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刷到一个话题:“孩子交朋友,到底该不该干预?”
评论区有人说:“孩子的事就让他们自己解决。”也有人留言:“不管不行,交错朋友比没朋友更可怕。”
这话听起来刺耳,却很真实。尤其是在初中阶段,孩子们正是叛逆敏感期,价值观没有完全成型。
一个好的朋友,可能拉着他一起进步;一个坏的朋友,却可能带着他往深渊滑。
友情这东西,从来不是数量决定一切,而是质量决定方向。
01
看似朋友,却让人越来越不舒服。
有的孩子,表面跟你玩得热闹,心里却容不下你。你考得比她好,她翻脸不认人;你被表扬,她阴阳怪气。
小雨就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两人天天在一起,只要小雨多拿了奖状,立刻冷落她,还说她算什么,不就是运气好吗。
小雨开始怀疑自己,甚至不敢表现,生怕被人嫉妒。
还有的孩子,总爱打压你。你稍微做得不好,她就冷嘲热讽:“你真笨,幸好有我带着你。”
久而久之,被打压的一方真的变得自卑,连自信都没了。真正的朋友,会让你感觉轻松;假朋友,只会让你沉重。
02
没朋友,孩子最多是孤单;但有“毒朋友”,孩子会被一点点拉下水。
小涛初一时,和几个所谓的好兄弟混在一起。别人不写作业,他也不写;别人逃课,他也跟着逃。
刚开始觉得自己“有人罩着”,很酷。可到期末才发现,成绩全线下滑,老师对他另眼相看,爸妈也天天为他操心。
可这时想抽身,却发现已经和他们绑在一块。要离开,就得忍受冷眼和孤立。
这就是毒友谊最可怕的地方:它会一点点吞掉孩子的独立思考,让他们失去方向。
03
作为父母,我们该怎么做?不是一味干涉,而是帮孩子学会“辨别”。
首先,要告诉孩子:好的朋友,会让你觉得被尊重,被支持;坏的朋友,会让你觉得不安,不快乐。
比如,小雅和闺蜜吵架,回来闹情绪,说:“她不理我了,我好难过。”
妈妈没有直接说“别理她”,而是问:“你们在一起时,你是更开心,还是更累?”
小雅愣了一下,最后小声说:“好像总是很累。”妈妈顺势说:“那你觉得,这是好朋友的感觉吗?”
这种对话,比“直接禁止”更能让孩子自己明白。
其次,要让孩子有底气敢说“不”。缺乏主见的孩子,很容易被人牵着走。
我们平时要多鼓励他们表达观点,让他们知道,拒绝别人不是不善良,而是保护自己。
04
朋友圈子,决定孩子成长的方向。所以,不要怕孩子一时孤单。
一个人安安静静地读书、画画、打球,也比和一群“拉后腿”的朋友混日子强。
“好的朋友,是你前行的灯;坏的朋友,是你下滑的绊脚石。”真正的教育,是教他们选择朋友。
如果一段关系让孩子越来越自卑、越来越焦虑,那就不是友情,而是枷锁。与其被拖入泥潭,不如勇敢抽身。
孩子要明白:朋友是为了让生活更快乐,而不是更痛苦。宁可独行,也不要陪着别人一起堕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