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段奕宏 探索无止境

0
分享至



《扫毒风暴》中林强峰这个角色,潜藏着段奕宏现阶段对表演的一种探索与追求。在与博客作者的对话中,他提到了目前的职业选择,即作品和角色能否带给他一种探索的冲动。他觉得,在表演上冒点险不算什么,演员不能一直那么稳稳当当地前进。在一些需要辟出新路的“创作无人区”,他决定闯闯看。

监制|丁宇

作者|徐妤婕

摄影|杨锦龙

造型|Con

化妆&发型|周钰

视频|张致斌(YoungChic)

助理编辑|刘嘉懿

场地鸣谢|合生缦

段奕宏正在以一颗平常心来拥抱这个世界的变化。

面对火爆的AI,他试着向DeepSeek提问:“段奕宏是什么样的演员?”AI给出了长篇大论式的赞美,这让段奕宏感到诧异。他觉得这像是一个“虚构”的自己,“这不是我吧?它把我说的太高了吧!它那个夸赞真的让我接受不了。”

AI的答案令他不太习惯,但他并不排斥新鲜事物,反而以平常心去客观地看待这些。比如,这几年AI开始大量涌入影视创作当中,段奕宏却更加坚信好演员不会被AI取代,因为“它就不可能想到我是怎么去诠释林强峰的”。



林强峰是前不久的热播剧《扫毒风暴》里段奕宏饰演的角色,一个做过卧底的缉毒警察。有人问他总演警察不厌倦、不怕重复吗?他却没打算跳出自己的“警察宇宙”。段奕宏很清楚,这个叫林强峰的警察和他过往饰演的警察都不一样。在这个人物身上,警察外在的框架被打破,进而可以寻求缉毒警这个群体所代表的深刻的生命哲思。

这个角色也潜藏着段奕宏现阶段对表演的一种探索与追求。在与博客作者的对话中,他提到了目前的职业选择,即作品和角色能否带给他一种探索的冲动。他觉得,在表演上冒点险不算什么,演员不能一直那么稳稳当当地前进。在一些需要辟出新路的“创作无人区”,他决定闯闯看。

“任性地疯了一把

对段奕宏来说,选择成为林强峰,本身就是一种冒险。

最初,面对《扫毒风暴》导演五百的邀约,他有些迟疑,对缉毒警这个警种的不了解,怕陷入自己过往经验的窠臼,担心自己对同质化创作的不自知……这些都是他纠结的原因。

但五百导演给段奕宏讲了一个采风故事。五百说自己到了一个缉毒单位,这个单位里有一面墙是不能对外公开的,这面墙上写着一些牺牲过的缉毒英雄的名字。这段描述在段奕宏的脑海中形成了画面,他眼前出现了那面贴满名字的墙,“林强峰”三个字仿佛赫然在列。一种“向死而生”的真实感击中了段奕宏,也击碎了他原本的犹豫和顾虑。

“一个人要向死而生?谁要向死而生?我怕死了!”眼前的段奕宏突然身体前倾,拍着沙发,提高音量,像是突然被林强峰附身一样,大声地描述着那种每一天都命悬一线的恐惧。

向死而生的感觉给了段奕宏太大的刺激,他知道,要饰演林强峰,就要让自己无限趋向于“死”的感觉,并在其中寻找“生”的意义和价值。道理听起来简单,真要落在实处,如何通过表演传达给观众,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只能摸索、寻找、不断试错,继而相信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剧集播出后,观众对林强峰的评价就存在一定争议,觉得角色性格的诠释过于外化,也有人说段奕宏是不是警察演多了,不求进步了?

有一场戏,队里领导在办公室开会,林强峰大大咧咧地闯进去,被支队长谭庆林(霍青 饰)厉声喝住,他吊儿郎当地转身离开,边走边回头望了望开会的人,嘴里还没完没了絮絮叨叨的。弹幕上有人表达了对这个角色这样表现的不理解。

事实上,不同的声音在创作期间就出现过,比如开创作会的时候,平台要从受众和环境角度出发评估角色,就有人提出“林强峰这么演行不行”的问题,毕竟之前没见过。

然而,缉毒警察是特殊的警种,具有相当程度的隐秘性和保密性,即便能够深入他们的生活也无法在创作中毫无保留地进行展现。五百导演深知警察戏不好写,大部分的创作都集中在破案和警察的人物关系部分,留给段奕宏的创作空间也集中在这里。他看到了段奕宏想来点“新东西”的欲望,他也相信这个在表演里一直不满足的“老手”一定会给出不一样的呈现。

