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大富曾担任揪斗刘少奇的总指挥,1983年被判17年,后来如何
蒯大富曾担任揪斗刘少奇的总指挥,1983年被判17年,后来如何
蒯大富入狱后,曾经在校园里的意气风发早已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面对牢狱之苦的心力交瘁。
1987年经过漫长岁月的牢狱洗礼,蒯大富刑满释放。
这个曾经在时代浪潮中跌宕起伏的人物,刑满后的人生走向令人好奇与感慨。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娶了北大才女为妻。
北大才女在他入狱后,起初坚定地陪伴在他的身边,给予他精神上的鼓励。
她坚信蒯大富有着重获新生的可能,愿意与他一同面对生活的种种磨难。
可婚后半生,蒯大富的人生却充满了波折。
曾经的荣耀辉煌不再,命运的巨轮将他和他的家庭卷入了生活的泥沼。
他是否后悔自己年轻时的错误抉择......
![]()
1987年秋天蒯大富走出监狱,阳光洒在脸上,心里很是复杂。
监狱里漫长的时光让他对外面的世界有了些陌生,但阳光似乎在告诉他,新生活开始了。
蒯大富决定去宁夏青铜峡铝厂,那段工作经历让他对那里有了感情。
厂里的情况不如意,市场竞争让这个国营老厂处境艰难,产品卖不出去,厂里焦急万分。
蒯大富虽被安排为技术员,但任务成了销售铝产品。
![]()
蒯大富带着全厂希望出门,一走就是三个月,风餐露宿。
每到一地,先了解市场再推销。
他虽不是能说会道的销售,但凭过去名声和真诚态度,打动不少客户,成功卖掉605吨铝,带回605万元,解决了铝厂的燃眉之急。
蒯大富出生于1945年江苏滨海县的农民家庭,父母是积极参与革命事业的有名进步农民。
在家庭红色氛围的熏陶下,蒯大富从小就沐浴在革命思想中,努力学习,最终凭借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录取,成为清华备受瞩目的人物。
![]()
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不那么发达但社会思潮涌动的年代,蒯大富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凭借自己的才华和热情,逐渐崭露头角。
他在校园里组织各种社团活动,通过网络和传单等方式传播自己的理念,吸引了众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进入了动荡时期,各种政治运动风起云涌。
蒯大富深陷其中,他凭借自己出色的组织和演讲能力,很快在一些政治运动中成为核心人物。
他在各种集会和活动中积极发表言论,通过网络、广播等方式宣传自己的观点,试图引导运动的方向。
蒯大富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积极参与并领导了一系列极“左”运动,组织和参与“西纠”。
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全面爆发后,蒯大富积极参与组建了“首都红卫兵西城区纠察队”(简称“西纠”),并担任要职。
“西纠”在其组织和领导下,将矛头指向了广大干部和群众,成为冲击党政机关、迫害国家干部的急先锋。
蒯大富通过各种方式,纠集了大量的红卫兵,对他们进行组织和指挥,使他们成为“文革”中暴力行为的实施者。
![]()
例如,他们多次冲击中南海、国务院等国家机关,对国家正常的政治秩序和管理体系造成了严重破坏。
“西纠”在蒯大富等人的指使下,频繁实施暴力行为。
他们在街头随意抓捕、殴打所谓的“反动分子”“黑五类”等,对许多无辜群众进行人身伤害和人格侮辱。
在一次事件中,蒯大富带领红卫兵冲击某单位,将多名干部和工作人员打伤,并没收他们的财物,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财产权和人身安全。
![]()
1966年12月蒯大富等人策划并组织了大规模的红卫兵聚集在中南海新华门。
他们以“揪斗刘(少奇)邓(小平)陶(铸)反革命修正主义集团”为名,试图对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进行人身迫害。
![]()
围攻中南海新华门的行为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恐慌。
一时间谣言四起,社会秩序大乱。
许多人担心自己会遭到迫害,纷纷逃离城市。
这种恐慌情绪对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蒯大富等人参与了对刘少奇的诬陷和攻击。
“文革”开始后,他们将刘少奇污蔑为“反革命修正主义头子”,通过各种手段对刘少奇进行迫害。
