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头和食堂大姐相好6年,项目完工提分开,才意识到晚了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张永强站在工地食堂门口,手里攥着刚刚收到的调令通知书,纸张已经被汗水浸湿了边角。

六年了,他从未想过有一天会如此不舍得离开这个充满油烟味的简陋食堂。

当李素华从后厨探出头来,问他今天要不要加个蛋时,张永强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错过了这辈子最重要的东西。

01

2018年春天,城东新区的这片工地还是一片荒芜。

张永强第一次见到李素华的时候,她正在简陋的板房里擦拭刚刚搭建好的不锈钢餐具。四十出头的年纪,扎着马尾辫,围着印有油渍的围裙,动作利索干练。

"师傅,开饭了吗?"张永强推开食堂的门,带着一身的泥土味和汗臭味。

李素华抬起头,打量着这个新来的工头。三十五岁左右,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眼神坚毅,说话的声音有些沙哑。

"还早着呢,要等到十一点半。"她的声音很温和,"你是新来的工头吧?我叫李素华,大家都叫我华姐。"

"张永强。"他简单地自我介绍,目光在食堂里转了一圈,"这里条件还行,比我之前待过的工地强多了。"

李素华笑了笑,继续整理着餐具:"条件是简陋了点,不过我会尽量让大家吃得舒服些。你有什么忌口的吗?"

张永强愣了一下。这是他第一次听到有食堂大姐问这样的问题。

"不挑食,什么都吃。"他的回答很直接。

从那一天开始,张永强每天中午十一点四十五分准时出现在食堂。不是因为饿,而是习惯了在开饭前和李素华聊几句天。她总是会问他今天工作累不累,有没有受伤,需不需要多加点菜。

这些细小的关心,让常年在工地上摸爬滚打的张永强感到一种久违的温暖。

一个月后,当其他工人都已经吃完饭回到工地时,张永强总是最后一个放下碗筷。他会帮李素华收拾餐具,搬搬重物,修修坏掉的桌椅。

"张工,你不用每次都帮忙的。"李素华一边洗碗一边说道。

"没事,反正也不急着回去。"张永强蹲在地上修理一张摇摇晃晃的桌子,"而且,这样干活的时候心情也好些。"

李素华的手顿了一下,回过头看了他一眼,嘴角微微上扬。

02

随着夏天的到来,工地上的生活变得更加辛苦。

每天中午,当张永强满头大汗地走进食堂时,李素华总是会先递给他一杯凉开水。不需要他开口,她就知道他喜欢先喝水再吃饭的习惯。

"华姐,你怎么知道我口渴?"有一天,张永强忍不住问道。

"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了。"李素华一边给他盛菜一边说,"在工地上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我都见过。你们这些干活的,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关心。"

张永强接过饭菜,心里涌起一阵暖流。他发现李素华给他盛的菜总是比别人多一些,而且总是挑他爱吃的。

"你怎么知道我爱吃土豆丝?"

"观察呗。"李素华笑着说,"你每次吃土豆丝都吃得特别干净,连汤都不剩。"

这样的细致观察让张永强有些感动,也有些不知所措。他从来没有被一个女人如此仔细地关注过。

一天下午,工地上突然下起了暴雨。张永强正在检查基础设施的安全问题,被淋得浑身湿透。当他回到宿舍准备换衣服时,却发现李素华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条干净的毛巾。

"快擦擦,别感冒了。"她把毛巾递给他,"我刚烧了姜汤,一会儿送点过来。"

"不用这么麻烦..."张永强想要拒绝。

"没事,举手之劳。"李素华的语气很坚决,"你们这些当头的,身体垮了谁来管工地?"

那天晚上,张永强喝着李素华送来的姜汤,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被人如此细心照顾的感觉。

从那以后,他开始更加留意李素华。她每天早上五点就起床准备早餐,晚上要到八点才能休息。工地上一百多号人的一日三餐,全靠她一个人张罗。

"华姐,你一个人这么忙,家里人不担心吗?"有一天,张永强忍不住问道。

李素华的手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忙着手里的活:"家里就我一个人,没什么好担心的。"

张永强想要继续问,但看到李素华脸上一闪而过的落寞,他选择了沉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他明白这个道理。

03

秋天来临的时候,工地上的建筑已经初具规模。

这一天,李素华没有出现在食堂里。张永强等到中午十二点半,食堂依然大门紧闭。

"华姐人呢?"他询问路过的工人。

"听说生病了,在宿舍里躺着呢。"工人随口回答。

张永强心里一紧,立刻朝李素华的宿舍走去。宿舍门虚掩着,他轻轻敲了敲门。

"谁啊?"里面传来李素华虚弱的声音。

"是我,张永强。"他推门而入,看到李素华脸色苍白地躺在床上,"怎么了?严重吗?"