既然对于林强峰的塑造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那么只要够勇敢,创作者就可以融入个人的理解和发挥。五百导演给了段奕宏一个可以极大发挥的创作环境,段奕宏也确实“任性地疯了一把”。



在看过编剧陈育新的三稿剧本之后,段奕宏对林强峰的认知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他作为卧底,每天跟毒贩打交道,所以要破除掉大家司空见惯的警察形象,但他缉毒警察的底色不能变。他们会像“叶虫”一样,就是那种最善于伪装的虫子,长得像树叶一样,拟态和保护色都十分巧妙,极难被发现。

段奕宏觉得他们在日常生活里会给人一种外在的假象,比如走路摇晃歪斜,或者笑起来有点癫、有点不正常,总之不会是循规蹈矩的。

解决了角色的表象,之后就是解决内核。段奕宏很清楚的一点是,卧底缉毒警察的身份之外,林强峰作为“人”的一面至关重要,缉毒警察的真实往往存在于某些瞬间里,关键时刻的选择和呈现才决定了“林强峰们”内在的个人魅力。

所以,关于林强峰是谁,他为什么是他,他如何成为他,他会如何选择等一系列问题都是需要解决的,人物也是在这样的过程里被塑造起来的。剧中,林强峰在宛北的卧底生活留给他的痕迹,恰恰是段奕宏想要通过表演传达给观众的。

《扫毒风暴》中对于林强峰卧底生活的展现,大部分集中在他和已故战友李百川(高峰 饰)的闪回片段中。这个在关键时刻救了林强峰一命的战友,真实身份被毒贩罗炳章(侯岩松 饰)发现后死得十分惨烈。



李百川的牺牲显示出卧底缉毒警察工作的特殊性和危险性,也成为剧中对于林强峰心理创伤最显性的表达。相较于把林强峰镶嵌在大众认知的主角光环里,段奕宏更希望表达出这个角色内心的创伤,“谨小慎微提头生活”一定是林强峰卧底生活的日常。与此同时,他一定会有无法治愈的心理阴影,而这些正是他很多行为的根源。

段奕宏觉得,剧中对林强峰卧底时期经历的展现,观众大概能更加共情他的不正经,他的纵情大笑,他的欲言又止。

塑造,或成为

一直以来,段奕宏都有一个创作习惯,那就是还原事情和人物本来该有的样子。

这样的方法论或许可以追溯到2010年初拍摄电影《白鹿原》的时候,饰演黑娃的段奕宏学习如何割麦子,一个简单的捆麦秸的动作,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徒手将断口锋利的麦秸捋好,再打成捆,手上都是渗着血的伤口。

有一次,血从伤口“唰”地涌了出来,段奕宏的第一反应不是疼,而是终于找到了融入生活和角色的真相—任你割麦秸的动作多么熟练,任你演得多么投入,那些会真实发生在生活里的意外一旦出现,该如何应对?而这种下意识的应对方法,才是这个角色真正上身的时刻。



在塑造林强峰时也是如此,段奕宏所做的就是去体验、去细化、去寻找他作为“活人”的实实在在的依据,而不是去臆想他的存在和他的行为。

这也让《扫毒风暴》的重头戏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呈现。当主线案件告破,大毒枭卢少骅(秦昊 饰)被抓捕时,林强峰没有与他正面对决,原本应该成为主角的高光时刻,却被处理得极为内敛。

在听到其他警察们喊着“就是他(卢少骅)”的时候,段奕宏觉得自己在那个时刻确实找到了被林强峰“附体”的感觉。他说:“战友们已经把他按在那里了,我还上去干啥?”他任凭自己即兴反应,转身向抓捕现场相反的方向走去,路过的同事们都雀跃地喊着“抓到了”,他则边回以微笑边说:“是是是,太好了。”

没有太激烈的戏剧冲突,一切都那么平静。在段奕宏看来,这就是林强峰性格中的某一面,他可能是内敛羞涩的,他可能想在这个时刻清闲一会儿,这样的时刻是无法提前设计的,他只需要无限靠近林强峰,然后成为他,让角色带着他做出反应就足够了。