他们在一些虚假材料的支持下,对刘少奇进行批判和斗争,试图将他从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岗位上拉下来。
在蒯大富等人的参与下,刘少奇受到了残酷的逼供和折磨。
他们以迫害刘少奇为目的,编造了一系列谎言和罪名,对刘少奇进行人身侮辱和肉体虐待。刘少奇在这场迫害中身心遭受了极大的痛苦,最终不幸含冤而逝。
![]()
蒯大富的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法规,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和道德规范,给党和国家带来了极其严重的损失。
因此他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被判处有期徒刑。
1988年蒯大富在青海平静生活,工作简单但努力忘记过去。
然而一封来自南京的信打破了平静,是罗晓波写来的。罗晓波说看过蒯大富事迹,愿共度余生。
蒯大富震惊且犹豫,他清楚自己牢狱之灾,怕拖累罗晓波。他反复读信,内心感动又纠结。
罗晓波比他小16岁,有体面工作和美好未来。
蒯大富考虑许久后回信,坦诚讲述过去和现状,列了四个条件:忘掉自己坐牢经历,不怕未来风波,过穷日子,婚后不要两地分居。
他本没抱希望,罗晓波却回信说没问题。蒯大富很感动觉得找到伴侣,立刻请假奔南京。
见到罗晓波他满心欢喜,在街头漫步聊天,彼此分享过去、现在和未来,互相理解支持。
同年两人简单领了结婚证。
1992年春天蒯大富带着罗晓波到山东蓬莱市登州镇司家庄振兴实业总公司,他是公司总工程师。
虽然地处偏远小镇,但公司规模大业务忙。蒯大富全心投入工作,早出晚归罗晓波操持家里。
蒯大富虽顺利但挂念北京。
1993年北京海淀区消息传来,要兴办通讯器材一条街,招聘蒯大富。
这诱惑巨大,蒯大富有经验有能力也爱北京,想着回来发展。
但回来后工作遇干扰,被打压排挤。
![]()
蒯大富想解决却无助,无奈离开,心中满是无奈愤慨。
蒯大富离开北京后很茫然,不知未来方向。朋友伸出援手,邀请他去深圳。蒯大富想到深圳机会多,就独自前往。
到了深圳蒯大富感受到城市活力。他四处寻找机会,终于有了满意工作,开启新职业生涯。
罗晓波在北京也受影响,生活不安宁。杂志社变动,工作不稳定。蒯大富情况让她压力大,思索后决定辞职。
辞职后求职艰难,没满意答案。此时蒯大富从深圳来电,说在深圳安定,邀她来团聚。
罗晓波心动,决定前往。蒯大富到深圳后,冷静观察市场。
他发现建筑行业发展使建筑材料需求大增,铝材受欢迎,于是和朋友合伙开铝材公司。
他负责联系供应商,友人负责销售拓展,合作默契。创业初期困难重重,资金紧、竞争大、客户信任缺。
蒯大富不放弃,坚信产品和服务能赢客户。
他亲自跑市场,根据反馈调整策略。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司渐站稳脚跟,订单多,业绩升。蒯大富和朋友都兴奋,深信在深圳发展是对的。
随着业务拓展,蒯大富在深圳商界名声渐起,凭眼光、洞察力和经营理念获业界尊重、客户信赖。
不过名声大也有烦恼,蒯大富不想张扬,想低调做生意,曾试过用化名,在名片印化名。
但他在深圳知名度高,化名没起作用。没等他拿出名片,别人就认出他。
蒯大富不再想用化名,他决定用自己的名字开拓市场,相信诚信经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能赢更多客户信赖支持。
在深圳打拼,蒯大富的公司发展好,铝材业务稳固,还涉足其他相关领域,业务遍布深圳且向周边拓展。
不到两年积累了巨额财富,在深圳商界成为佼佼者。
有钱后蒯大富难忘本,想在深圳买房定居。他选了环境好、交通方便的小区,买了宽敞明亮房子。
![]()
可深圳落户难,蒯大富是外来者,孩子上学需要户口,这成了他心头的难题。
罗晓波理解丈夫焦虑,这不仅关系到家庭、孩子前途,她还得知一些关于落户的消息。
从朋友那里听到可能用“特殊手段”解决户口问题,打听后得知如果表格上不填蒯大富名字或许行得通。
因为蒯大富在商界名声大,名字出现就会有额外审查关注。
罗晓波知道解决办法是假离婚,但这办法很荒唐。她回去和丈夫商量,蒯大富坚决反对,觉得这是荒谬做法,为此大吵一架。
罗晓波却没有放弃,她知道不解决户口问题孩子上学和家庭未来受影响。
于是耐心劝说丈夫,让他为家庭和孩子放下身段。可蒯大富态度还是坚决,他不想为户口牺牲尊严和名声。
可孩子上学问题渐紧迫,最后在孩子以不上学要挟下,蒯大富才勉强同意假离婚。
那天蒯大富和罗晓波去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为孩子和家庭只能如此。
不久罗晓波和孩子落户深圳且进了心仪学校。
蒯大富看在眼里,心里很是复杂,欣慰孩子能上学家庭有保障,可又苦涩自己竟用假离婚解决户口问题。
蒯大富提出复婚,以为户口问题解决就可恢复婚姻。出乎他意料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