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俄罗斯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在10日播出的“俄罗斯-1”电视频道访谈节目中表示,全球核对抗的危险没有减弱,核冲突的风险依然存在。这名副部长是在特朗普和普京即将在阿拉斯加进行会面的背景下,讲到的这样一段话。很显然,就算是对话即将展开,但是俄罗斯还是在做好最复杂最困难情况准备。
俄罗斯的策略十分明确,想要谈判,俄罗斯十分积极配合,但是在谈判同时俄军还在前线强化进攻。俄罗斯不把希望寄托在谈判上,而是坚持以打促谈的策略,相信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上照样得不到。美国之所以非常积极的寻求谈判,最核心的还是因为俄顶住了来自西方全方位压力,并且给美国造成了巨大损失。俄在谈判同时,还在强化进攻,就是用胜利为谈判促力。
1
绞索收紧,俄打造四个半包围圈,在阵势给乌军造成泰山压顶式压力。俄军经过数月精心布局,在顿巴斯地区成功构建了四个半“绞索式”包围圈。德国《图片报》观察家朱利安·雷普克清晰的描绘出来了俄军精心打造的几个包围圈,分别是波克罗夫斯克—米尔诺格勒、顿河君士坦丁诺夫卡、库皮扬斯克城镇群以及塞弗尔斯克。
这些包围圈并非简单的兵力围堵,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战术体系。每个包围圈内的乌军面临三面被围、补给线切断的困境,陷入“被动挨打”的困境。俄军从战场体系出发,在乌克兰打造4个半包围圈,就是为了让乌军主力难以互相调动,让乌军预备队无法正常机动支援,最终让各个地区的乌军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之中。
俄军占据兵力优势、火力优势,重点打击补给线,重在形成泰山压顶态势,并不急于全面进攻。俄军将相应包围圈打造完成后,采取了围点打援策略,并不急于发起总攻。俄军依靠火力优势对乌军补给和支援力量进行打击,最大限度消耗乌军有生力量。俄军想要达成的效果就是气势上压制住乌军,从而让乌军陷入士气崩溃的被动局面之中。
2
红军城分割歼敌,重磅炸弹清场,俄军要在阿拉斯加谈判前给乌军重磅打击。红军城战场已成为当代战争残酷性的集中展示场。俄军采用了多种创新战术结合传统火力优势,彻底颠覆了传统攻城模式。截至8月8日晚,俄军在红军城铁路北部地区构筑了至少4个坚固堡垒,并对红军城铁路南部地区的乌军实施分割包围,将铁路南部的乌军防御部队分割压缩在十几个大小不一的区域内。
面对拒绝投降的乌军第63旅,俄军动用了终极手段——苏-34轰炸机携带FAB-3000巨型滑翔制导炸弹实施清场行动。2025年4月以来,俄军在红军城投入11万兵力从三个方向实施“铁钳合围”。截至8月初,包围圈直径已达约30公里,是此前战役的两倍以上。俄军创新的“无人机+地道战”组合拳在红军城取得显著效果。在控制五条主要补给线后,俄军FPV无人机群持续截杀仅存的帕夫洛格勒高速公路。
3
俄军布局完善,战场控局能力强大,万斯开始泼冷水,重点强调美国将不再对乌提供经费。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11日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在10日播出的福克斯新闻频道采访中表示,俄罗斯和乌克兰通过谈判达成的和解不太可能让任何一方满意,任何和平协议都可能让莫斯科和基辅“不满意”。
万斯为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的直接谈判泼冷水,根本目的也是打消欧洲和乌克兰参与谈判的愿望。在特朗普确定与普京会谈后,欧洲和乌克兰都表达了参与直接谈判的强烈愿望。万斯这次泼冷水也是告诉欧洲,告诉乌克兰,他们却谈判是不可能达成相应谈判效果,因为他们手中什么筹码都没有。
万斯同时给乌克兰波冷水强调美国将不会继续向乌克兰提供经费支持。万斯强调称“我们不想再为乌克兰的战争提供资金。我们希望达成一个和平解决方案。我们希望停止杀戮。但我认为,美国人对继续把他们的钱、把美国纳税人的钱投入到这场冲突中已经感到厌倦。”失去美国资金支持,乌克兰处境将非常被动,这也算乌克兰遭遇当头一棒。
随着8月15日临近,阿拉斯加峰会已成为决定俄乌冲突走向的关键节点。特朗普宣称将在与普京会晤中“促成乌克兰停火”,并已取得“巨大进展”。然而各方立场分歧显著:俄方坚持基于当前战线谈判,而乌方要求恢复领土完整,美国斡旋难度极高。无论阿拉斯加会谈结果如何,红军城的命运可能在此之前就已决定。这座被称为“乌军东部防线输血系统”的城市,正面临最后的倒计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