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非常艰难,但最艰难、最核心的不是与美国的国力差距问题,而是选择谁挂帅的问题,因为真正有实力担当志愿军司令员的帅才实在太少了。
从军事层面来说,我军只有彭总、林总、粟裕、徐帅、刘帅这5个人具备大规模战争的统兵能力,但徐帅已经很久没有大兵团作战经验,刘帅早已从事军事教学工作,因此,只剩下彭总、林总、粟裕三个选择。
![]()
很多人说林总、粟裕之所以最终没去成,有他们出兵意愿不足因素或者身体原因,但笔者认为这些都不是重点,如果中央一旦决定他们去,林、粟都有着很强的党性,更有着职业军人服从命令的思维惯性,即使再难,他们也会排除万难去出征。
![]()
林总之前还质疑过毛主席“尽走弓背路,这样下去会把部队拖垮”“老是走来走去,都不打仗是咋回事”,但毛主席下达的命令,他一向听从,对下属说: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
![]()
粟裕之前在淮海战役,也是身体不行,头疼欲裂,有时候还要躺在担架上指挥,但经过休息,很快又能投入下一场战斗。
![]()
因此,之前一直所说的林、粟不能去的理由是不成立的,最起码是能够解决的理由。笔者认为,抗美援朝最终考虑彭德怀元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相比较林、粟,他更具备与朝鲜领导人沟通的政治能力。
![]()
志愿军是我国的军队,于是,很多人觉得,出兵朝鲜后,理所当然,应该由我方的人指挥志愿军。
真实历史没那么简单,志愿军出国后,是有过“兵权之争”。
朝鲜领导人是金日成,虽然他之前在我军最高职务只是小小的师长和支队长,但毕竟是一国领导人,他说的话很有分量。
朝鲜战败撤退后,他还是想找回一些尊严。
![]()
志愿军进入朝鲜初期,志愿军司令部指挥所设在大榆洞,金日成也在这里,四十军打报告要攻打温井,彭总都还没有表态,金日成就兴高采烈地表示要立即打。但彭总皱着眉头,紧闭双唇,不发一言。他顶住压力,仔细谋划筹备,没有贸然行事,经过仔细思量,才发动了入朝第一次战役。
第一次战役结束后,彭总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在美、南朝鲜军进攻时,先故意示弱,后撤三十至五十公里,把敌军引进包围圈,然后再采用自己最为拿手的运动战战术,在运动中寻机歼敌。金日成又表示反对,对彭德怀的部署表示十分不解,并询问彭德怀为什么不仅不乘胜向清川江以南追击,反而还要后退几十公里。彭总没有因为金日成的质疑而改变决策或发生动摇,他认为金日成“忽视了在武器装备上敌优我劣的具体条件”,如果以志愿军的现有装备与敌军进行阵地战,是极为不利的,甚至可能打败仗,坚持己见。
![]()
志愿军打下德川后,金日成又提出,将志愿军指挥部设在德川,金日成此时正在德川坐镇指挥。这个提法,其实就是变相希望由金日成自己来指挥志愿军的军事行动,只是之前在金日成指挥下,几十万朝鲜人民军都已经被断送掉了,他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指挥权归属的问题,对于彭总来说,是不存在任何讨论的空间,他守住了指挥权。
![]()
以上三个事例,我们想想,如果换林、粟去,是否顶得住这种压力?林、粟都不像彭总一样,从全局统领过战争,都只是在局部开展工作,再加上林、粟比较谨慎的性格,很难拒绝作为朝鲜最高领导人的金日成。
![]()
但彭总不同,在军内地位仅次于朱老总,还做过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属于全军性质的领导,加上性格刚硬,完全能抗住金日成的压力。
因此,无论金日成怎么想,彭总都能有足够的底气与其沟通,并且牢牢掌握志愿军的指挥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