"没事,就是有点发烧。"李素华勉强坐起身来,"你们吃饭了吗?我这就去做..."

"别动!"张永强赶紧按住她的肩膀,"都烧成这样了还想着做饭?我去镇上给你买药。"

"不用,休息一下就好了。"李素华摇摇头,"而且大家还要吃饭..."

"吃饭的事我来想办法。"张永强的语气很坚决,"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

那天下午,张永强请假去镇上买了退烧药和感冒药,还买了一些小米和鸡蛋。回到工地后,他在食堂里笨拙地熬了小米粥,然后端到李素华的宿舍。

"我不会做饭,就会熬粥。"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你将就着喝点。"

李素华接过碗,眼中闪过一丝感动:"谢谢你,永强。"

这是她第一次叫他的名字,不是"张工"或者"师傅",而是"永强"。这两个字从她嘴里说出来,听起来格外温柔。

接下来的两天,张永强每天都会去看望李素华,给她送药送饭。当她身体好转重新回到食堂工作时,他明显感觉到两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永强,你帮了我这么多,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李素华一边准备晚饭一边说道。

"说什么感谢,大家都是朋友。"张永强一边帮她搬运食材一边回答。

"朋友..."李素华重复着这个词,眼神有些复杂。

那天晚上,张永强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意识到自己对李素华的感情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关心,但他不敢承认,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

一个月后,张永强无意中听到其他工人在讨论李素华的身世。

"华姐挺可怜的,老公几年前出车祸没了,一个人带着女儿生活。"

"女儿在外地上大学,她一个人在这里打工赚学费。"

"难怪她这么拼命干活,原来是为了供女儿读书。"

听到这些,张永强心里涌起一阵酸涩。他想起李素华每天早起晚睡的辛苦,想起她总是舍不得给自己买件新衣服,想起她每次接到女儿电话时脸上的笑容。

从那天开始,他对李素华的关心变得更加细致入微。

04

2019年的中秋节,大部分工人都回家团聚了,工地上只剩下十几个人。

张永强本来也可以回家,但他选择了留下来。名义上是为了看守工地,实际上是因为李素华也留了下来。

中秋节的晚上,李素华在食堂里摆了一桌简单的饭菜,还买了几个月饼。留守的工人们聚在一起,虽然简陋,但气氛很温馨。

"来,大家举杯,祝愿我们的项目早日完工,祝愿大家身体健康。"张永强举起茶杯。

"身体健康!"大家齐声响应。

酒过三巡,工人们陆续回到宿舍休息。食堂里只剩下张永强和李素华两个人。

"永强,你为什么不回家过节?"李素华一边收拾餐具一边问道。

"家里也没什么人等我。"张永强的回答很简单,"你呢?不想女儿吗?"

李素华的动作停顿了一下:"想啊,怎么不想。但是她在学校里也挺忙的,我就不打扰她了。"

说完这话,她的眼中闪过一丝落寞。

张永强心里一动,站起身来:"走,我们出去走走。"

"去哪?"李素华有些意外。

"看月亮。"

他们来到工地外的一处空地,远离了机器的轰鸣声和工地的喧嚣。夜空中的月亮又圆又亮,洒下银白色的光辉。

"真美。"李素华仰头看着月亮,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

"是啊。"张永强也在看月亮,但余光却一直在观察着身边的女人。

"永强,你说我们这样的人,这辈子还有机会过上好日子吗?"李素华突然问道。

"什么叫好日子?"

"就是...不用这么辛苦,有个安稳的家,有人关心,有人陪伴。"她的声音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张永强心里一阵悸动,他很想说"我可以陪着你",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会有的。"他只是简单地回答。

那天晚上,他们在月光下聊了很久,谈论工作,谈论生活,谈论各自的过往。虽然都很小心地避开了一些敏感的话题,但彼此都能感受到对方的心意。

春节的时候,情况又是如此。大部分工人都回家过年了,工地上更加冷清。张永强和李素华成了彼此最重要的陪伴。

"永强,我给你包饺子吃。"李素华在简陋的食堂里忙碌着。

"我来帮你。"张永强挽起袖子,"虽然包得不好看,但还能吃。"

他们一起和面,一起调馅,一起包饺子。张永强包的饺子歪歪扭扭,李素华包的饺子小巧精致。看到他笨拙的样子,李素华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这包的是饺子还是包子?"她打趣道。

"能吃就行。"张永强有些不好意思,"我这双手只会干粗活。"

"谁说的?"李素华认真地看着他,"这双手很好,很有力量,让人有安全感。"

那一刻,四目相对,空气中仿佛有电流在流淌。

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张永强甚至能感受到李素华的呼吸。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