实际上,有一版剧本的设计是符合大部分刑侦剧惯用手法的。那场戏是,林强峰冲进卢少骅藏匿的出租屋,两个人四目相对,林强峰问:“你叫什么?”对方回答:“我叫卢少骅。”如此反复几遍,直到双方情绪拉满,抓捕行动直抵高潮。



这样的设计完全符合观众的观看习惯,抓捕现场主角必须现身,这是对一场漫长的追捕最好的告慰,也是为观众提供情绪价值的最直接方式。但段奕宏觉得,这不是属于林强峰的高光时刻,他在很早就跟五百导演讨论过,林强峰的高光时刻应该在那个采风故事里,在那面写满名字的墙上。

墙是“林强峰们”的归宿,也是段奕宏塑造这个角色的起点。因此,在这场长达五年的追捕行动的尽头,林强峰是什么样子?他会做些什么?段奕宏需要找到这个常年卧底、经历过战友牺牲的缉毒警的真实心态,他一定会有追捕五年终于成功的兴奋,但也会夹杂着一种尘埃落定后的无尽疲惫。

创作当然可以以一种更为符合常规、更轻巧的方式进行,但段奕宏是个不允许自己交“行活”的人,即使知道很多时候的尝试是冒险的,但他依然想“尽可能地保持创作者的体面”。

我们还聊到了龙哥(罗炳章)被捕的一场审讯戏,为了突破这个狡猾的毒枭,林强峰用李百川上身的方式进行审讯。



这场戏当然也可以用更常规的方法来处理,但段奕宏却提起了审讯之前的一场戏。那是林强峰一场激烈的感情释放,在得知龙哥落网之后,他悲喜交加,与李百川的过往再度涌上心头,淋漓尽致地哭了一场。

这个时候,再接审讯的戏,无论是导演还是段奕宏都觉得不能再升更多情绪了。此时,编剧灵光一现,提出了“李百川上身”的情节。这个设想一下子击中了段奕宏,他觉得可以试试,于是便有了这场“戏中戏”。他将自己代入李百川被虐杀的时刻,代入被毒贩枪击的时刻,代入他自己中枪甚至是被分尸的时刻,最终将这场为牺牲的战友辗转多地、追凶多年的事件画上了句号。

那么,这样演不被认可、不被理解怎么办?

段奕宏说:“现在的观影环境和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观众们的心态也变了,为什么短剧会那么盛行?它不需要过多的过程,不需要沉浸,只是消磨人的精力。但是我们要自问有没有让观众沉浸的能力,有没有沉浸式的代入感和节奏上的爽感。我们要拥抱变化,同时守住自己的底线。”

苦,不苦

拥抱变化、守住底线,这本身既契合了段奕宏作为演员的成长路径,也成为他在表演路上不断突破和探索的底气。

熟悉段奕宏的人都知道,他用了三年才考上中央戏剧学院,之后度过了四年刻苦学习的大学时光,在功课上力争上游,成为了同学眼中的“戏痴”。

1998年,他进入中国国家话剧院工作,开始了话剧的演出生涯。回忆起那段旧时光,段奕宏坦诚自己对戏剧有一种迷恋,戏剧带给他一种新的骄傲感。1999年,他出演了个人第一部影视剧作品《刑警本色》,在剧中饰演反派罗阳,一个戏份不多的配角。彼时的他对影视剧涉及的镜头表演尚不够熟悉,这部戏也没有为他带来更多的戏约和更好的生活,所以,一种对创作的逃避心态让他继续深耕戏剧舞台。



舞台上,段奕宏总是爆发出巨大的能量,他奋不顾身、拼尽全力。

2003年,他在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中饰演男主角马路。这个角色有着大量的独白,被视作当代青年情感困境的戏剧化表达的代表,有着悲剧性的命运,也充满了先锋性的反叛。

网上流传着一段段奕宏和孟京辉关于这部戏的幕后采访花絮,孟京辉说段奕宏有一晚的戏演得太过用力,不好看。段奕宏则在视频里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最后边流泪边赌气似地说:“我像一头失了控的豹子一样,不把它释放出来我会死。”

段奕宏版的“马路”成为宝贵经验,要拼命地投入,也成为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对表演的态度。他曾在《鲁豫有约》里说,这样“拼命”让他觉得踏实。

