩也是他们家乡人。五年前,李老师倾其所有积蓄,给儿子在他打工的城市买了一套房子,并且给儿子办了婚事。几年来,儿子儿媳一直没有生育,这可把李老师急坏了。李老师反反复复给儿子媳妇做工作,可是儿子媳妇就是不生孩子,李老师干着急也没办法。
去年,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子媳妇突然想通了,决定生孩子了。这不,儿子告诉李老师,媳妇六月份就要生宝宝了。李老师盼月亮盼星星,终于盼来儿子媳妇要生孩子了,你说她能不高兴吗?
媳妇坐月子的事情李老师已经想好了。三十年前,李老师是在农村老家生的儿子,当时婆婆把乡卫生院的妇科医生请到家里来接生,坐月子的那一个月里,婆婆天天给她熬红糖小米粥,说是老辈人传下来的法子,说是红糖小米粥能够为产妇补充能量,增强体力;可以补气血,有利于女性产后恢复等等。所以李老师坐月子的时候,天天喝的是红糖小米粥。此外,公公杀了家里的两只大花公鸡给她补身子。
李老师的儿子呢,开始吃的是母乳,后来就吃奶粉。李老师记得清清楚楚,儿子当时吃的奶粉九块钱一大袋,把自来水烧开,稍微凉一凉,就给儿子冲奶粉喝了。
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现在的条件好了,生活好了,要求高了。李老师不打算让媳妇在农村老家生孩子,而是让媳妇在老家市里的医院生孩子,她要把媳妇伺候得好好的。两个多月来李老师天天跟着快手抖音学做菜,她要变着花样给媳妇做饭,保证人让媳妇满意。
让李老师震惊的是,她的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儿子传话过来,媳妇不回老家坐月子,要在他们所在的大城市生孩子。没办法,李老师只能在媳妇生孩子前十多天赶往儿子所在城市了。
让李老师惊讶不已的是,人家大城市医院的规模就是大,的条件就是好,服务态度好,妇产科根本不像他们老家医院那样拥挤,七十多间产妇病房空着一半。
原本李老师想让媳妇自然生产,可是媳妇不答应,一定要做剖腹产,李老师拗不过媳妇,只能由她去了。媳妇住院生产的时候,儿子把产妇婴儿专用的物品装了两大袋,搬进了病房。这些用品叫什么名字李老师一概不知,只看得她眼花缭乱,她一辈子从来没见过这些用品啊!
小宝宝产出来了,是个小千斤!李老师暗自窃喜,当前社会,还是生个女儿好啊!媳妇产后住院那几天,李老师打算好好伺候媳妇和小孙女。可是她发现病房里多了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正在诧异的时候,儿子悄悄告诉她,伺候产妇和婴儿的活,李老师不专业,他们早已雇好了专业护理产妇与新生儿的阿姨。
媳妇住院的几天里,李老师发现自己确实跟不上时代了,伺候不了产妇和婴儿了。比如说,婴儿吃奶都是一套专用器具,李老师叫不上名字来,只知道婴儿的奶瓶什么的用前用后一律要消毒,和奶的水都必须是恒温的,一次和奶所用奶粉多少也都有严格的要求的,一点也马虎不得。
原本想伺候媳妇和小孙女的李老师傻眼了,伺候媳妇和婴儿的活她不专业,媳妇不让她伺候,她干坐在那里没事干,但是又不能离开病房离开医院,这可是媳妇生孩子的大事啊!
媳妇出院后,李老师想,自己这下有了用武之地,自己又能好好地伺候媳妇和小孙女了。可是前脚刚踏进家门,后脚就来了一位三十多岁的阿姨,媳妇说,那是他们花一万多块钱雇来的月嫂,产妇和孩子不用婆婆管,婆婆只需要照着月嫂所开单子购物就行了。
小孙女出月那天,李老师也不傻,给了媳妇五万块钱,给小孙女用红头绳拴了一万块钱的锁子,这是他们家乡的风俗。给媳妇孙女的钱李老师不心疼,她心疼的是,自己的儿子媳妇都是农村走出来的打工人,坐个月子也讲究了了,花起钱来一点也不心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