后来,他又拍了几部影视剧作品,真正了解了镜头表演之后,才算是正式进入影视剧行业,他开始喜欢上了镜头下的新“舞台”,继续在里面“玩命”。



拍摄电影《爱有来生》的时候,段奕宏需要为角色练习骑马,北京七八级的风沙天气,他也不休息,照练不误。他因此受了伤,但在节目中提到的时候,却是以一个幽默的段子带过。

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段奕宏没觉得自己的经历有多苦,这些身体之苦都是来完善自己作品和角色的方式,带来更多的是创作上的愉悦。而正是因为真实地体验过很多事,他共情苦难的能力也更强,用于消解苦难的方法也更多。

他再次提到林强峰,他觉得这是一个苦而自知的人,因此他的人生充满了悲剧色彩。段奕宏说:“这种人一定是受不了你对他的好,他会保持距离,在与他人进行正常的情感接触时他有一种非常智识的警惕心,但又不是冷漠。”

就像用一个轻松的段子讲述自己肋骨受伤一样,《扫毒风暴》中也有一个类似的角色,用来让林强峰的苦落实到血肉之躯上,同时也消解他的苦,这个人便是于文文饰演的王奇。



段奕宏为这段人物关系构想了一个娱乐模式:唱卡拉OK。这是林强峰和王奇的乐趣和释放点,这样的时刻里氤氲了许多情感。正是这样美好的时刻让林强峰的苦更丰富、更具有共情力,一个随时可能“上墙”的人,一个嵌在危险里的人,他的感情该如何处置?这是段奕宏所要传达的属于林强峰少见的属于本我的活人时刻。

王奇不是一个贯穿故事始终的角色,但段奕宏觉得,她为林强峰这个角色带来了一种生机。

”不要麻木“

实际上,《扫毒风暴》中那些不同的评价都被段奕宏看在眼里,但相对于AI生成的全方位的赞美,他觉得好评与争议并存似乎才是事情更为正常的样子。

今年3月,段奕宏主演的另一部剧集《沙尘暴》播出,他在剧中饰演基层民警陈江河。有人说他演得好,甚至评价他是“西部片里唯一的神”。但也有争议,有人说他在用自己的演技为年轻演员做嫁衣。段奕宏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他看重的是一部能打动人的好作品,一个有才华的创作团队。《沙尘暴》的口碑和豆瓣8.1的评分足以证明作品本身的质量,也证明了这是大家一起做好的一件事。



做演员,越是行至巅峰,越容易面临争议,但任何一种声音,段奕宏都保持开放和接受的态度。看到观众的评价,他会将其分门别类,然后分析这些评价背后的原因,他相信时间会给出答案。

段奕宏谈到了很早之前的一部作品《我的团长我的团》,这部戏在拍摄的过程中非常不易,播出时收视率等各方面也远不及同班底的另一部作品《士兵突击》。但是,今天回看这部戏是经得住时间考验的,是可以称其为经典的作品。

作为创作者,段奕宏也会研究一部戏爆火的原因,一个角色为什么会受到大家的追捧。比如2023年初开播后掀起全国性热潮的《狂飙》,剧中无论正派反派都是很多男演员向往的角色。成功案例的数据实实在在地摆在眼前时,一种趋同效应会在短时间内快速蔓延开来。



但是,段奕宏说:“我不是这样的演员,别人创作的优秀作品和角色,我再复刻,我不想干这样的事。”他所能做的是认清演员这份职业和自己选择的创作方向,同时保持接受不同声音的心态。

段奕宏告诉我们,他拍戏的节奏大概是一年两部半,这对于很多演员来说是相对低产,但这是他长久以来的选择。他不在乎自己在一部戏里的分量,戏多戏少,是主角还是配角,只要文本能吸引他,自己能说服自己。

今年3月20日,段奕宏刚刚杀青了一部戏,开始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其间,他以《四世同堂》中“说书人”的身份重回话剧舞台和观众见面。这是他从2011年就开始参演的戏,14年里,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演几场,和剧场的观众见见面。这是他熟悉的场域,也是他站上去就能充电的地方。



在网上关于这部戏的体验分享里充斥着对说书人的赞美,以及对段奕宏不到十分钟的戏份表示“没看够”。

有人问段奕宏为什么要去客串一个“工具人”般的角色?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四世同堂》导演田沁鑫一早便给出了答案,她说:“说书人的角色需要一张有故事的脸,能让人相信他见过北平的兴衰。”

而对于演了14年说书人的段奕宏来说,舞台上没有“工具人”。从深陷人物到抽离,到根据剧场大小输出台词,斟酌台上的呼吸、停顿、节奏快慢,再到与观众互动,从字里行间琢磨出感觉。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每次出场,都要让自己配得上《四世同堂》。

因为,无论舞台在哪里,形式如何,段奕宏的选择从来都是“一部好戏”,这是他对作品的敏锐观察,也是他不能更改的原则和底线。

段奕宏做了27年演员,很享受专注地投入在一部作品和一个角色里,“我不想让自己在这一行对创作麻木。”

平常心,不平常

最近几年,段奕宏感受到了一种令自己感到喜悦的变化,那就是平常心。他依然有很多困惑、很多未知,但平常心能让他的心态更积极,帮他看到更多的风景、人和事情。

他坦诚自己拥有了更多审视和触摸自己的能力。或许曾有一段时间,他被时代和无形的节奏裹挟着前进,有时候会忘却自己,有时候甚至无法感知自己的存在。

这种无法感知自己最严重的时候,出现在段奕宏事业的全面爆发期。

2015年,段奕宏凭借《烈日灼心》中的伊谷春一角出圈,这个在戏里熬了许久的人终于被更多人看见,行业内外评价他的伊谷春是“教科书级别”的表演,他获得了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男演员。



两年后,电影《暴雪将至》在第30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上首映,段奕宏拿到了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越来越多人开始说:“冲着老段的表演,我要看看这部戏。”

赞美是猛烈又集中的,但不真实的感觉也同时存在。现在的段奕宏,越来越能感知自己,甚至每一刻都能感知自己。

他今年52岁,像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一样自我调侃道:“可能这个年龄,应该生出一些灵性和智慧了。我应该有能力去调整自己的心态,这个岁数还做不到吗?我应该有能力去发现这种开心和美,甚至拥有营造这种温暖和善意的能力。”

其实,熟悉段奕宏的人一直都知道他拥有发现美和营造温暖善意的能力。



因合作拍摄《士兵突击》结缘的王宝强在《非常静距离》里分享过一件小事,电影《泰囧》上映时,王宝强邀请段奕宏和太太去看首映,那天被邀请的亲朋好友很多,而段奕宏是唯一一个买了花篮放在电影院门口表示祝贺的人。主持人李静说王宝强看上去不像是喜欢花的人,但段奕宏说他其实是喜欢在那个时候及时到来的感情,花篮让这种感情具象化了。

时间能证明一个人的本质不会变,改变的是他表现本质的方式、范围和程度。他仍然保持着一种老派演员的感觉,会在见面时真诚、用力地与对方握手,也喜欢称呼大家为朋友。

在拍摄现场,等待摄像师调整设备的时候,段奕宏看着工作人员围站成一排,马上说:“这边的朋友咱们坐下,坐舒服一点,坐踏实了。”在大家快速调整的时候,他边翻着眼前作为道具的杂志边小声嘟囔:“轻松一点嘛,整得怪紧张的。”

现场的拍摄道具有一束帝王花,知道段奕宏是爱花的人,采访结束的时候我们特别把花送给他。他从桌子上拿起花,放在鼻子前轻嗅了一下,又在手上晃了晃,说“谢谢”,眼神里是一种温柔的愉悦,临走的时候又笑了笑说:“这束花我真的拿走了啊。”



拍摄当天,还有一只小狗作为拍摄伙伴和段奕宏一起入镜,原本活泼的小狗见到一群人围拢过来的时候突然有点认生,段奕宏让大家都散开,自己和它熟络了起来。后来我们问起他和小狗合作拍摄的感受,他觉得小狗“特别可爱,但是有点认生,感觉我们有点强迫人家”,对于这位“工作伙伴”的付出,他有点不忍心,“小狗有出镜费吧?给它买点狗粮啥的。”

《扫毒风暴》里有一场戏,警队举办联欢会,林强峰和队友们一起戴着星星形状的卡通帽子在台上又唱又跳,这个放在其他单位可能被视为“任务”的环节成了这群中年男人少有的欢快时刻。剧情里节目还没表演完,又有新的毒品线索,他们立刻转身投入工作。

在这段表演里,段奕宏站在台上认真地唱着:“抬头的一片天,是男儿的一片天,曾经在漫天星光下做梦的少年……”任谁看起来,歌词里说的是林强峰,也是他自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大结局来了,安世中国反杀荷兰,这步棋荷兰亏麻了!

大结局来了,安世中国反杀荷兰,这步棋荷兰亏麻了!

三石记
2025-11-02 19:05:08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中方准备算总账了:拖了7年,不许中国新建使馆,英首相继续头铁

史料布籍
2025-11-02 20:50:01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筹码集中!最新股东户数环比减少30%以上的公司一览

A股数据表
2025-11-02 17:00:25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北京知名游乐园起火,最新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11-02 18:33:29
4-0,巴萨天塌了!皇马又赢了+6连胜,稳居榜首

4-0,巴萨天塌了!皇马又赢了+6连胜,稳居榜首

乌龙球OwnGoal
2025-11-02 06:39:42
山姆一张不雅照,刺痛3亿中产!

山姆一张不雅照,刺痛3亿中产!

广告案例精选
2025-11-02 17:37:27
太惊喜!16岁“中国C罗”留洋西班牙爆发:2场狂轰4球!

太惊喜!16岁“中国C罗”留洋西班牙爆发:2场狂轰4球!

邱泽云
2025-11-02 13:43:17
歹徒绑架女富婆,将其强奸,3天后歹徒却哭着说:钱不要了你快走吧

歹徒绑架女富婆,将其强奸,3天后歹徒却哭着说:钱不要了你快走吧

悬案解密档案
2025-10-21 09:31:32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官方已确认!75岁张艺谋,突传消息!

好叫好伐
2025-11-01 18:19:38
章泽天参加APEC峰会,换了造型胜似贵妇,跟大人物握手笑容灿烂!

章泽天参加APEC峰会,换了造型胜似贵妇,跟大人物握手笑容灿烂!

心静物娱
2025-11-02 15:42:14
国米夏窗买错人,2500万先生完全不适应:冬窗租借24岁全能中场

国米夏窗买错人,2500万先生完全不适应:冬窗租借24岁全能中场

里芃芃体育
2025-11-03 05:10:03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知名男演员自曝,被亲戚骗光所有积蓄

极目新闻
2025-11-02 10:28:03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确认开始!大批上海人收到官方短信!多区发布公告

鲁中晨报
2025-11-02 11:11:15
2025年,延迟发工资最严重的一年。

2025年,延迟发工资最严重的一年。

爱吃糖的猫cat
2025-11-02 19:21:22
王艺迪女单夺冠献飞吻!突破外协围剿守住国乒荣誉,郭焱赛后大赞

王艺迪女单夺冠献飞吻!突破外协围剿守住国乒荣誉,郭焱赛后大赞

排球黄金眼
2025-11-03 02:52:56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好消息!菲律宾宣布:11月1日起,恢复中国公民电子签证服务!

王爷说图表
2025-11-01 22:38:46
证实了,他已套现超70亿元

证实了,他已套现超70亿元

极目新闻
2025-11-02 22:39:12
3-1,英超第8掀翻英超第2,曼城逼近榜首,哈兰德无敌单刀双响炮

3-1,英超第8掀翻英超第2,曼城逼近榜首,哈兰德无敌单刀双响炮

侧身凌空斩
2025-11-03 02:27:57
“过来最后抱我一下吧,因为我活不成了”9岁男孩因不满母亲催促,将刀藏在衣袖中刺死母亲

“过来最后抱我一下吧,因为我活不成了”9岁男孩因不满母亲催促,将刀藏在衣袖中刺死母亲

观威海
2025-11-02 11:18:06
在发生关系时,女性为什么主动要求男人说“下流话”呢?

在发生关系时,女性为什么主动要求男人说“下流话”呢?

王二哥老搞笑
2025-09-15 04:46:09
2025-11-03 05:59:00
博客COVER incentive-icons
博客COVER
大文娱深度故事
1809文章数 136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游戏
教育
数码
公开课
军事航空

TES给Faker打困了!网友称第一次见到Faker打哈欠

教育要闻

TTS新传论文带读:新词新词!!!来看看什么叫做“报格”!!!

数码要闻

麒麟9030处理器突然曝光:1+4+4六核狂飙,可惜工艺不详!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